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第五章 锋镝(1)·非常轨迹 -- 双石

共:💬10 🌺11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第五章 锋镝(4)·非常轨迹

  

  中央红军这次再战遵义有个最大的特点:攻防转换非常急剧。

  红三军团基本控制遵义老城的同时,中革军委也致电彭、杨、林、聂:“⒈今28日前应将老城残敌肃清,将退出城与南廿里之残敌解决。⒉如拂晓及上项敌人固守,而援敌又有向我反攻模样,则我主力应集结于新城山地。(1)”而彭、杨、林、聂收悉此电时,遵义老城残敌已全部肃清,黔军第一团溃向西郊马坎,第六团冲破红花岗红军的封锁溃向金沙,第五团则退向牛蹄场。

  28日晨7时,林、聂电告中革军委和红五、红九军团首长:“遵义新老城于今28晨完全占领,缴获正在清查中。(2)”

  28日晨8时30分,吴奇伟部主力韩汉英师终于开进了忠庄铺。有了队伍吴奇伟胆儿也开始壮了起来,9时30分即下达向遵义进攻的命令:第五十九师并附第九十三师之第五五八团,经桃溪寺、红花岗,向遵义攻击前进;第九十三师(欠第五五八团)仍掌握现刻领有地区,尔后为总预备队(3)。而韩汉英一进至桃溪寺便把摊子铺开:第三五一团张德能部为右翼攻击队,立即运动,午前11时展开于蓝家堡及其北东西地区,准备攻击老鸦山右翼高地及红花岗;第三四九团林贤察部为左翼攻击队,立即运动,于午前11时展开于蓝家坳北端东西地区,准备攻击老鸦山最高点桑子山,尔后进出于府后山,及遵义老城以北地区;第九十三师第五五八团陈金城部为预备队,立即运动到桃溪寺右前方湾谷地;各部于11时开始攻击(4)。

  而这时“朱毛”的决心也因此而进一步明确。拂晓时分,从桐梓进至泗渡正拟赶到遵义的中革军委曾发出过一个命令:红一、红三军团各派出一个团分两路懒板凳(今南白镇)和鸭溪方向迎敌,并规定:中途遇敌即取宽正面的防御战术,节节抗击,待把敌吸引到遵义城外时,两个团即构筑工事,依山固守,把敌人死死拖住,以利我主力从左右两翼突击歼灭之(5)。而晨9时在得悉“周(浑元)敌10天后方能赶来增援”的信息后,中革军委首长更坚定了与吴奇伟决战的决心:“一、三军团应集全力部署打击敌增援队,敌不来则集结休息。(6)”

  彭德怀更积极,凌晨时分他已按中革军委27日22时电令精神作出了部署:红十一团出城诱敌向北逼近,接近北进之敌后迅速抢占红花岗、老鸦山有利地形打击来敌,红十团、红十三团则沿老城西面向南沿伸的府后山、插旗山、红花岗、老鸦山、碧云峰构筑工事;红十二团待战斗打响后出城沿公路南进并向西迂回攻击来敌右翼;红十三团从碧云峰西南侧南进并向东迂回侧击来敌左翼;红一军团除抽出红三团出城诱敌外,其余为总预备队,准备断敌后路(7)。

  从中革军委和彭、杨的部署来看,毛泽东等中革军委首长其至前指的彭、杨首长都尚不知吴奇伟部已到达近在咫尺的忠庄铺且正向遵义扑来(8),否则他们很可能不会取预期遭遇恣态诱敌深入,而是马上就要拿出主力(此刻正“集结休息”)从两翼兜圈子下大包围。由此可知,中央红军各部对于即刻就要打响的这场决战虽然预有准备,但准备并不充分——尤其是精神上和思想上的准备。

  10时左右,红一军团之红三团和红三军团之红十一团先后向预定方向出发,而韩汉英第五十九师各部亦相向而来,双方指挥部作战地图上的红蓝两个箭头倾刻间就要相撞,而且要撞出一个血光飞溅的大火团来。

