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中国文化是“多神崇拜”的文化吗(欢迎讨论:) -- 镭射

共:💬79 🌺25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从中国文化的实质看中国与伊斯兰世界的未来关系

了解中国文化“表面多神,内核无神”的实质,对我们思考中国与世界的交往,是很重要的。

以伊斯兰教为例。这个宗教目前在全世界拥有12亿信徒,总数与中国的总人口相当。就中国而言,伊斯兰教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就进入了中国,但却一直没有实现与中国主流文化的融合,中国主流文化中几乎找不到来自伊斯兰教的因素,伊斯兰教在中国走向了边缘化和“民族化”。这是为什么呢?如果我们能准确把握中国文化“表面多神,内核无神”的实质就会知道,伊斯兰教在中国边缘化和“民族化”是历史的必然,如果真的和中国传统文化融合了,倒会让人诧异。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要从文化交流谈起。任何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之间的融合,是以相互学习为基础的,而相互学习,是以承认自己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为基础的。只有承认自己存在缺陷和不足,才会寻求和别人的交流和合作,才会向别人取长补短。而这,恰恰是伊斯兰教所不能接受的。

首先,按照伊斯兰教的教义,它是来自世界的主宰——安拉的天启,因此,它完美无缺,不需要补充,更没有缺陷。如果承认伊斯兰有缺陷,等于承认真主有缺陷。这是伊斯兰所绝对不能接受的。

其次,对伊斯兰教来说,承认别的文化体系(比如儒家)的内容的合理性,就等于承认有别的权威存在。但在它的教义中,除了古兰经和圣训,是不可能有别的权威的。在这两者之间,只能有一种选择,要么是信仰,要么是异端。承认别的权威将直接动摇“真主独一”的信念,这同样是伊斯兰不能接受的。

值得注意的是,我在上面提出的两条,并非是可以通过互谅互让就可以解决,因为真主的独一性和完美性是整个伊斯兰信仰的核心,如果它们被动摇,那么整个伊斯兰教就将同时被动摇。因此,伊斯兰教在这两个问题上不可能作任何让步(有一些穆斯林学者在论证孔子“可能”是真主派遣的使者。我认为,他们这样做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解决接受儒家的若干理论所必然遇到的权威合法性问题。但是我认为,他们的这种做法从一开始就注定是徒劳的——古兰经和圣训中绝对不可能找到孔子是真主派遣的先知的证据,他们能作为证据的只有那一句话:“我在各个民族中都派遣了使者”,而这完全不能为孔子是使者的论断提供足够的支持)。

文化交流,必须以双向学习为基础。可是伊斯兰内部不能为学习别人的东西提供足够的支持,因此伊斯兰教自己关闭了交流的大门。研究一下中国伊斯兰教历史就会知道,从伊斯兰教传进中国起,历代都有非穆斯林学者对伊斯兰教产生兴趣,并曾进行过一些深浅不一的研究。可惜他们的交流努力得不到来自伊斯兰的回应,因此也就自生自灭了。直到今天,一听说我要研究伊斯兰教,论坛上就有许多人向我提出要求,要我先加入伊斯兰教。

在中国伊斯兰教历史上,只有王岱舆等人曾对儒家学者作出过回应。但正如你也知道的,他们的思想在中国伊斯兰教中一直被主流所排斥,处于边缘化的位置。因此他们的努力也没有什么成效。

因此,伊斯兰教一直没有进入中国的主流文化,一直在中国处于边缘化、民族化的地位,也就毫不奇怪了。

国内如此,国际上也不会有太大不同。伊斯兰教的这种封闭性决定了阿拉伯—伊斯兰世界各国与中国进行任何比较深入的文化交流都是极为困难的,这基本上决定了在未来的国际政治版图中,阿拉伯—伊斯兰世界与中国充其量只能是“合作伙伴”,亨廷顿所设想的中国和伊斯兰世界携手的场面根本不可能出现。(待续)

通宝推:五藤高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