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奇文共赏兼点评:纽约中餐馆里的福建人 -- 咸豆浆

共:💬38 🌺3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奇文共赏兼点评:纽约中餐馆里的福建人

多年以前,大部分中国人没有机会走出国门,加之国内外贫富差距巨大,造成大家把美国看的跟天堂一样。近年来,国家相对富强,国内外交流大大增多,国人看美国的扭曲度渐渐改善。

下面是一篇万维读者上的美国游小短篇,红字部分为我的点评和提问。

纽约中餐馆里的福建人

我和太太前往美国纽约旅游,入住旅店,安顿妥当后,我们已是饥肠辘辘了。

经旅店服务员的指点,我们来到一家中餐馆,门口外卖广告十分醒目。走进店里,发现这家餐馆店堂非常狭窄,一米多宽的过道上没有餐桌,只是在进门左侧墙边有一张固定的细长条台面,旁边放着两只高脚椅。一道玻璃窗将店堂与厨房隔开,上面张贴着主要外卖品种的实物照片和标价。窗口后站着一位正在忙碌的华人小伙子,他的后侧是一位60多岁,身体瘦弱,正在弯腰干活的老人。

那位小伙子自称姓张,看上去30多岁模样,胖乎乎的脸,中等个子,皮肤黝黑。他见我们一身旅行打扮,就乐呵呵地问我们从哪里来?

非常熟悉的场景。当年做学生时就在一家福建人开的店里解决每天的午饭甚至晚餐。一周至少要吃八九次。福建人真的很勤劳。

我们说:“刚从上海到这里旅游的,要在这里充饥了。”

“噢,这里有很多花样,”他顺手往玻璃橱窗上方的外卖广告一指,“你们随便点吧!”

接着,他便一边干活,一边跟我们拉起了家常。他说自己是福建人,来美国有七八年了。

小张说:“这儿开饭店最大的特点是省心,不用上下打点,搞关系。只要开出店面,符合饭店标准的最低要求,就可以营业了,没人会找你麻烦。由于美国的配售系统很便捷,只要打个电话,预约一下,就会有车子将你所需的原料送来。大家各赚各的钱,送货的赚送货钱,我们赚加工钱。”

我们细看了外卖炒饭的价格,都是几美元一份的,相对来说很便宜。我们点了两盘炒饭。小张很娴熟地配了一下,不到几分钟就用大火炒好端给了我们。

记得当时是四刀一份。我是常客,买一张卡30次,合每顿3.75刀。

我们问:“今年来经济形势不好,你们的中餐馆受影响吗?”

“当然有,为了节省开支,只好减少雇员,延长时间多干活,否则就赚不到钱了。”小张说,经营费用主要贵在50多平方米的店面租金上,因为多是外卖的,不需要店堂有很大面积,也不需要摆放餐桌,这样雇用服务员的费用也就可省下来了。人们只需打个电话就可送餐去,一般外卖的上门费是在原价上加两美元。

没有打过工,只记得以前电话叫餐从没有送餐费一说,不过我每次倒是根据东西多少都付2到5刀小费的。

话刚说完,一位中年华人匆匆走进厨房,小张立即吩咐他将那份放在桌上的外卖送到具体地址,那位中年男子拎起塑料袋,大步流星地走出了店堂。

小张说,老外比较重视性价比,哪怕是几美元的菜肴也会喊贵。在不远的法拉盛(新的唐人街),有几家中餐馆装潢摆设都很考究,但也贵很多,用餐后还要给小费。老外一般不会为了摆阔气去多花钱,他们都想物有所值,把所花的钱吃到肚子里。

这里就是天方夜谭了。flushing餐馆几百家,装潢摆设都很考究的不多但也不只是几家。顾客以国人为主但老外也不少。"老外比较重视性价比,哪怕是几美元的菜肴也会喊贵?"也许文中的老外不是我们通常指的老外。也许是amigo?

说话间,我们一直能听到马路外高架桥上传来的震耳欲聋的火车飞驰声。想起刚才来时就觉得奇怪:那陈旧得宛如卡桑德拉大桥似的铁路,锈迹斑斑摇摇欲坠的,原来,那是正常运营的地铁线。让人不禁要问,纽约的地铁怎么这般地老掉牙?

从这里可以推断,这地方靠近七号地铁。不过也有可能是在HALEM或者BRONX.

小张说:“造地铁太昂贵了,不过,政府对受地铁噪声影响的住户和店面实行补偿,每通过一辆地铁,就补偿两美元的噪声费,我们的店铺平均一天大概可以得到82美元的噪声补偿费。”

这里我就想象不出了。纽约哪一条地铁每天都要跑远远大于41次。如果是七号线的话早晨3分钟左右一班,别忘了有去还要有回呢。每通过一辆地铁,就补偿两美元的噪声费的话,那就发大财了。一天大概可以得到82美元的噪声补偿费?那还开什么外卖?

我们问小张了解国内的变化吗,他答:“当然知道,每天都上中文网,看国内电视。”他说,这几年北京上海的城市建设很快,特别是奥运会,更是令北京的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相比较,这几年纽约落伍了,没有新的市政建设,城市显得老旧了,没有什么变化。

小张说,他经常跟福建老家的人通电话,上网聊天,他还每天关注国内的股市。现在小张赚的钱大部分都寄回家养孩子,他打算再赚几年就考虑去留问题。

这时,里面那位一直埋头干活的老人呼叫小张去帮忙,小张匆匆与我们道别朝里面奔去了。

作者:蒋建平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