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保加利亚通史【第四次校对完整版】 -- 生命之歌

共:💬39 🌺9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第一卷 保加利亚的物质环境(第二部分)

下面让我们来说说保加利亚人的饮食。保加利亚人的饮食一直就很有特色,让我们从种植的农业作物开始分析。

总的来说,保加利亚的农业产品还是以满足生活需要为主。在山地地区多以种植亚麻、棉花、芝麻、土豆和各种水果为主;而在广阔的平原地区黑麦、大麦、燕麦等谷物作物;同时在寒冷的巴尔干山脉也有一些地方适合放牧。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地理分布,以及天气情况,让保加利亚人很早就开始建造蓄水池,以备地中海地区多变的天气,让农作物在干旱少雨的夏天也能得到充沛的水源。

麦子是这里的主要农作物,远在希腊罗马时期就开始种植软粒的小麦,即使到现在小麦也是保加利亚人的主食。但后来因为阿拉伯人的扩张,带来了更好的作物,即前面所说的黑麦、大麦、燕麦等谷物,这些谷物虽然口感比原有的小麦类稍差,但产量比较稳定,适合于食用。不过,保加利亚沿黑海地区也有部分稻谷类作物和菜豆,但由于口感很差容易伤胃且播种量很小,所以一般用作家畜的饲料。如此的配置必然造成与其相适应的饮食。据拜占庭史料记载,保加利亚人很喜欢吃面包,根据各地区的农作物情况,各种麦类都能做成面包,但只有小麦做的面包做好吃。难怪13世纪的一位历史学家抱怨:大麦面包师农民的食物,像他这种地位的人实在是无法下咽。文献曾记载,保加利亚人曾使用牛车做面包,可是由于场面的战乱,从公元初年到18世纪末好像一直就没改变。不过也因为麦类的产量稳定,所以整个中古时代,面包价格一直维持在比较稳定的水平上。甚至于罗马人在3世纪还特别规定,城市里的高级贵族要经常为农民分配面包,作为自己的义务。后来在7世纪以后,这个任务逐渐落到了东正教会的头上,很多东正教徒就以这个为终身职业,救济穷人和乞丐,特别是大饥荒的时候,更是会加倍发放。12世纪以后,面包食用数量减少,肉类与动物蛋白摄入量增多,使得保加利亚人开始增加肉类的需求,面包发放也就是也也就逐渐萎缩。现代的保加利亚人与早期的保加利亚人饮食没有太大区别,但却与西欧人的饮食有很大区别。主要还是由于消费情况、饮食结构以及风俗习惯的不同出现的。现代保加利亚人通常是早中晚三餐,他们比较重视中餐及晚餐,其中晚餐为正餐。在菜肴搭配上荤素结合,但以加入香料的肉类为多,同时有餐前开胃酒和餐后甜点,食谱是很考究的。要说保加利亚人真的是荤素结合,在餐桌上还可以看到大量的蔬菜和水果。其中扁豆、卷心菜、土豆、黄瓜、青椒是必不可少的食物,各种豆类也常见于保加利亚人的餐桌。就像中世纪的烹调菜肴书籍所说,那时居民主食是面包、豆类和蔬菜沙拉,水果、鱼、奶酪家家都有,葡萄酒和柠檬汁是顿顿离不开的。保加利亚人特别爱吃草莓,所以草莓一直是水果中的主食,当然现在苹果也开始占据了保加利亚人的餐桌。在水果里,保加利亚葡萄的产量最大,开胃酒经常就是甜葡萄酒。

