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水浒”和“江湖”--序 -- 问天

共:💬32 🌺9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江湖

观望者先生说的这个江湖定义上有点含糊,不过和我说的大体是一个东西。您提醒了我:忘记说一下江湖的一个极大组成部分--盗贼和绿林了。这个比较显然,反倒忘记提一下了。当然梁山里出身绿林的也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岔开一段:说到这个就会想起,鲁智深圆寂后钱塘六和寺大惠禅师的悼词里还不忘提一句“出身自绿林”,还说“两只放火眼,一片杀人心”,最后赞词也只用“解使满天飞白玉,能令大地作黄金”敷衍了事,好比说一句“人死万事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意思。其实鲁达是由官而盗再受招安由盗而官的,和纯粹绿林出身的还不一样。这个和尚虽号大惠,多半没有智真大师掐算过去未来的本事,他的悼词倒是隐隐反映出很多人对梁山好汉的态度。那种无名的恐惧,倒和民初普通群众对“共产共妻”的“赤佬”的恐惧有异曲同工之妙。

回过头来说江湖。江湖人与否,恐怕不能用是否反抗现有秩序来划界,否则就混淆了朱棣这样高贵的皇族“反贼”和时常叫嚣“杀到东京去,夺了鸟位”的李逵的区别,也容易把有明确政治主张的“反贼”如“打土豪分田地”的共产党和荒年吃大户的流民混为一谈。问天个人认为,一旦有了明确的政权要求或者政治主张,就和我们这里说的江湖人有了本质区别了。而另一方面,又颇有一些安分守己的“良民”如镖师捕盗,倒是因为经常和前面说的那些江湖中人打交道,而经常被公认做“江湖中人”。所以是否江湖人,关键还是在于是否那些非官方的“非农流动人口”或者是否与他们有密切关系。在小农经济统治长达千年的古代中国,这些人与普通社会主流人口的生活生存方式有明显的区别,因而逐渐构成了一个独特的社会存在,是谓“江湖”。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