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上海反对磁悬浮的散步活动录像 -- 光禄勋

共:💬85 🌺2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媒体的作用更大的是在监督公权力

能够公正客观真实地反映不同的声音,达到促进包括政府执政能力提高的目的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并非要站在政府的对立面上,标榜自己代表人民群众的呼声,有选择地报道,和政府唱反调。

大于南都在这次事件里所扮演的角色,laska引用的文章已经说得很清楚

沪杭间的磁浮项目一向是各地传媒报道的热点。而奇怪的是,对上述这些情况,各地的传媒,包括各种网站,报道甚少,有的甚至不着一辞,似乎并无此事。大概是认为这些是“官样文章”,“正面报道”吧,所以不屑一顾。而南方一家都市报,13日突然刊登了一篇相当长的报道,称“上海磁悬浮线路方案引起沿线居民争议”。大约是报道中透露了部分市民以聚会、散步的形式表达意见,所以有“看点”,于是一时间各地的传媒好像“猛醒”过来,纷纷予以转载,且标题大同小异,突出了居民的担心、不满、反对,主要集中在安全问题,即电磁辐射上。应该说,反映民众的意见无可厚非,但令人不解的是,既然要反映,就应该对此事的来龙去脉作全面、客观的报道,既表达民声,传递民意,也应有官方的态度、权威部门的声音。可惜,在这篇3000字的报道里,除了提及一位“上海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的话之外,对上述新闻发布会上的内容未予介绍,特别是没有直接引用上海市环保局局长张全就磁浮对环境的影响问题的讲话,却对一家不公开出版的报纸上的内容大感兴趣,称“2007年1月24日,浦东新区周报在一个不显眼的版面位置,曾经刊出了一个豆腐块文章,反映磁悬浮沿线居民的身体、睡眠,甚至电视都受到了磁悬浮的影响”。而且,整篇报道字里行间所反映出来的基调,似乎是在为上海市民“抱不平”,强调的是民众担忧、怀疑,渲染的是民众对政府不满意不信任的情绪。这显然失之偏颇、有欠公允吧!

  传媒的责任是促进矛盾的解决,为社会的和谐助力,而不是把自己的“兴趣”与“热情”投放在 “事端”和“争议”上。新闻应该有所选择,而选择表明的是传媒的新闻价值观,以及自己的立场和导向。绝对的全面、公正可能太难,可至少采访要广泛些、深入些,报道要客观些、周密些,尽量避免以偏概全,尽量科学理性----这应该是传媒人的一种普遍共识、一个行动准则吧!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