保加利亚农业的发展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早期缺乏文字记载,所以我们只能从希腊罗马时期说起,在早期的我们只能根据现存资料以及考古证据进行估计当时的情况。首先我要说的一句话就是不能用西欧的农业状况来硬套保加利亚的农业情况,因为他们是完全不同的。在罗马时期,保加利亚正式成为罗马的一个行省,大量的罗马诺作业和根种技术也一起被带到了保加利亚。如手工作业的锄头和镰刀,但却没有犁和耙这些平整土地的工具,脱谷则是用牲畜践踏,没有精细的脱谷用具,此时的西欧人以及发展出了木制脱谷机。不过古代保加利亚人很会使用水力,现存的大量磨坊和水果碾压机显示了保加利亚人利用水力的高超技巧。当然耕地的方法是两块田的轮耕制,这和西欧人完全不同,西欧人是三块田轮耕,即一块种麦、一块种水果、一块闲置,第二年轮换。其实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罗马时期劳动力的严重不足,从未出现西欧的那种人多地少的状况,因此农业发展也非常缓慢。中世纪到奥斯曼统治时期的农民生活很清苦,我们有很翔实的资料可以说明当时的情况。此时人口增多,而且8世纪前期封建制在保加利亚确立后,保加利亚大公开始向拜占庭学习,并颁布了农业法律。此时以农庄为基本单位,农民们的居住区就是农庄的核心,包括住房、磨坊、谷仓、草垛、酒窖、饲料棚、车库等,在居住区的四周是份地、林地、牧场、打谷场、菜园、果园等,统称为生产区域。土地采用敞开耕作的方式,只有在收获季节才筑起篱笆防止牲畜啃食。如果出现土地纠纷,则以“古老的边界”为准。农民可以世袭自己的份地,但份地分配权属于村社。但如果出现农民逃离自己土地的事情,则由村社安排其他需为国家纳税的人来耕种。不管是谁耕种,政府都按“什一税”进行征收。从这里可以看出,此时的政府并不关心耕种土地的农民是谁,而是关注土地上的税收是否能收齐,同时在客观上也杜绝了土地荒芜闲置的事情发生,从一个方面上提升了国家的国力。由于拜占庭的文化的传入,政府也逐步完善了自己的管理,每三年队土地进行一次清查,让土地使用状况日趋合理。政府还立法对农民进行安置,严惩偷窃或毁坏他人土地劳动成果的行为,从一定意义上增加了农民种植农作物的积极性。虽然有法律保障,但农民的贫富差距其实很大。有一部分富农,不仅有自己的份地,还有替别人代耕的土地,甚至还可以放贷。他们不是地主,但已经开始向地主靠拢。另一部分贫农,则只有少量的份地,有些外乡来的农民则没有份地。再加上税收中的漏洞,贫富不断拉开距离。虽然如此,但这种制度刺激了经济和商业的发展,在保加利亚出现了大量的商业城市,索非亚、维丁和特尔诺沃都在此时成为重要的商业中心。此后,1396年保加利亚被奥斯曼征服,奥斯曼统治时期是保加利亚农业的一段黑暗时期。此时奥斯曼政府一改保加利亚原有的农庄制度,变成了完全的军事制度。农民被轻蔑的称为“赖亚”,即“牲畜”,他们在“斯帕西”领主的田地里干活,人身自由受到限制。这与当时西欧的封建制度很相似,但却比他们野蛮。“什一税”的税收变的更高,甚至到达了“二一”。在这之外还有人头税,以及一种奇怪的税。这种奇怪的税就是“出猎税”,即奥斯曼苏丹出外打猎时不愿出钱,所以一切开销都从农民身上出,最后就形成了这种税。因为奥斯曼人的横征暴敛,保加利亚的经济和商业逐渐萎缩,甚至连农业技术都退化到了耶稣基督时代的水平。当地人离开城镇,人口大为减少。也正因为如此,保加利亚才爆发了著名的“4月起义”,并寻求到了独立。1944年共产党取得政权后,一改小农私有经济,进行了合作化、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的发展。在第一和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保加利亚大量建设农业社,开始拖拉机生产。第三个五年计划时期,农业社进一步扩大,全国93.2%的土地属于农业社,此时也开始进行电气化改革,逐步把不用电的保加利亚变为电气化的保加利亚。1958年,保共七大宣布,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在保加利亚确立。20世纪50-60年代,保加利亚建立了几座化肥厂为保加利亚农村每年提供几十万吨的化肥。60年代末,开始出现农工综合体,保加利亚农业与工业一起迅速发展。80年代中期,由于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推进,保加利亚政府把荒山和山坡地包给了农村社员,并在1989年提出把土地归耕种者无限期使用,农业总产值达到78.446亿列弗,比1939年增加了24倍。苏东剧变后,保加利亚也一起向右转。1992年通过了《农业土地所有和使用法》,规定了土地的私有化方式以及土地返还制度,而且对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也进行了照顾。农业形成以个人农庄为主,在此基础上发展新型合作社,即股份制合作社。2000年,由于希望加入欧盟,保加利亚加快了改革步伐,并从欧盟得到5000万欧元的补贴,政府也把农业建设列为头等大事,大量投资生态农业,并组织专门人员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2007年,保加利亚如约加入欧盟。小麦种植面积比2000年增加10%,其他粮食作物也有大幅度增长。但也同时出现了转基因食品以及农业人口的大量外流,经济下滑仍旧未达到剧变之前的程度。据2007-2008欧盟经济报告蓝皮书,保加利亚经济状况人是欧盟倒数第一。可见保加利亚农业生产还是任重而道远。