  11时30分,红蓝箭头迎头相撞。

  相撞的地点很有意思,正是遵义城外去懒板凳和鸭溪的分岔口的桂花桥附近。黄永胜、林龙发的红三团到达桂花桥时,罗先桂、张爱萍的红十一团正行至南门关南的海风井。红三团甫一接敌,黄永胜、林龙发即令骑兵通讯员返城向军团首长报告,骑兵通讯员途中路遇红十一团部队时,罗先桂、张爱萍当然也就得知了“中央军两个师正朝遵义而来”的敌情。罗、张急令部队离开公路,沿西侧小河向老鸦山南坡左侧一带高地疾进,而此刻韩汉英部张德能团也在拼命前扑来争夺有利地形,但最后张团还是落后了一步:跑步而来的红十一团第二营抢先一步上了红花岗,一通手榴弹便把已接近主峰的张团官兵给砸了下去。

  红花岗海拔标高991.3米,可瞰制大半个遵义城,肯定是双方必争之地。张德能一看正面抢不上山,即令跟进的后续部队向红十一团二营左翼包抄迂回,还以“两块现大洋”的价格悬赏,罗先桂、张爱萍大风大浪见得多多自然也不会示弱,亦令第一营从山后杀出截住张团继进部队,并以迅猛的反冲击将来敌逐退……

  战至午后14时,双方形成对峙。

  这边厢枪炮声一起,遵义城中的彭德怀、杨尚昆就知道大火团要冲天而起了。即令各部火速进入指定位置投入战斗。红十团和红十三团立即抢上老鸦山主峰,而红一军团主力则从遵义北门悄然而出,经凤凰山由遵义东南向忠庄铺以南地区兜击。14时30分,红一军团主力在丰乐桥以南与红三团合力,将扼守公路两侧高地的黔军第八团和王家烈临时凑成的两个营大部歼灭,对吴奇伟的预备队第九十三师形成了分割包围之势,而且还断了前头正与红三军团激战的第五十九师后路……

  林彪这时可能还不知道他这是在掏吴奇伟的窝,要知道了不知道会怎么得意哩!

  然而此刻的韩汉英好像还不知道屁股后头已经开始着火,仍然是铁了心要进遵义城。他见右翼张德能团攻不动红花岗,便将主要攻击方向改在了左翼林贤察团的老鸦山方向——后来又加上了预备队陈金城的第五五八团助攻,同时令张团在红花岗方向仍然保持攻势,甚至还呼出了川军刘湘部的飞机临空投弹助战,支援炮火也不吝弹药狂轰滥放,把老鸦山、红花岗一线的红军阵地炸成了一片火海——这在整个土地革命战争中都是相当罕见的现象。红十团、红十一团虽然英勇顽强多次挡回敌人的冲击浪潮,但付出的代价也相当大。尤其是红十团,这半天儿里他们打得相当惨烈,多次与敌进入白刃格斗,团长张宗逊在与敌人拼刺刀时负了重伤(文年生接任团长),参谋长钟伟剑也在投弹时中弹牺牲……

  战至15时,老鸦山主峰阵地失守,林贤察团也一度推进至遵义老城南门外高地。

  差不多与此同时,红花岗上的红十一团团长罗先桂也负伤,邓国清接任团长继续指挥战斗。

  老鸦山主峰比红花岗更高,敌人居高临下立即对红花岗的红十一团构成严重威胁,更重要的是,还威胁到了遵义城中的红军和东门外的红三军团指挥机关。彭德怀闻讯脸色铁青,立即策马从新城的指挥所赶到前沿,果断命令红十一团政治处主任王平率第三营支援红十团,夺回老鸦山主阵地。而此前伤亡很大的红十团仍在老鸦山北坡对主峰之敌对峙,红十团政治委员黄克诚组织还算完整的九连向主峰反击,结果牺牲了几十个人反击还是受挫。红十一团三营到达后王平又组织了两次猛攻,均因地形险恶未获成功。这当口红军总司令朱德直接把电话挂给了王平:这是背水一战,必须打赢,打不赢我们就得到乌江喝水。现在军委派干部团来参战,干部团由北向南攻,你们配合干部团从敌左侧仰攻,一定要夺回老鸦山!……

  杨得志、黎林也率红一团赶来助战。

  干部团的的确确是个成色足足非常压称的看家法宝,一拿上去份量就是不一样。这时韩汉英部进攻红花岗的张德能团在红三军团各部钳击之下不能动弹,已无法为林贤察团提供支援,战至黄昏时分,老鸦山主峰最后还是被头戴钢盔挥舞马刀连放着“花机关”冲锋的干部团一举拿下。红十二团乘势沿公路以西迂回敌右翼,红十三团则直下碧云峰向敌左翼攻击,韩汉英阵脚已乱只好变攻势为守势,满脸骄横也已化作焦头烂额……

