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温相新书选登】雍正探取皇位揭秘 -- 叶成斌

共:💬8 🌺1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一) 雍正即位的直接合法依据是什么?

毫无疑问,这个直接的合法依据就是康熙遗诏。目前我们看到的康熙遗诏是清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六日颁布的,而且宣读时只宣读了满文版,而没有宣读汉文版。这份遗诏书写潦草、涂抹之处甚多,就连力主雍正合法即位的冯尔康也认为“这个诏书是胤禛搞的,不是康熙的亲笔,也不是他在世时完成的,不能作为他指定胤禛嗣位的可靠证据。”【注17】(《雍正传》,冯尔康著,人民出版社1985年9月第一版,该书第62页)也就是说雍正即位迄今为止没有直接的合法证据让大家信服他的“得位之正”。

朝鲜人所作的《李朝实录•景宗实录》卷10记载了康熙病重时召见大学士马齐说:“第四子雍亲王最贤,我死后立为嗣皇。胤禛第二子有英雄气象,必封为太子。”这段话里面错漏更多,康熙临死之际召见的皇子、大臣的名单中根本就没有马齐,雍正自己就说过:“皇考升遐之日,大臣承旨者,惟隆科多一人”,可见并就没有马齐。至于康熙说胤禛的“第二子有英雄气象,必封为太子”,这也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康熙晚年饱尝预立太子的苦头,因此他才决定不再谈及册立太子一事,并且把谋求太子的人称作“国贼”,在他生命的最后时期,他已经有了密建储贰的初步设想,他怎么能够在他临终之际将这种被他所深深诟病的漏洞继续传给储君呢?而且,搞的还是隔代指定,储君的接班人按照常理来说,储君本人最有发言权,康熙如果真的像朝鲜人所说的那样,无异于平添祸乱,以康熙的政治水准应该不会出此下策。再者,马齐后来从未对外透露过这段往事,试想这段事对雍正父子最为有利,哪怕有一点影子也很快会被雍正在批驳他的政敌时加以利用,可是,我们迄今为止并没有看到类似的记载。所以,这个来自于外藩朝鲜的记录实属不确。

乾隆时的文人萧奭所著的《永宪录》是了解康、雍之际的易代史的重要参考读物,在这本书里面萧某说:“以所带念珠授给雍亲王”,说的是康熙临终时把念珠交给雍正,朝鲜人也说老皇帝死前把念珠交给雍正,还说:此乃顺治皇帝临终赠朕之物,今我赠尔,有意存焉,尔其知之。这个说法也很荒谬,要知道,康熙此前还把腰带赠予胤禵,按照萧某的逻辑,岂不是等于早就明确了胤禵的储君的地位了吗?而朝鲜的《李朝实录》的说法便更加不堪,例如它说康熙对雍正讲,这是顺治皇帝临终赠朕之物,康熙称呼乃父怎么能叫“顺治皇帝”?而是应该称呼“皇考”或者“世祖章皇帝”才符合习惯。而最为滑稽的是这个编造的离奇在于老皇帝召见雍正,既而大谈自己病情,又忽赠念珠,就是不告诉眼前的儿子储君到底是谁,既不明言遗命内容,还说什么“今我赠尔,有意存焉,尔其知之”,这不成了故意捉弄当事人吗?况且康熙临终赠给雍正念珠一事,雍正自己都没有提起过,想来应该是“海外东坡”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雍正即位的直接合法依据、间接合法依据都不可靠,也都不成立,唯一成立的就是雍正的确在康熙死后坐上了皇帝的宝座。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