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聊聊二战德军和苏军的机动作战(上) -- 忘情

共:💬24 🌺116 🌵1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讨论】苏军进攻作战思想的一个意识形态背景

  20世纪20年代,这是苏联军事学术蓬勃发展的20年代。军事学术上的蓬勃发展促使苏军向机械化军队的迈进,并在接受吸收西方现代科技成果以后形成了20世纪30年代苏联军事思想的巨大变革。那么是什么样的一批人完成了这次苏联军事思想的变革呢?这一代成熟于革命哲学的环境下的苏军指挥员和军事思想家,他们亲身经历了俄国内战和抗击同盟国干涉的战争,他们渴望使苏联屹立于欧洲军事强国之林。这一代人的特点决定了这次军事变革的着眼点和最终形态。这一批人极富想象力,充满意识形态上的狂热,在政治家的鼓舞下敢于尝试新事物,乐于学习任何国外军事将领的经验。他们的贡献最终形成了一个领先于他们时代的成熟的苏联军事作战原则,不仅如此,他们还设计了一个能够贯彻这种作战原则的独一无二的军队组织结构。就算这种军队组织结构不是独一无二的,也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极具讽刺意味的是,在此后的一段日子里,那些完成上述创举的人,图哈切夫斯基、特里安达菲洛夫、伊谢尔松,和众多参与这项事业的中、高级军事人才,他们渐渐消逝,直至被人们彻底遗忘。这些为苏维埃联盟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优秀人才,他们的贡献换来的仅仅是突然降临的死亡,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的被粗暴地 “清洗”。此后,这些人一手创建的强大的军队没落了,一同殉葬的还有那些曾用来指导如何运用这支强大军队的,完善的作战思想。军队的大脑顺理成章地变得呆滞了,那其中曾无处不在的想象力和主动性也消失了。再往后,1939-1940年,苏军打了一场难堪的“冬季战争”,1941年他们又遭遇了颜面扫地的溃败,这足够让整个世界觉得,苏军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的那场军事变革中其实什么成就也没有。时至今日这种误解仍然被人广泛接受。所幸的是,1943年 -1945年,苏军新成长的这一批将领成功地捡回了那些先驱者们的杰出军事思想和原则,并同样成功地将这些思想和原则运用到实际作战当中,最终摧毁了欧洲最疯狂的战争机器——纳粹德国。尽管如此,1941年苏军糟糕的表现还是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这种记忆还深深地影响了西方对苏联军事学术的看法。

  第一次世界大战见证了进攻是如何被静态防御扼杀的。在阵地战条件下,每一次进攻都要在现代火器的威力面前留下惨重的伤亡数字,现代火器扼杀了进攻这一作战形式。步兵只有在如蝼蚁一般投入毫无尊严的厮杀之后才能稍稍影响战争的进程。如果有人视步兵为战场至高无上的主宰的话,在目睹过这一切之后,他一定会放弃这种想法。步兵,这个人类集体才能构成的形象,像蚂蚁一样在地上挖坑,然后只能被非人的火力所压倒,被爆炸和钢铁所摧毁。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了一些新武器——坦克、飞机。但是军事理论家们仍然视火力为战场上的实际主宰者,这些新武器不过是对火力主宰地位的补充,是低于步兵地位的存在。不过世界上还有另外一批军事理论家,他们所经历的战争与刚才提到的那些人经历过的完全不同。1918年之后的3年,在俄国广袤的大地上,发生了一场像秋千一样反复的内战。这场战争是如此的不同,各种各样的作战单位,团、旅、师、集团军,在广阔的战场空间中加入到了这场混乱的争斗中来,在这里个人的狂热和能力要比战士的人数更有用。各集团军独立作战。因为缺乏先进武器,富于想象力的兵力机动更有助于取得满意的战果。因为缺乏先进武器,不成熟的战役、战术构想可以一次又一次地在战斗中尝试却不会带来不可接受的损失。因为它是如此的奇怪,这场战争的参与者反而更容易接受新的战争学说。对于进攻的信念,再加上偏好进攻的意识形态的自然要求,值得信赖的进攻作战显然更具优越性。

