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金簪岂甘雪里埋—谈谈薛宝钗的心计 -- 烤面包的胖大叔

共:💬119 🌺33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对权力结构的看法,我与你有些不一样

一切权力,皆有其来处,贾府的权力来自元妃

首先,我以为此句不确。

贾府非单纯外戚,累世公侯,权力来自祖荫。当然元妃是当下贾府的重要支撑不假。

其次,我看贾府的权力交替,其实是没有悬念的。当然我们这里讨论的前提是指荣府,宁府又是一说了。

贾赦的地位在荣府是很尴尬的,贾母不喜(原因是庶出?)。连带的邢夫人根本就是个摆设,堂堂大太太,手中一丝权柄也无。权力更替有其阶梯性和连贯性,在贾母以下,王夫人其实是这个层面的唯一候选人,邢夫人仅有理论上的可能掌权——如果贾政父子皆获罪的情况下。因此王夫人对贾母是不存在威胁的,更不可能架空贾母:毕竟家务事还是讲究封建礼教的规矩的,贾母因邢夫人讨鸳鸯而迁怒王夫人,王夫人自辩尚且不敢,可见一斑。插一句,此时探春出头,端的是个厉害角色,我设身处地一想再想,也找不到比探春当日之举更恰当更有利的替代方案了——不过是另一件事了,不宜在此展开。

正因如此,凤姐并非直接听命贾母,反而凡大事都要与王夫人商量,请王夫人示下的。只王夫人与其姐妹薛姨妈是一路的风格,平日里佛爷也似,充分放权信任凤姐,谓之守拙。说来宝钗的做派,可谓家学渊源。王夫人这个董事长,做得实在是惬意,具体事务自有凤姐儿料理,重大决策往贾母后一缩头,功劳都是自己的,黑锅都是别人背,自己的地位无忧,还落了个好口声,实在是高!

凤姐儿在贾母跟前承欢,自有用心,无非是通过上层关系,巩固自己的第三梯队第一顺位接班人地位而已。而且还有实用层面的价值,贾母跟前的红人,镇压起全套武艺的下人来,便于立威。说起来凤姐也不易,隔岸观火、推倒油瓶不扶的贾府下人,岂是好相与的?不见探春弄权日之窘态乎?亏得探春也是彪悍之人,才没吃得了亏去。凤姐之弊,在御下威有余恩不足,还不懂得恩威并施之道,且一己之私过于贪婪,其后自败,非王夫人之功,亦非王夫人之愿也。

毕竟,王夫人与凤姐,本是一家人。有一事可证,从冷子兴口中道出,显赫的琏二爷琏二奶奶,实在是在政老爷家当家啊。当然琏二爷跟赦老爷的关系,也是一本糊涂账。

说到宝玉,纨绔形状,无可无不可,只知在脂粉队中厮混,是靠不住的。大奶奶李纨是道德楷模,却当不得家,因此,宝二奶奶这个职位,必要一稳妥人才能保障荣府的内政权力顺利交替下去。王夫人全心全力,都落在这个玉儿身上,挑中宝钗,毫无悬念:一来是至亲,二来是风格近似。

元妃挑中宝钗,也是可以理解的,符合其家族利益的。元妃并非不见黛玉之才,省亲日试宝玉时,便有论断,之所以看中宝钗,是取四大家族联姻之势。家道中落,圣眷日衰,虽未败已微有败相,元妃岂能不知?四大家族抱团则生,分崩离析则死,此大道也。况宝钗实在不差。林家式微,已无可倚,黛玉便三头六臂,也入不得元妃法眼。

君第一集团、第二集团之论,我不以为然。我以为,荣府内无第二集团,邢夫人乃尴尬人毫无立足地,上文已述;赵姨娘之属,在权力结构上,连跳梁小丑都算不上,不值一提,无足轻重。

小鱼薄识浅见,胡言乱语一番,蒙君不弃,本不应复多言,然愿为引玉之砖,再聆君高论,得罪处尚祈勿怪。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