说起保加利亚的风俗习惯也是与众不同的。也许我们和保加利亚交谈的最大不习惯之处就是他们的“点头不算,摇头算”了。这个习俗和世界上其他民族和国家相反,保加利亚人的传统就是表示赞同为左右点头,表示否定为前后点头。当然,现在的保加利亚人对于礼仪还是很重视的,他们在行走或工作时见到亲戚朋友或者同事都会打招呼说:“你好”,“早晨好”,“中午好”,“晚上好”等等,紧接着就问:“你怎么样?”在分手的时候会说:“祝你健康”,“祝你顺利”,“万事如意”等,对于长辈也会使用敬语“您”。现代保加利亚人的见面礼仪已经和其他国家基本相同,都是握手、问候、拥抱、亲吻等等,根据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礼仪。不过在保加利亚还要注意一点,那就是如果去别人家做客,一定要提前打好招呼,并且不能迟到,如果迟到就是对主人的最大不尊敬。在吃饭与喝酒之时如果要举杯,一定要目视对方,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尊敬。在临走时不要忘记谢谢主人的款待,特别是还要夸夸女主人的厨艺非常好。在保加利亚,人的姓名基本全是由三部分组成,其排列顺序分别为:本人名字?父亲名字?父亲姓氏。平时只用称呼本人的名字和姓,妇女结婚后,要冠上丈夫的姓,即成为本人名字?父亲名字?丈夫姓氏(并且加上代表女性的a)。

因为保加利亚是个多山且山脉呈平行分布的国家,所以在公路和铁路交通运输上也根据这个特点,具有横向互不连接的特征。其实这些横向的道路的基础原本来自于罗马时代,当公元前46年,这片土地被征服后,罗马人就开始对保加利亚地区的道路修建。因为这里恰好是罗马人所认为的农牧业交界线,并且还是罗马人的北部边疆,所以大量的军团被派往保加利亚北部的多瑙河沿岸,为了军事运输更加迅速,罗马人开通了从拜占庭(君士坦丁堡)到赛迪卡(索菲亚)的公路,尽管还只是石子路,但已经可以把大型的军需产品运输到多瑙河前线。可是在拜占庭帝国时期,也就是这条公路,让保加利亚人一次又一次的直接从多瑙河直抵君士坦丁堡的城下,对拜占庭帝国叫阵,也许这也是一种悲哀吧。在保加利亚的各处都可以看到罗马时代留下的遗迹。比如普罗夫迪夫这座城市,该城市已有6000年的历史。它原本是色雷斯人建造的,后来被罗马人所占领,当罗马人占领后,就对这个城市进行了“大理石化”修造。今天在普罗夫迪夫的各地都能看到罗马人的这些作为。要说其中最为著名的,应该是旧镇边缘小丘上建于公元2世纪,于1972年发现的古罗马剧场遗址。剧场里有些石柱、塑像至今仍在。围成半圆形的大理石观众席座位更是完好无损。如今,这座古罗马剧场每年都举办许多文艺活动,譬如夏季的威尔第音乐节(Verdi Festival)就是普罗夫迪夫一年一度的盛事。试想想:在地道的古罗马剧场听威尔第歌剧,那是一种什么感受?!再比如在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市中心发现的一座古罗马剧院:这座罗马剧院居然是在另一座古罗马剧院上面建成的!根据保加利亚国家文物研究所考古学家扎林?韦利奇科夫的研究,这是迄今发现的首例古罗马时期的“剧院下的剧院”。这座“剧院下的剧院”呈圆形,半径为27.4米,很可能建于公元2世纪末,剧场的地面是用河床里的石头铺就的。考古学家还在发掘现场找到了一些古罗马钱币、器皿和其他物品。后来的保加利亚国家则继承了这个财产,在罗马人的修建基础上又修建了大量的城堡和剁墙,从此开拓了保加利亚自己的文化氛围。

