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青铜时代的终结战争 十章 六国毕一 -- 神州遗少

共:💬12 🌺2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六国毕一III

燕太子丹跟荆珂,就刺杀的细节,进行了一场认真而好笑的谋划。

太子丹说:“足下伪装成使者,劫持秦王政后,逼着他在朝堂上签订条约,返还秦国人侵夺六国诸侯的所有土地,就像当年曹沫劫持齐桓公一样,这是刺杀的上上目标。”

我们说,太子丹真是痴人说梦。凭一两个人拎着一柄小匕首进入不测之强秦,就想带着几

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出来,这个想法实在太折磨我们的想象力了。

当年曹沫劫持齐桓公属于特殊历史情况:当时曹沫用剑逼着齐桓公,要求齐国退还侵占鲁

国的“汶阳之田”。齐桓公迫于性命之忧,无奈答应了。会盟结束以后,齐桓公回国,当

即就想赖掉汶阳之田不还。当时的管仲持反对意见,认为齐国国力尚弱,又有称霸的想

法,必须信守会盟上的承诺,还是把汶阳之田还了吧。

这个故事给我们两个启示,一是齐桓公客观上完全可以不旅行承诺,不还田。二是齐桓公

之所以旅行承诺,不是因为当初怕曹沫砍死他,也不是因为怕老天爷劈他失信,而是由于

齐国当时尚弱,尚未称霸,迫于国际舆论,怕失去诸侯人心。所以用还田的手段卖乖,虽

然失去了土地经济利益,但是收获了很多非经济的政治利益。

世易时移,现今的秦国大不同了。秦国对六国是压倒性优势,不在乎国际舆论,也无所求

于六国的支持。即便秦王政被劫持了,答应还地了,秦人事后也绝对不会旅行自己还地的

承诺的。

当然,你可以说,荆珂劫持秦王政以后,可以把秦王政的耳朵一直揪着,一直揪到燕国

去,扣留下来。然后命令秦国还地,不还地就不放秦王政。这个想法也够荒谬之极,一是

当时没有直升飞机,恐怖份子和人质没法坐飞机离开秦国,到燕国。

二是,即便燕国劫持扣留秦王政,秦国也不会还地的。当年楚怀王被劫持到了咸阳,宁可

死在那里,也不肯割让汉中之地。秦国人即便牺牲了秦王政,也不会革掉祖宗六代辛苦扩

张积累下来的土地。

三是,即便秦国还了地,但目前六国经过与秦人的百年激战,士卒伤亡殆尽,兵力枯竭,

是守不住那些被归还的土地的。以秦军的战斗力,转瞬之间就可以又夺了去。

看来,劫持秦王政从技术上到效果上,都不现实。于是燕太子丹也没太指望这个,而是关

键提出了下策:当场刺死秦王政。

也许这么做,还能让太子丹爽一把,报掉从前受辱于秦国的一己私怨。

但是,代价是什么呢?

代价就是燕国陪着倒霉,被提前灭亡。

最近,河北易县有一个工程师和他的哥们在巴基斯坦被绑架了,是死是活现在还未知。易县这个地方,就在北京以南百多公里,当年是燕国的下都(陪都)。两千两百年前,荆珂就是站在易县的易水河畔,准揉离开燕国,提一只匕首,赴强秦行刺。

荆珂身后,河畔,站着环眼葱鼻的古代“马加爵”――秦舞阳先生。他俩个正是一对绝妙

组合:荆珂智商、情商高,马加爵则是个混人,力商高,正可以弥补荆珂的不足。

说荆珂智商高,是因为他说下了樊於期的人头,所谓“攀馆借头”,这是他整个刺秦活动

中最可圈可点的成功之笔。

樊於期大约就是桓?t(当然也有可能不是),总之得罪了秦国,逃亡至此。这个人在史书

上出现,似乎只是为了送上一个人头的。

荆珂跑到其住馆,秘密地对樊於期说:“秦王政屠宰了将军您全部的父母宗族,可以说是

够狠毒了。而且还出了一千斤黄金的赏格,购求你的人头,将军难道不想报仇吗?”

