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回马枪”和“拖刀计”的荒谬(作者:独立高楼风满袖) -- AleaJactaEst

共:💬8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文摘】“回马枪”和“拖刀计”的荒谬(作者:独立高楼风满袖)

章回小说和说书艺人,都多次谈到“回马枪”和“拖刀计”。大体上,杨家枪、罗家枪的高手们,马战时佯装败退,作丧家夹尾之犬状,从战袍下窥得敌将逼近,遂回身一枪刺敌将于马下。或者就是关老爷也来这么回马一刀,再下马斩首级夸功。

   我这个年龄是听书长大了,对此不仅信,而且向往。多年之后,自已也练武,再细细琢磨,不仅仅是存疑,终于甚至到笑破肚皮了!

   武术中,把背面露给敌人,是习武者大忌。试想,追骑眼神紧紧盯住逃骑,视野开阔而主动,可以像在预警飞机指导下发射精确制导炸弹一样,可以高频率、高精度地发出攻击。而逃骑只能从袍下偷瞥(多看了对手会怀疑),视野非常狭隘;而且扭身还击处在反关节的位置,攻击距离也远不及追骑,组织一次反击很不容易。可以说,用“回马枪”和“拖刀计”时,追骑和逃骑的胜率是9比1。在天涯这个板块看过哥舒翰善使铁枪,每追及逃骑,把铁枪搁在对方肩上大喝一声,待敌将回首,遂一枪刺入咽喉并挑于马下,令人何等向往,也可以作为追骑胜于逃骑的例证。

   更可笑的是流星锤,可以看作“回马枪”和“拖刀计”的一种变招。我就不相信这像枰砣一样的家伙能把对手砸下来,要砸还要巴巴地演一出逃跑的戏,还要在砣上拴根绳子,以备下次再用。从道理上来说,逃骑如要用暗器伤人,比较有效的只能是弓和弩之类的机械暗器,但在这方面追骑明显更主动,更有优势。如果换作我,逃骑一边跑一边鬼鬼崇崇地回头瞧的话,我就先“哈哈哈”大笑一阵,然后一边狂追一边不停地用箭乱射他,至少可以一箭射穿他的马腚,一点儿机会都不给他。

   “回马枪”和“拖刀计”,一定是另外一种样子。

   古代马战,都是两将对冲,一个照面马就过去了,叫做“一个回合”,然后勒马回来再对冲。我想,“回马枪”和“拖刀计”的要窍,就在两马相错的那一刻。兄弟我是不大瞧得起练跆拳道的,现代竞技跆拳道侧踢和散打鞭腿连发力原理都不一样,跆拳道是直接抬腿,重抢点得分;散打是拧腰甩胯,要的是劲道。但我对跆拳道中后旋踢的技术是非常的佩服,尤其是腾空后旋踢或腾空后侧踹,作为一种防守反击技术,真是令人叫绝!所以,“回马枪”和“拖刀计”应该是在一个照面之后、两马相错的刹那,利用兵器相撞的反弹力回身一刺或回身一斩,从侧面或背后将敌将刺于或斩于马后。回马枪可比之于腾空后侧踹,拖刀计可比之为腾空后旋踢,从武术的技术上来看,也是一种绝妙的防守反击技术。

   一般两马对冲时,只能发出一次攻击,谁能抓住两马相错的瞬间发出第二次攻击,谁就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按照这个原理,也能明白为什么秦琼是使枪的,却要在腰带上别着一对棒锤似的锏,就是为了在两马相错的时间抽出来砸一板砖!为什么用锏而不用长家伙,就是短家伙近战时好使;为什么用棍类而不用刀,这跟盔甲有关系――刀不一定砍得进去,用棍一下子夯倒,敌将顶盔挂甲的一时爬不起来,再慢慢地收拾他。

   尽信书不如无书。兄弟们用些别样眼光,来看古书中的武术,常能得出一些挺有趣的结论――当然,没练过的会流于纸上谈兵。

  

   另外,明清时是中国武术万源归宗、集大成的一个时期。明朝名将戚继光是一代武术巨匠,对于形意、太极两大流派均有极大影响。哪位兄弟有他的《纪效新书》,望提供线索!

  

   孔见,一笑。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