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武侠、小说与狗骨头 -- 河蚌

共:💬12 🌺2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金大侠被拔的太高

首先声明,我虽然不是武侠迷,却看过绝大部分的武侠小说,包括金古黄的全部作品,也包括梁羽生的大部分,温的小说看的不多,因为不喜欢,走偏门太厉害。因此我并不是说武侠小说怎么样,我只是反对将金庸作品变成金学,这个简直是对中国文化的污辱。

关于第一点,这个是我的错,不该说太史公言。说这句话,只是想点出儒和侠在统治者心中的地位,说实在话,我觉得那句话对儒和侠的评价都中肯,包括现在都是这样,他们是社会秩序的破坏者。

关于第二点,是我觉得金迷们最不可接受的地方。武侠小说之所以不被作为正统文学(正统文学可以下一个简单的定义,能够被考虑上教科书的作品),就是因为它的背景的虚幻。金庸的武侠小说充其量只是引了一点历史,即使引用历史背景最广阔的《天龙八部》,也不过如同盆里江山,花瓶点缀而已,谈不上对传统文化的传播。至于对情感的描写,对现实、历史之类的思考,有则有,但是如果眼界宽一些,就会发现别的类别作品所涉及的深度要大的多。对金庸作品,真的还不到要逐字逐段拿出来点评的地步(金学就是这么干的)。

第三点,我想你理解错了,我想说的是,正是因为金大侠具备了这两点的统一,所以他才能够升华。

这个话题引开了,就可以写一篇文章,我们深一步说,世界是不是可以分为两个体系,一个体系叫社会,另一个叫江湖。社会是金字塔型的,是有秩序的,江湖是平面的,是无秩序的,是个体的组合。江湖要的是一种声望,社会则依靠实实在在的地位。

名气这东西实际上是江湖所具有的,比如大家一起喊涛哥,这个就是江湖的声望,但是如果在社会上,你遇见他,即使不手足无措,多也会拘束,如果真那么放得开,反而让人看着不着四六。大多数情况下,名气和社会地位真的成反比,名气是一个双刃剑,让很多人拿来当作谈资的人一般都无法有太高的社会地位,比如影视明星。

而金庸则在江湖中具有名气,又在社会中又以查良镛的面目出现有着实际的社会地位,这种情况在中国大概只他独一份。因此我说他之所以能够被捧的那么高,是这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另外,我倒是认为金庸的作品与大仲马的作品的地位是一样的。要知道,在文学中的地位,一百部《基督山伯爵》也比不上一部《茶花女》,实际上大仲马一生的成就都比不上他儿子的这么一本薄书。

关于第四点。我对老巴曹茅的作品并不具有好感,最喜欢看的还是王小波,但是武侠的行文之单调确是事实。还是一句话,他达不到要成为金学的高度。

第五点,关于狗骨头的说法,大概十分伤武侠迷的心。写文时总难免喜欢好为大言,惭愧。关于王朔,我想并不是降低门槛,如果你看完他的作品,尤其是从八十年代往现在看,就知道他对社会的影响有多深。实际上这三十年来,最值得推崇的作家就是王小波和王朔了。他们对于白话文的行文叙事方法都有着突破性的成就。

总结一下,我不是想过分贬低武侠小说(因为我甚至现在还是武侠小说的追读者),我只是觉得作为金迷的表现太过分,好象这个世界上只有金庸是最好的,他的作品就是极致。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