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怀沙伪造个人历史事件是真的吗? -- frnkl

共:💬74 🌺6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文怀沙伪造个人历史事件是真的吗?

前两天从河里看到九三年:【文摘】这唱的是哪出:国学大师文怀沙入狱并非因其为右派,觉得有点不可信。文怀沙这个名字已经在文坛出现那么久,难道会自己吹牛造假?今天有看到一个博客外链出处,博主是许林

人民日报高级编辑、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学术部副主任。做报纸18年、杂志22年半。历任美术编辑、图片编辑、摄影记者、文字编辑。2006年2月退休,在CFP图片库任编审。

在李辉及《李辉质疑文怀沙》一文中给出了李辉的简历以及自己的判断

在文怀沙与李辉之间,到底应该相信谁?对于我来说,答案是肯定的,我十分相信我的同事李辉。我认识李辉大约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从他的《胡风集团冤案始末》一书起。90年代中期,又因为学习电脑,我们常在人民日报总编室图片传输组金工程师那里碰到……在一个报社里做编辑记者,时间一长,就熟悉了。接触多一些,就对李辉有了一些了解。我感觉李辉的为人平日里是相当低调的,待人诚恳、热情,一脸书卷气;他在文化领域有很深的造诣,但却没有学者的架子;他发表的文章我读过几篇,论点鲜明,论据充足,尊重史实,不说虚话,大有文如其人之感。所以,我认为李辉是个老实人,是个诚实人,是个忠于历史事实的文化学者。这一点,从《李辉质疑文怀沙》一文中可见一斑。

李辉的简历如下

李辉,1982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现供职《人民日报》编辑文艺副刊。主要从事传记文学和随笔创作,先后发表论著《巴金论稿》、历史纪实《胡风集团冤案始末》以及萧乾、沈从文、黄苗子、郁风等人传记等。1994年起,先后在《收获》杂志开设文化随笔专栏“沧桑看云”、“陈迹残影”,随笔集《秋白茫茫》获首届鲁迅文学奖(散文类)。1998年由花城出版社出版《李辉文集》(五卷本),2001年由大象出版社出版个人图文系列“大象人物聚焦书系”10种。主编“金蔷薇随笔丛书”20种、“沧桑文丛”24种、“历史备忘书系”6种,参与策划“火凤凰文库”24种。另有《福斯特散文选》、《走进中国》等译著出版。

李辉质疑文怀沙的文章可以在许林的博客中找到。李辉作为人民日报的资深记者,似乎颇为可信。然后崔自默(谁知道此人为谁?)写了一篇文章替文怀沙辩护,文章名为《关于“质疑文怀沙”的质疑——替文怀沙回应《北京晚报》》,其内容可见崔的博客外链出处。文章没有提供多少实质反驳,中心思想是

我很不愿意写这类辩护性文章,但我觉得应该写。

鲁迅当年提到“批评家”时,说有一类人,是地道的“不平家”,因为他们笔下的文字,是出于“愤愤的磨墨”,至于理由,则大概总是难以公示的。

其实,骂人挑大个的骂,并期待人家的回应,是文人的一大通病。假如打起官司,引起媒体和看客的广泛关注,“起哄架秧子”,写手就会一夜出名,比寂寞地写一堆无味的穷酸书来,要有效果得多。

对文怀沙的学问,崔说

孔圣人“述而不作”,章太炎“述而不作”,文怀沙翁也秉承这样的作风,其中原因,或许是觉得文字游戏没意义,或许觉得没时间也没兴趣。

至于文怀沙翁的学问,浩淼混沌,不是一般斤斤于豆丁者可以仿佛。好友刘墨是专门研究经学和国学的专家,我认为他是大师。我们都与文老友善,曾多次在私下交流对文老学问的看法,我们的一致意见是:文怀沙是当之无愧的国学大师!因为他的学问作得的确通透、实在、鲜活。

不光是眼前这个时代,连以前也一样,很多所谓的“大师”,其实手下没有什么真玩意儿,却嚷嚷得跟真的似的。“善行无辙迹”,那些真有学问的,却是因为不着痕迹,所以一般外行也看不出来门道。

----------------------------------

事件真相任何,还要请方家赐教。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