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讨论】北京奥运开幕式主题歌旋律是否有抄袭之嫌? -- 大驿土猴

共:💬44 🌺9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my pleasure

《假若明天来临》配乐片段(应该是核心部分)

5 - 3 - |23 1 6 - | 5 12 3 5 | 2 - - - ||1 - - - |

《我和你》核心部分

3 5 1 - |2 3 5 - | 1 2 3 5 | 2 - - 0 |

1、节拍:基本相同,《我和你》的拍速会稍慢一些。但在节奏的韵律上不同,前者是非常平稳的四拍,后者三-三-四-三的形式,它让你想到什么?试念一下(“-”为拖音一拍):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 - 0|(我估计这正是有人说象《送别》的原因,但仅节奏而已)。以陈其钢的年纪和经历,我相信李叔同的东西是会让他产生共鸣的。《我和你》在节奏上确实能看到中国诗词的韵律,而《假若明天来临》的配乐是不会有这个想法的。

2、曲式:即结构,因为你提供的这个片段实在太短,并未呈现其发展部(肯定会围绕这两句),我对它的全部结构不了解,只能推测,并且认为它们在整曲的旋律框架上会非常接近-甚至说相同。就呈现出来的这部分而言,它与《我和你》是比较接近的,都是第一句就交待了主题,也都是第二个乐句在第一个乐句的基础上进行变化,两句形成类于诗句里的对仗的关系。

3、变化不同。两个片段的第一小节在和弦上(指旋律的色彩,不是旋律本身)可以认为是大致相同的,但看第二小节,从这里开始色彩就不同了。前者是主和弦(135)到下属和弦(461),后者是从主和弦(135)到变化的属和弦(512)。不要小看这个和弦,它尽管不存在于表面,却决定了音乐的风格和走向。

4、调式不同。《我和你》是典型的中国传统五声调式,这个调式来自于五声音阶12356(汉语名为宫商角徵羽)。如果你注意听,会发现许多中国名曲(如春江花月夜、渔舟唱晚什么的)是不出现4和7这两个音的。原因是中国的古代文化讲求四平八稳,而4是3的上方半音,7是1的下方半音,这两个音都具有强烈的倾向性(4倒向3,7倒向1),不平稳。即便在现代西方流行音乐也基本看不到这两个音开头或结束的音乐。调式是个比较复杂的东西,这里只能简单粗浅地说一说。

简单地说,《我和你》全曲找不到4和7。你给出的那段音乐在主旋律上其实也并未出现4和7,但是,注意它第二小节,在色彩上它是461。什么意思呢?比方说,你跟朋友两人同唱《我和你》或《假若明天来临》。在《假若明天来临》的第二小节的三四拍他唱原谱6,你唱4,这时你们两会形成很好的和声而不会相打扰(实际就是合唱效果);而在《我和你》的同样位置他唱5你唱4,就完全不对调了,你们形成的是相互干扰的关系。

这实际上已经涉及到和弦框架的层面上去了,它主要是起到色彩的作用,跟调式一起决定音乐的风格,并随着旋律的走向来确立它的走向与变化。

最后,还可以用那个简单的法则来比照一下:两首歌在它们的第三、四小节确实是非常相似的,但它不是最核心的内容。除此之外呢,我们现在有《我和你》的全曲但没有《假若明天来临》的全曲。《我和你》的发展部是以6为主音往上走并形成回旋,最后再回到开头这一段结束。《假若明天来临》片段如果有下文,那么走这个路子的可能性也比较大,但不意味着它的发展和回旋会与《我和你》旋律相同--这个也得看人家具体怎么写了。我最我只能从乐理上揣测它的基本框架而不可能是人家的作曲内容。所以,目前我们只看到两个相近的小节,这一点也不过分。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这两个在结构上都非常简单,结构同样简单的要找起来实在太多了。其实简单并不是一件容易活(就跟书法一样),而且它不可避免地会用到相同的音符,甚至相同的音乐动机(乐句发展的起点),关键就在于你怎么去发展、怎么去着色了。

其实对我来说,如果两段音乐非常接近,但是在色彩和发展上不同,那么我一般的反应不是听到这个立马想起那个,而是相反,听到这个会想不起那个(尽管可以很容易地想起全然不同的音乐)。但如果这两段时乐在处理的手法上也相同,那就立马能反映出来:重叠了(抄袭)。

最后,我不是专业人士,但算是个较深一些的乐迷吧,读书时玩过乐队。我对自已的听力一般来说比较放心,但以上仍然不能作为标准答案出现。若有商榷之处,欢迎探讨。

元宝推荐:铁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