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论史不可势利兼谈郭沫若 -- 丁坎

共:💬366 🌺3005 🌵3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这个实在是与温度厚度均无关系

君驾所引的那句话,本来是我与丁兄讨论可否用周来为郭做背书时,与上下文有关联的一句话,且待我将前因后果道来——

(a)丁兄:

至于说到没有抗争,就是软骨头,那我想这个罪名周也逃不掉。这其实是个制度问题。

(b)胡笳:

窃以为这里拿周为郭背书有些不妥,因为周之不抗争更多的是缘于他知道,作为总理,自己一旦被打到,则身上担负的事情会无人可接,程婴杵臼不可兼于一身,所以,周之不抗争应当说是为大局忍辱负重。

而郭,作为中科院的院长、全国文联主席、中央委员、全国人大副委员长(1954年9月政务院改国务院前曾担任政务院副总理),这些职务多为虚职,绝无周当时所承担的千钧责任,因此,对于郭来说,辱是忍了,但并无重可负,因此“软骨头”这个词,用在1966~1976年之间的郭身上应当还是合适的(1966年以前则未必合适、甚至于极不合适)。

(c)丁兄:

辱是忍了,但并无重可负,

这不对,很不实事求是。

如果说周是有重可负,这重必然无法自己一己负担,他需要自己的班底。逼陈毅做检讨,就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班底。郭承担的工作当然没有陈重要,但一直都是周相当看重的,文教科技方面,很多工作甚至自己亲自去做。如果少了郭,又当如何?

于是有(d)胡笳:

周如倒则无人可扶危厦,郭如倒则可替代者不能说没有。

从(a)到(d),我是要说明,在“忍辱负重”这个范畴上,郭不能与周相提并论,拿周为郭做背书不是十分妥当。

这与

你倒了也有别人替代你,所以你可以倒了,你可以展现自己的风骨了,换言之——你可以去死了。

风马牛耳。

此外,在我的帖子,多次将胡风傅雷并列,其中胡风是强项到底的、傅雷是以死明志的,不知从何处可以看到不才有“换言之”之换言?

所以,单拿出来看某一句可能“令人心寒”,综合地、联系前后帖子看,可能就明白这一句既非凉也非薄,完全与这温度厚底不搭界。

做人要厚道,做人也要讲究风骨。

——————————————————————

PS. 为免误解计,将原文中——

因此,郭不倒固然是对周的支持,郭如决绝地走了傅雷的路也未必不是支持,只有郭卖身投靠反戈一击才不是支持。

改为——

因此,郭不倒固然是对周的支持,郭如强项似胡风或者决绝地走了傅雷的路也未必不是支持,只有郭卖身投靠反戈一击才不是支持。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