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中国往何处去(续我看我们这个时代) -- 公羊

共:💬46 🌺8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新中国农业的历史与未来(一)

农民、农业、农村被称为中国的三农问题。三农问题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出路,中国的现代化将失去强大的基础,也将失去良心和道德上的完善。因此,自中国的改革开放开始,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政府高度关注的最大问题之一。

工农产品剪刀差及城乡收入差别拉大既有历史原因、也有制度和政策原因。

西方经济在确立了工业为主导的模式后,农业便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由于很多工业产品都是靠农业来提供原料,因此,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体系,便拼命压低农产品价格,以降低工业产品的成本。这种现象延续至今,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也不是中国惟一的。自从西方工业革命之后,工业和农业这种在市场竞争中的不平等就已经产生了,这个问题往往被很多人忽略,似乎它已经成为现代化发展的必然。

大批农产品生产是落后的农业国家为发达国家的工业生产提供原材料。在这个环节中,当年的西方强权政治制定了偏袒工业、牺牲农业的价格体系。由于为西方工业提供原材料的国家绝大多数都是非工业化的落后国家,当年在世界政治领域毫无地位可言,因此,这种工业对农业的残酷压榨,自工业革命开始就成为了落后国家无法解脱的紧箍咒。

新中国成立之初,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以及西方国家的封锁下为了迅速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国家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和对农业征收高额税赋、低投资等办法,将农业剩余强制转为工业积累。同时通过户籍制度在中国强行划分出两个世界.

改革开放后,由于农业生产量迅速增长曾在初期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但自1985年以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再次逐渐拉大.90年代以来,我国在城市发展中实行“土地剪刀差”,农村土地虽然是“集体所有”,但实际上村集体并不能买卖,只能由政府买,而且由政府定价。政府征用、征购土地之后,再将使用权出让给企业,政府从中获得了巨额“剪刀差”,投入到城市建设等方面。企业再在以后的出让、转租、开发等经营行为中赚取巨额利益,产生大量的富豪。城市居民通过购买房地产,改善自己的生活、工作条件,有的还随着土地的升值,获得了财富的增长。实际上,地方政府和企业,一直到购买房地产的城市居民,正是利用这一“剪刀差”制度,分享了农民土地的商业价值。这一套路,被一些地方政府称之为“经营城市”。在政府和农民处于市场不平等地位的情况下,尽管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价值日益凸显,农民的利益却没能随着城市化的进展同步增长,反而受到很大损害。

另一方面,农业由于其投资大,周期长,而获利小,农村固有资金大量外流,城市资金极少流进农村。而国家的投资政策、分配政策和一系列旨在促进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对城乡收入差的影响,最终通过经济交换被容纳在二元结构影响之中。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有多大的能力补贴9亿农民?前景至少在目前来说,对于中国并不乐观。

这个时代的社会转型与历史演进促使我国农业“与时俱进”,因此我国农业不得不在谋求生存的同时艰难地由传统向现代转轨迈进。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