  与此同时林彪聂荣臻正对吴奇伟大打出手,红一军团主力在丰乐桥击溃黔军后已顺势占领了忠庄铺东北端和北端阵地,将唐云山第九十三师分割包围。红军左冲右突杀进杀出,虽然伤亡不小但差不多也快把唐云山的本钱敲打成零碎了。据时任吴部参谋的魏鉴贤老先生回忆,这当间吴奇伟就一直在忠庄铺南端一个高地上观察整个战局,越看越是心慌意乱:韩汉英那边攻击不顺,唐云山这边一败涂地,要再撑下去恐怕老本都要赔光了……

  急得团团乱转的吴奇伟转来转去还是觉得“三十六计走为上”,便开始让左右草拟撤退命令。可这时的他方寸已乱,几经折腾才把一纸原本并不复杂的军用文书作业完成。刚开始,吴长官拟将韩、唐两师撤至懒板凳(今南白镇)集结,可一想懒板凳离遵义太近,跑到那儿还是不安全,又决定干脆撤过乌江;原本想把纵队司令部与韩汉英师靠在一起,赶到乌江渡口上游30里的老渡口一起过江,可再一思量又怕走夜路走山路走不过“赣匪”,况且已约定第九十师欧震部前来乌江渡增援,……。几经反复一阵子,才最后把这纸命令搞定:纵队部及第九十三师沿公路南撤至乌江渡口,第五十九师撤至老渡口过江至息烽待命……

  搞定文字后吴奇伟又打电话请示长官薛岳,然而在水里的薛长官全然没有在火中的吴将军那般切肤之痛,明令吴奇伟要退只能退到乌江北岸,还要守住北岸的两个渡口。吴奇伟左右为难一阵却已经无法收回成命,况且究竟跑到哪里才能刹得住车好像已经由不得他了……(9)

  吴奇伟的这个撤退令的原版文字如今已无从寻觅,笔者只能从国民党军相关档案中的《陆军第四军第五十九师2月28日起遵义附近地区战役战斗详报》、《陆军第九十三师忠庄铺之役战斗详报》、《陆军第九十三师剿匪工作军事报告书》等文件中看到间接文字,但其内容与魏老先生的回忆有点出入:“本纵队拟撤退至懒板凳附近集结,待机转移形势。”

  站在国民党军的立场,如果到了韩汉英手中的撤退令真是这般模样,那吴奇伟的罪过可就大了去啦!这么着不是正中了“朱毛”的下怀么?这相当于他在上下左右为难之际哄了人家韩汉英一把呀。虽然吴的本意未必就是如此,可这堆模棱两可的黄泥巴一旦掉进裤裆里,究竟是屎不是屎你还跟人说得清楚么?与其如此你还不如干脆跟人家明白说道清楚一起退过乌江呢?这样也不会弄得后来那么惨呀!

  要说这位韩汉英在国民党军将领中真还就是个人物,他还真就把“撤退至懒板凳附近集结,待机转移形势”从最积极处作了解读:“转移形势”=“次日再图进取遵城”,于是也就顺理成章作出了积极的考虑:与其如此,我还不如“确守现占领地区,彻夜与匪保持接触”,再图“转移形势”(10)。韩汉英这么着的确洋溢着一派军人的豪气,却同时也是冒着一番傻气:吴奇伟都跑了你也前后受敌,“确守现占领地区”还有什么意义?何况面对杀气腾腾的优势红军主力,你还能“确保现占有地区”么?

  后来韩汉英逃过乌江在息峰见到了吴奇伟,果然第一句话就是理怨吴长官不该下令撤退:“即使拿不下老鸦山,至少也能坚守阵地待援,何至溃败如此?”而素有“好好先生”和“阿婆”之称、据称很少对部属发脾气的吴奇伟却悖然打断韩的唠叨:“傻瓜,我们碰上了共军主力啊!”

  韩汉英当即噎住(11)。

  而就在韩汉英冒这股傻气的同时,常胜名将林彪也出了个差点意思的主意。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