樊於期仰天太息,眼泪就像泉水一样冲了出来:“我每一念到此事,恨得我连骨髓都发

痛。只是没招呢!”

荆轲说:“我倒有个主意,只是我不好启齿。”

“你不要有什么顾虑,只要能够报仇,就是要我的脑袋,我也乐意。你还有什么话说不出

口呢?”

“咦,我说不出口的话,就是你刚才说的话呀!”

荆珂把自己行刺秦王政的计划对樊於期讲了:“只要我用您的人头获得秦王的信用,我左

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刺向他的前胸,将军的大仇可报,燕国的积耻也可雪了。”

樊於期听罢,咬牙切齿地说:“我天天盼的就是这样一件事。我这颗头颅有什么舍不得

的,你拿去吧!”说罢,拔出宝剑,猛砍自己的脖子(他希望自己砍得彻底一点,待会荆

珂弄断他颈椎的时候就容易些。樊於期是个带兵的将军,知道人的颈椎是很坚固的)。

樊於期就这样自杀了,绝颈而亡了。

他的人头像一颗炸弹,在地上瞪着荆珂。荆珂把这个炸弹装进匣子里,准备带上飞机。

古人论情谊:有白头如新,有倾盖如故的。荆珂与樊於期三言两语,樊将军居然就割撒头

颅,毫不犹豫地交给荆珂,信任荆珂。这就是战国人的质朴。换了今人,恐怕让他掏出一

块钱,他都是死活小心上当,不肯痛快掏的。更惶说人头。

得到人头之后,荆珂并没有立刻出发,而是等待一个真正的刺客,此人“力商”高,情商

智商也不差,比秦舞阳强多了,是个合适的刺杀执刃人。但是这个人腿比较短,过了很久

还没赶到燕国来。

燕太子丹等的不耐烦了,说:“韩、赵两国已经相继破灭了,秦将王翦屯扎赵地。日已尽

矣,为之奈何。如果荆卿有反悔之意,那我就派秦舞阳一人去算了。”

荆珂这时候爆发出了一种间发性神经不正常,他大怒,对太子丹叱到:“大丈夫行事,有

始有终。往而不返者,竖子也!”意思是,我要是去了秦国回不来,那是笨大侠,是王八

蛋,“我在这里拖延,是为了等我的‘客’,我俩一起去。能去能返,不辱使命,才是大

侠。现在太子以为我在故意拖延,那我就请辞决矣!”说完就要走。

看来,荆珂在也有自己的“客”:也就是门生、门客的意思,比他低一级、依附他的人。

而且此人武功高强。我们可以理解成:太子丹把任务承包给了荆珂,荆珂又分包给了他的

武功高强的“客”。

如此说来,荆珂更愿意把自己定位在一个项目经理、策划人的角色,而让自己武功高强的

“客”作为临场的刺杀主力,负责执刃主攻。大约他也是自觉剑术不精吧。

我们相信,如果未来有这个得力的“刺杀助理”在场,俩人在大殿上合力,杀掉一个秦王

政可谓万无一失(当时殿上又别无其他武士)。所以荆珂等待自己的“客”,有现实意

义。但是,这个人迟迟不到,太子丹又催促,荆珂作为项目策划人只好出发了,到了秦

国,拿着匕首上去跟秦王政抡,自己又不太会抡,终于让秦王政把他弄死了,亦恨事也。

“刺杀助理”的缺席,是整个刺杀活动成败的转折点。从荆珂角度来讲,应该本着提高刺杀成功系数的原则,坚持继续等待自己的“客”。但是一场看似偶然其实必然的争执,断送了这次刺杀活动的成功:

