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看来巴基斯坦的小龙是04标准的 -- 晨枫

共:💬196 🌺27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回帖看来是长了...(4)

您的观点在下看来有待商榷的不少.

四代高教起的作用,是仪表飞行,各种气象条件的飞行,单机对空和对地攻击基本技术,双机简单编队飞行,简单特技飞行等等。

这不是中级教练机的要求么?和4代高级教练机的要求不是很密切吧?中级教练机不做这个,那要它干什么?

因为四代机的特点,为了减少训练难度,四代高教应该具备四代机的某些特性的模拟能力。而这些,目前看来和四代机的核心技术相关度较小,说t50因为美国保护其四代机密而变猴了,个人认为似乎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

请再您仔细谈谈4代高教需要的那些特性到底是什么.个人以为4代高教特性如同晨大所言:

需要具有可变稳定性和线控,最好在电子设备上有一定的初级网络能力,超音速能力倒不必要.
那么依照韩国人的水平和能力,韩国人在T-50项目能不能独立搞定变稳和线控?能不能自行给T-50上数据链?恐怕源代码给韩国人,韩国人也读不明白!变稳和线控是飞机的灵魂,目前只有五常做的出来(以色列,瑞典,日本仅能做好源代码部分解读和武器接口部分本地化适应性开发,前提还是老美开放部分或者全部源代码).前一阵子英国和美国不就因为F-35的变稳和线控核心源代码问题闹的不欢而散么?韩国人什么基础没有,能一步登天搞定T-50上的变稳和线控?世界奇迹!洛马负责变稳和线控韩国人辅助,洛马也不会透露丝毫核心源代码,洛马如果为T-50蝇头之利出卖静不稳定飞机的变稳和线控核心源代码,洛马还是洛马么?棒槌!至于数据链,第一,用得着韩国人开发么?恐怕洛马现成的.第二,如果洛马考虑到T-50升级合同上能再赚一笔,不开放数据链代码,韩国人还搞什么数据链?

我的观点不是美国人在T-50上搞猴型飞机,而是美国人不是活雷锋,核心的东西护的严着哪!美国人一向是毫不犹豫掐断潜在竞争者的竞争能力,敬请参考加拿大庞巴迪进军大飞机.韩国人指望和美国人合作获得核心技术,不可能!这样的情况下怎么升级T-50?怎么实现您所说的各种改进方案?恐怕改一下得给洛马交一笔费用吧?熟悉不?像不像上海汽车公司想改进桑塔那的情况?

关于和二手16的竞争,作为教练机使用,不存在明显的竞争。

一个国家的军费在一定时间内是有限的,战斗机和教练机其实还是在争军费.冷战之后,各国削减军费开支,对于买二手F-16的财政紧张的国家来说,这时候是用有限的经费是用来选择少一点的战斗机和昂贵的高级教练机组合呢?还是选择多一点的战斗机和性价比一般的高级教练机?摆在客户面前有几个方案(按照2005年报价):一,只进口教练型,只培养飞行员,恐怕没有人这么做.二,只进口二手F-16,只要现在不要将来,恐怕也没有人这么做.三,进口相对少的二手F-16,加上T-50,符合您的逻辑.不过咱们来计算一下成本,F-16价格如下:单机全新3500万美元左右.埃及进口二手F-16价格大概是1700万美元.而智利从荷兰买的二手F-16价格更离谱,荷兰空军出口的F-16单机价格500万美元,而且所有飞机都根据北约标准进行了中期寿命升级.再看教练型单机价格1900万美元的T-50着实刺眼哪.英国给印度的鹰式高教合同价格14.5亿美元,66架,单机2200万美元,看起来有点离谱,只是请别忘了那包含了许可生产和生产线.但是,单机价格仍然可以粗略的估算出来,因为前24架英国生产,价格仅2亿美元,折合单机价格830万.如果说财政紧张的国家为了前瞻性考虑T-50,还不如攒好手中的钱准备装备F-35,毕竟钱只有那么多,装备也是先选4代而不是4代高教.这样的情况下,谁选教练型T-50和二手F-16组合?

如果按轻攻说,机体寿命至少比二手的16高,每小时飞行成本和维护工作量按理也该比16低。价格接近,设备和人员方面16占便宜,所以相比较下来,到底谁全寿命周期成本更低?缺乏数据。而且不同国家,可能情况也不一样。

不错,经济上有点说不清,但是用途上呢?F-16反而比T-50的弹性大的多,财政紧张的国家削减二手F-16的购买选择T/A-50,在下看来也不可取,因为如果对手国家全装备二手F-16,作战性能比T/A-50强的多,全寿命省下那点钱还有意义么?对于财政比较富裕的国家,西欧各国倾向于用自己的,那么像沙特这样的国家的教练机招标呢?个人觉得这里才是您分析的突破点.

