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国家核威慑战略分析 -- 1001n

共:💬28 🌺4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说的是

“我觉得你的模型的关键点,就是判负条件,即假设核设施被摧毁的负面影响为零,这个恐怕不太现实。比如,在bench model中,第三种方案,B国被5000枚核弹击中,居然仍和A国不输不赢,这就有点匪夷所思。还有,核目标的数量大于非核目标的数量,这是为什么呢?如果倒过来,分析结果会有变化吗?”

老兄确实抓住了重点,且让我一一回答当时我的考虑。

一,判负。谁来判断?自己,敌军还是国际社会?

二,判负条件,是充分必要条件,还是其它不充分,或者不必要,或者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这两个很难回答。第一个,想来想去,真是想不出谁有这个资格和能力,大概只有上帝有。局势一边倒的时候,都能看清楚;但是局势交错复杂的时候,谁又能绝对判断呢?

第二个,更是难中之难。举例而言吧。比如说,我们设定一个国家政府所在地――首都是否被攻克为判负充要条件,未被攻克则未负,已被攻克则必负――只是比如。可是战争史上,那么多的例子都无法证明这个条件是对的。英阿马岛战争,中印边界战争,海湾战争(指美国第一次对伊拉克的战争),二战日本投降等等,都是未攻克首都胜负已分的;中国抗日战争,抗美援朝之前汉城,之后是平壤被攻克,志愿军上手之后汉城再被攻克……等等战例,又告诉我们,首都被攻克也未必输。可同时又有二战的德国柏林,法国巴黎,一被攻克即宣布战败的例子。自然,每个战例都有自己特殊的国情、军情、民情,不能一概而论。可是就连首都被攻克这么特殊这么明显对一方有利的条件,都不能作为判断战争胜利与否的绝对条件。可见,试图从万千因素中寻找出判断战争胜负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件多么困难的事情。

至于设定核目标被摧毁不计算在国家被摧毁程度中,是出于以下考虑:一个国家失去所有的核导弹发射井,未必标志着国家整体失败;比如说一个国家根本不曾有过核武器,也不好说人家就是失败的。自然,有过而被摧毁和从未有过,两种情况是不同的。但是设想一下,比如中国,全部的核导弹发射井被摧毁,中国其它的所有城市、人口、工业基础等等毫发未伤,似乎也不能被认为遭受了多大程度的摧毁。

当然,这个设定也很人为,不是很科学。但是如果把核目标计算为国家目标,受到打击也被计算在摧毁程度内的话,从逻辑上说只会得到一个结果,就是鼓励所有国家拼命发展核目标,相当于发展了大量的非核目标,以壮大国家实力。例如,将国家的核目标发展到100万个,从可能被摧毁的角度讲,实力就大大增强了。至于这样得到的实力是不是真正的实力,前苏联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说到B遭受5000枚核武器命中仍然跟A国打了平手,是有点匪夷所思。考虑到以上观点,也许这是在我人为设定的条件下,唯一也是必然的结果吧:)

最后,设定核目标数量大于非核目标,为什么?问的好,我没词了……当时的考虑是:无非是核目标数量大于,等于或小于非核目标数量。当核目标多于非核目标时,才会出现选择,就是打击的时候究竟打击敌人的核目标还是非核目标,以最大程度利于自己。当核目标小于和等于非核目标的数量的时候,直觉觉得应该全部打击对方的非核目标,以取得最大的战果。这一点,当时就是个直觉,没有做严格论证。并且,当核目标相对于非核目标的数量少到一定程度,比如说,双方各只有1枚核武器,而有1000个非核目标时,这时就跟我要论证的国家核威慑差的太远了,因为双方要么不用,要用就一定是全部打击对方的非核目标。对于没有什么选择,选择了结果也相差不远的情况,再去讨论威慑和应对手段似乎意义不大了。

说实在话,国家核威慑是个太大的论题。方方面面,影响因素实在太多了。因此,我这文章看上去,实在是很乏味,太过简单,看上去也不象描述核战争那样过瘾,完全变成了利益计算。

可我还是觉得,总该有人去试试。为什么一个问题看上去那么复杂?难道不是各种变量叠加影响的结果么?还以落叶为例,它的轨道再复杂,能不遵从起码的力学定律么?按重力,摩擦力,流体力学真的去一点点分析,就真的不能得到一些规律,比如证明哪些情况是不太可能发生的?例如证明落叶不可能落出3倍于树高半径以外的地面――这完全是信口一说――进而将复杂的问题局限于一个更小的范围呢?或者更进一步,肯定不能准确计算落叶将落在那个点上么?

我觉得,有可能,只是太复杂。写这个文,也是为了个试探。

关于参数,本来打算一步步深入讨论,最后再大大地变动一番,甚至要考虑叠加变化的。比如,双方的核武器数量,目标数量,多弹头系统所占百分比,反弹道导弹系统,抗核打击系统所占百分比……最后再两两,甚至三三,以至全部综合起来……可仅仅一个核武器有效率的问题,从100%到90%,到50%,到20%,得到的结果都是不一样的,而且,还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关系。换言之,没有得到准确的数字,就事先决定用什么手段应对,并获得最理想的结果,――简直是不可能的。这也给我了一个很重要的提示,那就是:

从宏观上泛泛谈论核武器应该怎么使用,就会如何如何,――实际上真是要不得。

此外,本文确实过于繁琐,而且看起来也确实跟国际现实关系不大。纯粹作为理论研究吧,看过一笑,也就是了。

最后写这个文时,给我另外一个很深的启示就是:

没有金刚钻,非揽瓷器活,结果弄的自己上气不接下气,完全是罪有应得,呵呵。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