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第六章 闪转(1)·非常轨迹 -- 双石

共:💬11 🌺8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第六章 闪转(4~6节)注释·非常轨迹

注释
 

  (1)《关于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若干情况的调查报告》(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关于三人军事小组成立时间、地点及会址的考证》(中共遵义地委党史办、中共遵义县委党史办),《红军黔滇驰骋烟尘谱·正本》称“三人指挥小组”中毛泽东负主要责任,笔者未查阅到相关文献及其他旁证。

  (2)3月12日《朱德关于我军在泮水、西安寨消灭敌人的部署》,转引自张家德著《从黎平会议到巧渡金沙江》第202页,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括号内容为本书作者加注。

  (3)《军委部署12日至13日各军团到达地域》、《3月12日17时军委电令》,《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第958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4)《军委部署12日至13日各军团到达地域》,《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第958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5)《陆军第十三师剿匪工作报告书》,《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江》(中)第1016~1017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6)3月13日《朱德关于我军消灭西安寨之敌及进攻三元洞周敌的部署》、林彪聂荣臻《配合动作迅速将当前之敌解决》,转引自张家德著《从黎平会议到巧渡金沙江》第204~第205页,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7)未查阅到此件原文,转引自《红军黔滇驰骋烟尘谱·正本》第335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1月第1版。

  (8)《朱德关于我军为贯彻党中央战略方针决定向西南转移致各军团电》,《红军长征·文献》(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第283页,解放军出版社,1996年9月第1版。

  (9)《蒋中正电令吴纵队向鸭溪方向追剿》,《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第959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10)《军委14日行动部署》,《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第564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时间可能是在13日下午或晚间。

  (11)童小鹏《军中日记》第123页,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版。

  (12)《蒋中正电令周、吴两纵队不可随意轻进》,《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第965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13)《周浑元电告共军在长干山寻战扑空》,《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第866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括号内容为本书作者加注。

  (14)《蒋中正为红军在长干山附近将与周浑元部决战命各部配合》、《蒋中正电令周、吴两纵队不可随意轻进》,《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第964~第965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15)《四川南岸剿匪总指挥部剿匪军事工作报告书(1935年3月)》,《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1033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括号内容为本书作者加注。

  (16)《蒋中正为红军在长干山附近将与周浑元部决战命各部配合》,《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965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括号内容为本书作者加注。

  (17)《中央军代总指挥周浑元元亥电》,《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968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括号内容为本书作者加注。

  (18)《陆军第十三师剿匪工作报告书》,《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1017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19)《蒋中正电令吴纵队到鸭溪向左侧延伸》,《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970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括号内容为本书作者加注。

  (20)未查到此电原文,转引自《红军黔滇驰骋烟尘谱·正本》第338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1月第1版。

  (21)《朱德关于进攻敌周浑元部的部署致各军团电》,《红军长征·文献》(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第284页,解放军出版社,1996年9月第1版。括号内容为本书作者加注。

  (22)林彪、聂荣臻3月14日20时30分曾建议一军团教导营占领仁怀“宜在我主力与敌打响后为好”(林彪、聂荣臻《我主力打响后占领仁怀为好》,转引自张家德著《从黎平会议到巧渡金沙江》第208页,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由此或可作出这样的推测:此前正蕴酿攻击鲁班场的中革军委已有以红一军团教导营占领仁怀的意图或部署,而中革军委有可能至少是部分地向林、聂交代了准备西渡赤水的意图。

  (23)邓飞《忆鲁班场战斗话得失》,《军事历史》杂志1996年第3期第14页~第18页。

  (24)王耀南《长征中的刘伯承同志》,《刘伯承回忆录》㈡第100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5)《朱德关于各军团注意侦察驻地情况的指示》,转引自张家德著《从黎平会议到巧渡金沙江》第200页,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6)董振堂、李卓然3月14日20时《对进攻鲁班场敌之动作提议》,转引自张家德著《从黎平会议到巧渡金沙江》第208页,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7)未查到该电令原文,转引自《红军黔滇驰骋烟尘谱·正本》第338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1月第1版。

  (28)邓飞《忆鲁班场战斗话得失》,《军事历史》杂志1996年第3期第15页。

  (29)《中央军纵队司令吴奇伟删申电》,《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977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30)本段及上段电文均转引自张富杰《中国工农红军在仁怀境内的活动》,《贵州文史丛刊》1996年第6期第5~第9页。原文中引述电文均未注明引证的原始出处,待查证。

  (31)张家德著《从黎平会议到巧渡金沙江》第213页,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2)转引自《红军黔滇驰骋烟尘谱·正本》第342~第343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1月第1版。

  (33)《朱德关于红九军团掩护野战军主力转移的部署致罗炳辉、蔡树藩电》。《红军长征·文献》(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第286页,解放军出版社,1996年9月第1版。

  (34)《朱德关于红九军团掩护野战军主力转移的部署致罗炳辉、蔡树藩电》。《红军长征·文献》(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第286页,解放军出版社,1996年9月第1版。括号内容为本书作者加注。

  (35)张富杰《中国工农红军在仁怀境内的活动》,《贵州文史丛刊》1996年第6期第5~第9页。文中引述电文均未注明原始出处,待查证。

  (36)《朱德关于我军三渡赤水河的行动部署》,《红军长征·文献》(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第287页,解放军出版社,1996年9月第1版。

  (37)邓飞《忆鲁班场战斗话得失》,《军事历史》杂志1996年第3期第17页。

  (38)《鲁班场进攻战斗》,《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史》(附册)第358页,解放军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

  (39)《在八大预备会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党的文献》1991年第3期第7页。

  (40)《蒋中正电令各纵队分别追堵截击西向红军》,《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975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括号内容为本书作者加注。

  (41)《蒋中正电令孙渡纵队在瓢儿井东南方设伏》,《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977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括号内容为本书作者加注。

  (42)《龙云令孙渡径向瓢儿井移动截击》、《滇军纵队司令官孙渡呈薛岳寒子电》,《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970~第971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括号内容为本书作者加注。

  (43)《滇军纵队司令官孙渡再呈薛岳寒申电》、《孙渡呈龙云寒酉电》,《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971~第972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括号内容为本书作者加注。

  (44)《龙云复孙渡寒酉电》,《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977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括号内容为本书作者加注。

  (45)《滇军纵队司令孙渡铣电》,《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986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括号内容为本书作者加注。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