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日记一则】浦东接外宾,兼医疗相关的一点思考 -- 康夫

共:💬11 🌺1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日记一则】浦东接外宾,兼医疗相关的一点思考

因为要办一个会议,领导安排,请了几个国际友人。我会前一天上午被安排去浦东国际机场接机。按时间表安排,我负责其中一位在国内的陪同任务。

办一个会议杂事很多,医院没有那么多车,就联系了好几个药厂办事处、器械商等等,大家赞助车辆及驾驶员,总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这种情况下,各业务单位与医院俨然拧成一股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平时找机会靠近相关人员还来不及,现在就是各公司的表现机会。和我一起去的,是某上市药企驻本市办事处的专职司机,办事处领导安排他和车在会议期间归院药剂科调度。到上海,因要先到仁济医院(浦东部),就从市内走了一下,发现上海也成了一个大工地,回来的路上我和外宾讲,这是因为明年的世博会,SHANGHAI EXPO 2010,我解释半天,他们笑笑,说没听说过。飞机要下午两点左右到,中午就在仁济对面强生大厦里的饭店吃了套餐,68块五菜一汤(烤鱼、爆蛋、牛柳、芹菜肉丝、鸡毛菜、豆腐火腿羹)还带发票,四个人吃也够了,吃完感觉才感叹浦东也有消费低的地方,想零四年在软件园工作时,住张江镇,也很难吃到这么性价比高的。再顺浦建路龙阳路开过去。

到了二号候机楼,司机师傅停了车休息,航班到达时间还早,我就在国际到达厅逛了逛,感觉到达厅的娱乐和消费设施太少了,想喝茶吃东西就那两三个可怜的餐厅,国内出发厅过安检后里面的候机大厅比这里要好太多了,我简单想了一下,原因可能有:浦东机场方面认为接机的人相对于出发的人消费水平太低; 人员滞留时间短,没有流水; 与国际接轨,国外的到达厅也是空荡荡的。想到这些就有些容易理解他们的做法了,但是,去接机的因为没有安检进候机大厅,而且所有航班都在一个出口,按理说平均每人滞留时间应该不少吧?没去过别的国际机场,不好评价国际接轨情况,但是我想中国的人口基数和国外不一样,这种对人员的服务设施不应该照搬国外吧,最好能按人流、消费习惯、时间段等进行统计,搞个数学模型,才能利益最大化吧。就在空港书店里转了转,实在没地方去,就在等候区椅子上傻坐了,要是有个KFC之类的多好。听到报航班号,约一个小时候后接到了二位Prof. & Dr.,一位是Vancouver来的,另一位是从Chicago飞来的,来自Sao Paulo的。下面以地名代二位人名。

三点半左右出发,回来的路上,和二位聊天。Van来过中国三四次,上海北京都去过,没到过本市, Paulo是第一次来。期间我聊到small aneurysms的治疗时,提到Northwestern University某医学院的专科Director,我是记不清名字了,他们二位居然马上名字都说出来了,不知他们是当主任的人少还是平时交流开会什么的比较方便,想国内两百多个三甲医院,那么多主任。能有国际学术影响力有几个。即使在亚洲,好像也是在自吹自擂,学术和临床技术也少有能辐射到周边国家的(这里不包括中医中药),反倒是拉美、欧美,学术交流多,而且自由,买张机票到处飞。感觉是学西医学了这么多年,还是没有融入到西医圈中去,同时把中医也丢掉了。直到现在,国内的医学学历在加拿大,美国等还是Not Recognized,国内体系教育出来的西医,即使是博士毕业(Doctor),不管是新毕业是四五十岁,开刀很溜,到US还是要考试,参加STEP1,STEP2等USMLE的test, Pass以后做Intern,再Training,再领专科证,做手术,这一过程要6、7年。就是说,在国内的经历,经验,全不算。

Van说,加拿大的医生考试和US的又不一样,但是,如果有US的医疗机构愿意雇Canada的医生提供Medical Service,那么那个医生就可以去工作。Paulo是一个Team的Head,他说,在Brazil,通过专科医生的资格考试后,说明国家认可你有这个专科的能力了,就可以随便就业,可以自已开(Individual),可以Be hired,只要愿意,可以同时被好几个医院雇佣,比如说,上午在这家医院,下午在另外一家,晚上再到其它一它,只要精力允许,都不违法,反观我们,现在的政策是定地点定专科,只能挂在一颗树上,骨科的医生在火车上如果为了救人接生、辅助给突发心脏病人吃药,都算非法行医,如果见死不救,也是违法。这法律不是搞笑嘛,遇到情况想怎么解释就怎么解释。虽说现在准备行多点执业,但是后面还有一段小字,就是要对职称、职务、地点、范围等等进行限制,年纪大的看内科可能行,开外科眼都花了,站了时间长都受不了,多点执业不是更累了吗?开个外伤,可能三四十正当年的比五十左右开的效果要好,开个肿瘤,则可能是老专家细心些,这个详细说又是一大段。如果一刀切,估计又是一团乱。

Vancouver和Sao Paulo都有很多中餐厅,但是没有国内的地道。Van用筷子明显比Paulo要好。Van从开始临床培训到独立手术,Trainee用了六年,Paulo五年。但刚开始手术时,边上总归有个Supervisor,再成长一点后,就会一个水平差不多的Partner一起开一台,再成长一点后,就可以带水平低一点的Assistant 开。

上海的交通真的堵,A1、A20都堵的不像样子了。跟中小城市不能比。 估计最好还是坐地铁、轨道交通了。

其实,这几个人是国际会议贩子贩过来的。这个有空再蒸个包子。

晚上八点多才到的宾馆。找到会务组安排好的房间放好行李,出来吃个饭,席间没上Spirit,上的Wine,再次就医疗相关聊了好多,吃完就各自散了。明天还要接国内专家,外宾有旅游公司接待先市内市郊一日游。

(待续)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