对于沙特这样的国家,美欧中的武器都有装备,可能会进口T-50.但是,沙特也有很大可能不进口T-50而用MAKO,这取决于洛马,美国政府对沙特的影响,以及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对沙特的影响,以及沙特自身的选择.个人对沙特装备T-50持悲观态度.虽然T-50已经装备韩国,MAKO还没有量产,但是用T-50和F-404组合可能为沙特后勤带来相当大的麻烦.沙特仅仅需要18-24架高教,为了这么小一支教练机队,装备和沙特现役机队发动机相异而且价格高昂的高教时需要慎重考虑.MAKO可以和台风使用同一种发动机EJ-200,EJ-200不仅相对于F-404优势明显,沙特本身也装备了大批台风,在T-50和MAKO报价相当的情况下,订购MAKO和EJ200组合比T-50和F-404组合全寿命费用要低.

而说到韩国军用航空工业的发展,和瑞典比较,韩国技术基础差得远。和中国比,技术水平也差(没那么远就是了)

我严重的怀疑您的军事常识和对世界军用航空工业的认识.中,瑞,韩军用航空工业正确的综合排名还是中,瑞,韩.无可否认,瑞典军用航空工业有自身优秀的一面和超过中国的一面,但是从整个航空工业产业链来看,瑞典相对中国的军用航空工业技术优势实在不多,J-10以及J-11B完全可以和美国人支持研制的JAS-39一较高下,中国的预警机水平也不比瑞典差,我国航空工业装备的各型武器基本达到瑞典所进口的美国装备的水平,其他大型轰炸机和特种飞机(合成孔径雷达飞机,电子战飞机等)方面瑞典基本空白,怎么瑞典会在中国之前?

我承认瑞典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和财力搞那么多装备,但是不去搞不就是空白么?不就是没有相关系统的研制经验和整合能力么?不就比中国差么?请勿套用阿Q"要是投入,一定比你强的多"的思维方式,如果这样,我是不是也可以说中国要是像美国那样投入,中国不比美国差?

韩国军用航空工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缺市场。

怪谁?市场不会自己送上门来,技术更不会.西欧国土面积小的国家多了,人家的航空工业怎么发展的那么好?瑞典,英国军用航空怎么样?自己发展的不好怪市场,有道理么?

韩国选择教练机入手,瞄准最新技术,是比较可行的路子。

选择教练机入手没有错,错在瞄准最新技术,韩国国内相关配套设施一穷二白,怎么瞄?上哪里搞自己的核心技术?科学不是开玩笑,打嘴仗,配套的研发试验设施不弄起来,永远组装.

KAI到底在t50项目中学到了什么?。个人认为即便只是在做了测试这部分,这样的经验对KAI也是弥足珍贵,因为没这个项目,KAI连这些都学不到。韩国要学瑞典,也需要基础,而t50也许就是第一步。...总而言之,现在t50的资料少了点,不足以说明,韩国人棒槌。毕竟,他们不是印度人。

其实个人觉得韩国人学到的和花费的严重不成比例,所以才称韩国人棒槌.相关观点,后文分析.

另外宙斯盾上堆砌武装的问题,我觉得也有可商榷之处。韩国海军地盘不大,可以容纳的舰船数也少,而且,作战烈度似乎也不最高。那么资金允许条件下提高单舰的使用弹性,也是有其合理性的。

打仗不是玩游戏,不是看地图说话,而是系统之间的较量.粗糙的说,开战情况下宙斯盾负责整个舰队空域方圆几万立方海里的空情以及舰队几百平方海里的防空,各舰艇阵位摆开,前后可能相距上百海里,这时候编队前后的反潜核心放在阵位中央的宙斯盾身上,一旦编队后方急需高性能反潜舰艇,而前方出现大量防空任务,宙斯盾到底保护谁?

韩国左边中国右边日本,都是作战能力世界排名靠前的国家,一旦开战,作战烈度不高?这么大的压力之下,为生存概率计,大型驱逐舰能设计成全能的吗?你沉一艘,等于别人防空核心和反潜核心各沉一艘,很划算?

对t50这个项目,如果研究一下韩国政府和KAI的矛盾和妥协,研究一下KAI和洛马在10多年里对整个教练机市场的认识改变过程,那得到的结论应该会更客观。

不是随便说几句话就能加深立意的.韩国政府和KAI目标可以说是基本一致,韩国政府和KAI都需要在组装完F-16之后为KAI找到合适的定位.至于对市场的认识,大部分是由洛马完成的,可以说洛马完全主导了定位(参见后文).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