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现阶段人民币国际化绝不可行(好吧这其实是吐槽) -- 思考得人

共:💬112 🌺388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思考兄过虑了

俺不是业内人士,业内的事情说不好。

不过老兄对贷款增加多而效用不大的忧虑到大可不必,这个都和中国特色有关。前几个月上面压贷肯定压得厉害。所以能放就放。但出问题可能性有,但不能过分估计。这里面一个是很多是中长期贷款,今年增加的贷款4.5万亿,一个是票据业务增多。占了近1.5万亿,一个是中长期贷款增加1.7万亿,加起来3.2万亿。现在上那么多项目,中长期贷款增加多是肯定的,而且现在情况下,银行有放贷压力,可能很多项目一定下来,贷款就发出去了,这样银行可以向上交差。但这些项目刺激经济只有在铺开才起作用。不能排除他们进入股市的可能,反正趴在帐上也是趴着。

关于票据业务,这个一个是方便,一个是减少风险,快进快出。而且对付上级放贷压力很有效。谁也不知道未来央行刮什么风,现在作了票据,占了坑,将来万一压贷的时候,银行也有腾挪余地。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以前企业作票据也不容易,俺估计现在银行做票据手上也放松一点了,不少以前做不了的,现在能作了,企业去年很多都是用的自有资金,或者民间拆借,或者挖东墙补西墙,或者干脆拖欠,现在拿到票据贴现,也是可以喘息一下。所以很多是补了去年的窟窿。俺知道的几个作企业的朋友,都是这样。所以这部分好比过去狂采地下水留的窟窿,现在你浇水下去,很多都漏下去了。

前面 林虞 也说了,还有去年补去年信托贷款的的窟窿。去年央行紧缩大法使出来,各银行压贷的力度不比现在放贷力度低。很多贷款表内不能做,只能表外做, 信托贷款就是这样。信托贷款可以不上信贷收支表,能够满足企业资金需求,银行还能收管理费,所以去年这些理财产品发展很快,估计也有上万亿,河里买的应该买的人不少吧,大家看看现在是不是很多都终止了。银行从中只能转手续费,比利差赚得少,企业去年利息高,现在降息了,所以大家都有终止的要求。但是企业资金需求还在那里,最后就体现在新增贷款上了,但这些是名义上的,不是实质上的。所以国内尽管放贷数量很大,但补前面窟窿的的分额很大,所以市面上感觉不到什么,民间头寸并不宽松。2008年全年增加3万亿贷款,其中票据1万亿,中长期贷款1.6万亿,剩下的短期融资简直少而又少。08年前三月,票据基本没变,中长期贷款增加8000亿。贷款增加1.4万亿。今年前三月增加贷款4.5万亿,票据业务增多。占了近1.5万亿,一个是中长期贷款增加1.7万亿,加起来3.2万亿。剩下的1.3万,比去年同期增加的1.4万亿贷款并不算多,还要抛除信托贷款因素造成的表外转表内的分额,剩下的就不多了。去年前三月民间头寸就很紧,现在也没怎么改善。还是俺在“敌人一天天烂下去”里面说的,中国这个衰退跟央行紧缩政策的关系更大一点。而央行去年的反应迟钝, 降息和准备金率的步伐慢,而且大棒政策没上,所以银行放贷也不快。今年是大棒上来,逼着各银行放贷,多少也有点内疚因素,所以大棒也比较粗,所以放贷数量上去了。现在放松一点银根,见效不大,不意味着无效,怎么也会起作用。至于M2, M3/GDP, 就是俺在闲谈GDP里说的,你拿错误的GDP去作分母,一除就发现不得了,问题大啊,所以就吃药,闹得现在头寸吃紧。你把低估的GDP加回去,就会发现中国的M2,M3发行问题 不会有那么大,其实满正常的。中国的经济决策,依赖准确的数字,没有准确的数字,就没有正确的决策。

关键词(Tags): #老广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