当时是这样一个情况,荆珂在等自己的“客”。可是太子不明就里,跑来催他。荆珂被太

子一催,就一时恼怒起来,情绪失控,说话很不客气,劈头盖脸地叱责太子,然后就愤然

宣布要立刻走。

太子来催,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太子不明就里。你可以好好说啊,说服太子让你继续等

啊,何必大闹呢?但是荆珂却一下子爆炸了,愤然仓促而出行。好像石达开当初愤愤然拉

着枪杆子离开洪秀全一样。

这里边体现了荆珂与太子丹关系之间潜存已久的一股暗流和裂痕。

我们说,荆珂可能被长期以来的刺杀一事所笼罩和压制,有点不能承受压力,情绪不稳定

了,所以与太子吵架。但是这种估计不是最深刻的,也不足以促使荆珂在准备不足的情况

下负气而行。

事实上,荆珂对于刺秦一事,从心底下一直存在一种排斥,或者说“不接受”。这倒不是

因为他喜欢秦国,而是他作为一个有着独立人格的士人,对于田光、太子丹的一番表演,

终于促使他折节屈从,替人驱使,带有一种本能的反抗。荆珂原本是个高傲的人,在农贸

市场里大哭就看得出来他心气很高。对于太子丹收买他促使他刺秦一事,他始终内心忿忿

然。但是,当初田光以死相托出,他不答应又不是大侠风范。但是答应下来了,又实在违

心,降低了自己的格调,而沦为供人驱使的刺客之流。

也许荆珂到了此时,最后悔的就是当初接受了田光以死相托的胁迫,承诺了替人行刺,而

且是替太子丹这个不甚高尚的人去行刺,受其驱使。

于是就有了这次为了等“刺杀助理”,荆珂与太子丹吵起来了的事。这是积累已久的两人

之间矛盾与张力的总爆发。

荆珂对于受命行刺的事,虽然已经无从反悔了,但不妨找这次机会叱责对方一顿来撒气。

叱责完了,他不也再继续等自己的“客”了,也不给太子丹以反悔(让荆珂继续等

“客”,以提高刺杀成功机会)的机会,而是立刻动身,在人手配置不适宜的情况下好歹

去行刺,成败不问。这是一种消极的态度,造成了荆珂冒死履行自己承诺的事实,而燕太

子丹的大事也未必足以成的结局(但我有死而已,也不是对的起你的了),体现出对太子

丹控制的一种消极反抗,维护了自己士人的人格独立。

荆珂临行在易水河畔,那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绝唱,里边也包含

着对太子丹的消极反抗和不满情绪。这句话里没有对胜利的承诺(没有说“请组织上放心

吧,等着听我的胜利喜讯吧”),而只是说“我这个壮士,却只能一去不还了,这是多么

凄凉啊,白向秋风寒水里送命罢了”。带有无限自怜、自怨和怨望的意思。

荆珂、太子丹这两人的结合,是一场历史的错误,是一次错误的结合。太子丹选的,应该是秦舞阳,或者专诸、聂政这种只为赏金而卖命活动的、不思考什么形而上的问题的老百姓出身的人。而荆珂是一个士人,所谓士人,就是祖上带有一定的高贵血统,身上含有一点小资情调,生活破落在民间底层但心志高昂仍然在洁白云霄的人。这样的人,最终是不适合去附于刺客者流,供一小撮王族势力所驱使卖命的。

终于,太子丹与荆珂之间的矛盾积累,爆发了,体现为临事互相构衅,彼此负气而动:前

者催促后者,后者叱骂前者,并且赌气不作深入交流,放弃等人(“客”)想法,不作积

极准揉,消极立即出行(不以成事为目的,而以履约不愧我心为宗旨),这就注定了刺杀

的最终失败。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句话,笼罩其间全是不祥的阴影和对命运的感

叹。两人间的张力已经跃然纸上,裂痕非常表面化,这样的刺杀活动,临事数击不中,有

辱使命,亦不奇也。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