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鄱阳湖—中国最大的候鸟越冬地竟成屠场 -- pit

共:💬37 🌺8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毒杀天鹅、野鸭不是今天才开始的,在当地一直有这传统。

俺六九年随走资派父母下放到鄱阳湖畔的新建县联圩公社大圩大队,那个地方是鱼米之乡。即使在文革时期,一个十分工分的壮劳力每日的收入能达到一块钱。农民上工,多数有自行车。之所以有如此高的收入,一个原因是土地多,人均达到五、六亩,这些土地多数是从湖里围垦出来的湖田。每年雨季时,赣江洪水,将上游山区的有机质带下来,在鄱阳湖沉淀下来,土地肥沃!只要有能力种下去,一定会有好的收成。当年以粮为纲,好象是亩产八百斤算是“过长江”,这个指标在当地,轻松跨过。

秋天,收完晚稻之后,农民收拾起渔网,驾着小船,下湖去打鱼。一去就是十天半个月。打上来的鱼,不去鳞不去鳃,只除去内脏,在岸边支一口大锅,倒上一桶河水,放点盐煮,极鲜!叫河水煮河鱼。前阵子在一网站,见到有钓友在炫耀捕获的鳡鱼,五、六斤重,当年,鄱阳湖里的鳡鱼,十几斤的很常见。江猪,白暨豚的表兄弟,常见一群群地从船边游过。

去洲上放农药,毒野鸭子,也是农闲时农民的一项工作。农药拌上稻谷,撒在露出水面的芦苇洲上,第二天,再去洲上拾野鸭,一次可以拾到几十只甚至上百只绿头鸭。家养的禽类,腹部的肉是死肉,不好吃,但绿头鸭腹部那块肉极有嚼头,尤其是腌了的鸭子,这肉很香!毒死的野鸭中,常常杂混有天鹅、大雁。但说实话,天鹅、大雁没有野鸭好吃,肉粗得很。这样的捕获是生产队集体所有的,与捕到的鱼一道,船载回来,在队里的谷场上按每家一份,均分。分回家吃不完的,腌起来,一直吃到来年。

鄱阳湖还出一个特产,叫黎蒿,这东西当年农民用勾子从湖里勾起来,喂猪的,人只是挑一些嫩的,炒腊肉吃。这道菜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如今很多餐馆将它当着招牌菜来卖。俺如今在海南,有一家江西菜馆,大幅标语地广告,空运黎蒿,常去吃,那味道,常让俺回忆起家乡与童年的味道,但总觉得没有当年香。

如今生活条件比当年,好了不知多少倍,见到野鸭子,第一个反应就是会不会是毒死的,店家一般都会解释,是人工养的,没有毒,不违法,但俺一般要看到活杀的才吃。天鹅、大雁,真的不好吃,建议各位就不要吃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