保加利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修建则是从19世纪独立后开始的。1866年,保加利亚修建了第一条从鲁塞经过卡斯皮昌到瓦尔纳的铁路,这条铁路实际上是由外国援建的,主要是为了把保加利亚的农作物运输到黑海的码头而已。保加利亚真正开始自己修建铁路则是在20世纪的头20年了,在这一阶段,保加利亚共修建了3条主要铁路,即腊多米尔——丘斯滕迪耳线、特尔诺沃——旧扎果腊线和查雷伐利伐达——加布罗沃线。到1939年时,保加利亚的铁路总长度已经达到了5788公里。1944年以后,保加利亚又开始了双轨制、电气化的改造,在40年的时间里,修建了6497公里的铁路线,其中有2510公里为电气化铁路线。至1987年时,保加利亚的电气牵引机车货运量已经站到了货运总量的80.3%,剩下的则全是柴油牵引机车。到1987年为止公路则有3690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42公里。1987年的汽车客运量为23.8亿人次,货运量为91.7亿吨。东欧剧变后,因为保加利亚的资金长期短缺,所以造成很多铁路线年久失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保加利亚参加了欧盟和中东欧国家的“发展全欧洲运输走廊和全欧运输网的运输部长会议”。在会议上,各国代表决定:发展全欧洲运输基础设施是欧洲一体化的不可分割的部分;建设全欧运输走廊和运输网就是按欧盟的标准和要求把现有运输基础设施现代化和改造;对原有铁路和公路进行改造(新修的铁路和公路占很少比重),建设管理和运输信息系统,改进铁路运输系统的通讯和信息技术,改造海港基础设施和通讯系统。由于保加利亚所处的位置正好是连接欧洲和亚洲各个地区的交通枢纽,所以有包括全欧4号、7号、8号、9号和10号运输走廊等几项工程。每一个工程都包括铁路和公路运输线。工程建设包括桥梁建设、道路改造或建设。至2007年为止,已经完成了80%以上。等到这些工程完全竣工后,保加利亚的铁路和公路交通将会得到很大的改善,对于经贸关系、运输和旅游业都会有极大的裨益。保加利亚的航空运输业完全就是在苏联的帮助下发展起来的。在1947年6月29日,第一条由苏联援建的从索非亚到布尔加斯的航线正式开通,自此之后保加利亚正式有了自己的航空网。至1985年为止,保加利亚的航空总航线为115524公里,其中国际航线112864公里,这一年的航空总客运量为260.6万人次,总货运量为26428吨。剧变后的各保加利亚航空公司都进行了股份制改革,基本股份都以售出,机场也已经租让。目前,保加利亚共有10个航空港,其中4个为国际空港,6个是农业航空机场。今天,保加利亚的民航业务主要由巴尔干航空公司管理。同样,保加利亚的船舶运输业也是在苏联的援助下开通的。至1987年,年客运量已经达到46.06万人次,货运量为2588.8万吨。剧变后的保加利亚为了发展与周边各国的经济,正在维修和扩大在黑海上的两个港口:瓦尔纳和布尔加斯港。内航则是以鲁塞港为最大港口。

今天的保加利亚旅游业同时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主要原因是保加利亚在调整经济结构的过程中把旅游业作为国家重点扶持和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在2004年之时,保加利亚议会通过了一项旅游法案,该法案放宽了旅游经营和成立旅游代理的规定,取消了原许可证代以登记制。不仅如此,同时该法案还计划成立保“旅游署”,隶属经济部。这时的保加利亚也向希腊学习,主要以文化来取胜。他们的口号就是:“如果想看现代化的高楼大厦,那就请到别处去。保加利亚有的是风雅古朴的民居和历史悠久的教堂。”近年来,保加利亚政府在著名黑海旅游胜地建了大批现代化宾馆、饭店、浴场和娱乐设施;在各地高山建滑雪基地、生态旅游项目等。在黑海附近更是引资1000万欧元建高尔夫球场等旅游项目。作为欧洲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保加利亚历史遗迹甚多,如色雷斯、罗马时代和拜占庭时期的古迹,各地的古镇博物馆、众多的修道院、古城堡、各式古代教堂,有些景点就在市区,如罗马文化遗留下来的建筑群。目前保加利亚主要旅游项目有海滨旅游、浴疗旅游、山上旅游、滑雪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民俗旅游等。2007年1月,保加利亚正式成为欧盟成员。保加利亚旅游署发来的数据显示,2007年1月至9月,保加利亚入境游客总数4583330人,比去年同期增长7.4%,其中入境国家排在前列的分别为罗马尼亚、德国、希腊、英国、俄国、土耳其等,中国排名48位,总游客数为3961人。也许我们以后可以组团去保加利亚渡周末的日子不会太远了。

第一卷总字数1139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