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汪丁丁与阿米诺酸事件-----答风雨声 -- 蜜饯

共:💬2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汪丁丁回信之二

“疯侠”方舟子如晤,

自从前天友人转来你的批评之后,我甚觉奇怪,纳闷这位“疯侠”怎么如此疯,

尤其在接到你文革式地“点评”我的回信并毫无尊重对方的意思就直接发表在完

全由你控制的“新语丝”网上,便在浙大网上声明“退出争论”了。无奈,由此

便发现这个“新语丝”网站,根据我给你的那封信里说到的,我要用一些闲暇时

间,以我的数学和科学知识,以你的文革方式对你的全部文章加以批评。结果是

只有时间读“新语丝”2001年底到现在的文章。但感慨颇多,平心静气,希望再

进一言,然后,你就好自珍重吧。

我阅读“新语丝”时顺便把我觉得好的文章转贴到了浙大网站,并加了评语。

当然,以你这么个疯狂自大的劲头,想必是不会到浙大经济学院网站去“视察”

的。

对你这个人的印象,我真诚地告诉你:如果连我都难以接受你的批评,那么,

你的批评的正面效果几乎80%会被你的疯狂和谩骂抵消。例如,我在转贴你那篇

“学术腐败在中国”的演讲词时,特意加了一句评语“好文章――虽然具体的人

和事无法确认”。我的理由基于我亲身的体会,你对我那篇生物技术的文章的批

评,真抱歉,在我从浙大网站读到的反映中,还没有谁不对你表示反感。如我在

给你的回信里说的,你完全不针对我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整体理解发表你的批评,

你的逻辑是:(1)作者没有正确翻译基本的英文名词,(2)所以作者没有基本

的学术训练,(3)所以作者没有资格发表见解。这逻辑很荒唐,因为如此一来,

爱因斯坦就没有资格谈论上帝问题,你就没有资格谈论“植物感情”问题。因为

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对“感情”的定义十分繁杂,2002年新著至少两种仍以此为主

题。从你的评论和我对你的批评看,你并不懂得我说的那些感情的哲学和心理学

定义及其争论。

好吧,我继续说我的感慨。于是,按照上述的你的批评逻辑,我因为一篇文章

的基本术语的汉语翻译问题而成了“不学无术”的人。这在文化革命的术语里叫

做“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我们这一代知识青年都知道这点小伎俩,十分愚蠢

的,这与你推崇的鲁迅文风风马牛不相及。不过,你的疯劲儿有些像鲁迅。

继续说我的感慨,我为什么要加上那句评语“具体的人和事无法确认”?因为

从你对待我的态度和你的批评逻辑判断,我很难相信你那篇讲演里披露的国内学

术腐败是否为“事实”,抑或如你对待我那样,完全是你的心理疾病导致的“幻

觉”?

所以,我诚恳劝你一句:疯侠的个性肯定会减弱你的正确批评的份量,我的这

一结论完全不以你的个人意志为转移,不信的话,我们五年之后再来评论你的批

评吧。

最后,从你的言论和你在加州大学圣迭哥演讲的照片看,你有相当明显的“受

迫害狂(Schizophrenia)”症状。是故,称你为“隔着太平洋吆喝反腐败的疯

侠”,不为过也。你批评我居然顺便把我当顾问的《财经》也一并挤兑了,实在

有违厚道。稍问海外财经人士,哪个不知道《财经》是中国反腐败的重镇?外加

一句讽刺你的话:不比你在加州隔洋吆喝,我们反腐败是户口在中国境内,揭露

“基金黑幕”,货真价实地担着风险在那里工作呢!你稍读我在《财经》的专文

“世纪之交,义利之辨”就应当可以判断出来你和我谁是货真价实地在那里反腐

败。

五年后再聊吧。

好自为之。

汪丁丁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