  按照西方的标准来看,在国内战争中建立起来的红军(РККА*)是一支十分原始的军队,它编制庞大,装备低劣,缺乏学院化的军事理论教育。红军同时扮演着两个角色,它不仅是这个苏维埃国家的盾牌,同时也是社会主义革命事业的长矛。苏联建国以后严峻的经济形势和政治现状不仅迫使国际主义的革命激情暂时性地消退,也迫使红军在战后立即实施裁军计划以满足工农业生产的人力需求。尽管如此,红军中的革命性的基础还是保留了下来。米哈伊尔伏龙芝的著作清楚地描述了这一时期红军的独特之处。高级指挥员和军事理论家们的看法和行动可以更好地帮我们看清军队的真实情况。从1920年开始,军队内部围绕战争的本质、人和先进武器在战争中的作用等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理论上的争论。一开始的时候,这种争论仅仅只是表达了参与者纯粹的希望,因为此时苏联的工业和技术水平太过落后。不过这种情况没有持续多久,随着 “一国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口号的提出,斯大林冷酷地通过国内外各种途径加快国家工业建设速度和技术、工艺水平的提高。于是抽象的希望开始转变成具体的政策和计划。由此产生的新的军事指导原则致力于将以下三者结合起来:新型武器用于进攻作战的潜力,意识形态上的狂热和从国内革命战争经验中培养起来的坚持进攻作战的信条。就这样,当西方的那些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者为了维持现状而致力于制造适合防御作战的武器时,大战的失败者——苏联和德国则为了推翻这现状而寻找新的武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如果说在二战爆发前的岁月里苏联和德国的军事学说中发展中出现了许多相似的思维和发展模式,实在是一件没什么好奇怪的事情。

*Рабоче-Крестьянская Красная Армия(工农红军)

  苏联军事思想的形成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伏龙芝关于无产阶级军事原则的设想反映了苏维埃国家消灭阶级差异的本质对苏联军事思想的影响(马克思说过“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苏军指挥员们开始仔细思考伏龙芝提出的“统一的军事学说”所蕴涵的确切含义。伏龙芝要求,在现实战场环境下给予保持机动、争取主动和发动进攻,三者以足够的重视。提出的这几条原则反对防御性的、静态的、阵地战作战形式,这反而是西欧和美国的军事思想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原则。

  伏龙芝逝世于1925年,此后其他的军事思想家发展了伏龙芝的理论,第一个成果是在苏联军事原则上建立起了这种理论地思想基础。这之后,又通过专门的方法和技术讲这些军事原则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1929年的苏军野战条令就体现出了这种理论与尝试夹杂的情况。该条令确定了实现大纵深作战方式的总目标。大纵深作战就是通过协调运用装甲合成力量,特种步兵、装甲兵、炮兵和航空兵,在敌人防御的战术纵深夺取胜利的作战方式。不过此时的大纵深作战仍然是一个较为抽象的目标,苏联当时的工业和技术水平还无法提供足够的现代化武器装备来实现这一目标。1929年颁布的野战条令最大的意义在于,它宣布了苏军发展的决心。20世纪30年代早期苏联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随着重型设备的投产苏军开始实现这个决心。

  坦克和飞机自然是列在这些投产重型装备中的,这两种武器分别代表着一个大纵深作战可能的实现途径。坦克既可以实现决定性的突破、合围,还可以把进攻创造的战术胜利发展成为更大范围的战役胜利。特别是坦克的第二个可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阵地战中坦克的这个能力一直没机会得到证明。飞机的出现为战场提供了一个新的维度。飞机不仅能利用自身的火力提供毁灭性的打击效果,还创造了进攻行动空间的第三个维度,为垂直包围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哪怕这么做的价值仅在于给敌军造成孤立,垂直包围也能支援机械化部队的进攻作战,进而保障大纵深战役的成功。正因为如此,再加上正在形成的苏联军事原则又执着于大纵深作战,苏军从20世纪20年代末对空降兵作战的不断尝试有了不竭的动力。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