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高考1977》 的几个场景和隐喻 -- 木色人

共:💬3 🌺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故事

围绕高考,影片的叙事有三条主线:最重要的参与高考的过程,这关于斗争;其次有陈琼的家庭悲剧和父女情,这是亲情;再次有陈琼和潘志友二人为了爱情而彼此牺牲(先评两个字:痴傻!),这自然是爱情。

斗争

斗争的双方分别是农场革委会主任老迟,和以“上海男人不孬“者强子为代表的知青。老迟是退伍老兵,农场里的”一线干部“,红色公章不离腰,想上大学或者申请结婚什么的,都得他先”盖戳“。恢复高考前谁上大学由他决定,推荐谁谁去。好在老迟不徇私,他把招工和上大学时的名额和某一艰难的的工程挂钩,所以这个时候的争斗以内部为主体,上海帮和东北帮打破头。听到要高考的消息之后,老迟不愿意,他先是否认这个消息,失败后又试图设置报名参加高考的门槛,而知青们则用绝食和请陈琼的父亲冒充某招生干部等方式争取自己的权利。最后,不知是潘志友的劝说,还是陈琼父亲的严词,亦或者是小根宝意外之死,改变了顽固老迟的想法,不禁替知青们报了名,还在他们赶不上火车的时候,开着某农场大型机械将他们送到了考场。故事的结局可谓皆大欢喜,诸位农场知青都高中。

父女情

陈琼的家庭是个时代悲剧,其父陈甫德被打为历史反革命,其母病死家中,她在成长的过程中也受尽欺辱和不平等对待。在听到老友告知要恢复高考的消息之后,陈甫德拣了几本高考复习书就坐火车来到女儿所在的农场附近,试图提前通知女儿并给她一些帮助。可是陈琼因为自己的遭遇并不原谅他,不接受他的好意,而只是想要一张能让自己不再忍受屈辱的证明。陈甫德最后通过私刻公章和伪造文件的方式满足了他女儿的愿望,然后默默离开。陈琼在她父亲走后发现了他没有清理的几张纸,上面写满了她的名字,才明白了父亲对她的爱。

爱情

陈琼和潘志友的爱情充满了牺牲和奉献的味道,陈琼因为自己的出身问题,不想连累潘志友,打算再把自己献给她的爱人之后,嫁一个当地人,守望着他过一辈子。而潘志友因为先前的承诺下定决心和老迟一起坚守农场,但不想影响陈琼光明的未来,于是假意陪陈琼一起准备考试、进入考场,然后在开场以后自己走出来。这二人因爱而各做傻事,前者是痴,后者却是傻。

讲的不生动,诸位见谅,详情请下载电影或google之。这里链一下时光网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