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现阶段人民币国际化绝不可行(好吧这其实是吐槽) -- 思考得人

共:💬112 🌺388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你好 既然认得我 这样我们就好好探讨一下

我说票据的根本问题就是

我们M1、M2/gdp的货币周转率这也太低的可怕了 货币供应量大的吓人但是实体经济却到处都在喊砸钱太少

票据融资可以成百倍的放大融资规模而不至于基础货币供应过多

基础货币那么多可是很容易引起通货膨胀甚至恶性滞胀的

我们货币供应量那么巨大了经济却不见起色 难道不正是因为货币周转的太慢了 票据融资太少么?

可为什么太少?因为我们实际上没法监控最终流向,只能大体掌握一个总数,结果就是不敢多发。

而这半年多来这样不再周报控制总量的大发以后马上控制不住了,不知道钱最终哪里去了。

想想德意志、花旗、汇丰那都是几万亿美元/欧元的票据融资规模啊

票据贴现之类中间业务那是集少成多的金矿啊,存贷款的利差当作银行的立业之本本身就是保守思维

至于各地金融办,呵呵,那帮家伙懂啥?

你知道 我就好说了

官办经济的这个官办主体的金融支点在混日子,官办经济能不失控不出乱子么?

可就有一堆人以为官家有超能力啥都能看得清楚呢

至于“一个分行下属的两个支行,彼此决无合作可能。要想合作,要分行开专门的会议”,确实是实际情况。俺们这些整天和稀泥的也是颇为头痛,为啥,归根到底还是考核制度的问题,这事儿,不说也罢。

四大行完全不存在信息互通有无的可能性这个我表达的不好,其实我是承接上文说离开了同城/大额这一块,其他的时候明明硬件都做好了了的,可就是没法按照设计的那个准实时交互的来。延时的厉害,大家你也拖我也拖。

考核制度是一方面,本位体制很大程度上依然不像是做企业,这是相辅相成的死循环,本身就导致了改进考核制度的努力一直不见成效。

人民币国际化我并不反对,但是步伐也太快了,这几个月明显的就是被忽悠了在那里大干快上

其实就是越需要国际化的地方做的越好,然后大多数地方还是古董型运作,要是全国都有深圳那个水平,又有何愁?

不过说真的,银联有那么庞大的网络,但他的效率真的没发挥出硬件的一二成出来。

中行你听他瞎吹,他那个号称1.7万亿美元的业务量最后实际利润才多少?

中行的营业收入去年总计也才2288亿罢了 主息仍然是1600多亿的大头

号称国际结算业务量超过10万亿人民币实际利润好像是只有二三十亿吧

实际上是给外资银行打工,充当资金平台。

中间最挣钱的那一部分业务恰恰依靠德意志银行等外资银行利润的大头都被别人拿去了

德行在此中的利润几年前就超过每年十亿美元了。

最后说一句 四大行这十年在全国的网点数量是不断减少的 现在已经有十多个县变成空白县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