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春运,买票难,票贩子,实名制(一) -- 忘情

共:💬594 🌺121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首先感谢忘情兄这么详细具体的解释

“首先得有相当一部分票是划给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公检法,驻军的,方方面面谁也不能得罪,能卡铁路部门脖子的单位多了去了,这是中国的国情决定了的。这部分票额有多少,有北京局的同行透露说是百分之三十,其他局在这个比例上是有所浮动的,但大致差不离。这种做法对不对?对于普通旅客来说当然是不公平的,但是对铁路来说,只要能收回票款,票卖给谁都是一样的。那些大爷是惹不起,也躲不起的。”

根据我的估计,这部分似乎没有30%这么多,以前曾代别人去领过票,对此知道一点。和大多数人想的不一样,党政机关里的绝大部分的人也一样很难买到票,尽管有忘情说的这个制度。利用这个制度买票的过程大概是这样的:

第一步,你必须拿到有优先购票权的单位的介绍信,这一步还算简单。这个单位的范围可能各地不同,一般包括当地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纪检五大班子(一般的政府机关是不行的),驻军、高校、电力、通讯、骨干企业,大概几十家。这些单位如果谁有兴趣可以去查查,一般在车站办公区客运主任办公室门口的墙上会贴着。

第二步,也是最难的一步,你拿着介绍信要到车站客运主任那里去签字。这一点很难办,因为在春运时客运主任几乎不会在办公室,手机也永远关机(当然他会有一部只有家人和顶头上司等极少数人知道的手机保持联系)。你没有客运主任的签字,光凭介绍信是不会卖你票的。当然,客运主任会在某个时间突然出现在办公室或其他的某个地方,等候已久众多持信者当然就一拥而上了。但是,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签上。你必须找到相当重要的人物给你提前打了招呼或写了条子,他才会给你签。否则,你只好看运气了,如果最后还有票他也可能给签。

第三步,就很轻松了,你拿着信和钱到某个代售点买票就是了。

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很多机关的人也很难买到票,搞到介绍信还相对容易,但要找到相当级别的人物给你打招呼很困难,毕竟为了买张票去找领导很多人还是要掂量一下的。另外,铁路似乎也并不太买地方政府的帐,地方政府对铁路的约束也很少,反倒是一些和铁路或铁路的重要人物有业务或直接利益关系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更容易买到票。副市长不一定说话好使,但副校长倒有可能好使,假如客运主任或站长的孩子就在你的学校的话。

据我的观察,我觉得铁路内部的某些人要谋些私利的话,这30%的票倒是一个途径。因为地方的党政机关和单位,对这部分票到底有多少、剩多少是根本不知道的,铁路内部的大多数人,如忘情,也是不掌握的。只有站长、客运主任等几个人知道。如果他们一口咬定没有了,就是当地的市长也没办法,毕竟火车就那么大,票就那么多,官再大也得讲理啊!以上我说的这些当然只是推测,没有证据的,就是真的是这样,也如忘情所说,也是少数人的行为,不应该让所有的铁路职工背黑锅。

对于这30%的票,我的意见还是取消的好,这个制度大概是计划经济时代留下来的,当时也许有当时的客观理由,现在存在的意义也不大了,反倒可能成为某些人谋私利的途径,成为恶化政府和群众、铁路和民众关系的罪魁祸首。而且,铁路部门估计也为这部分票怎么分配而头疼,给谁不给谁都不是,弄得站长和客运主任们办公室不敢去、手机不敢开,甚至家都不敢回。

归根到底,我基本上是完全同意忘情的观点、看法的,有些事只有内行才真正明白,有些精英哗众取宠只不过是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罢了。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