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也看《集结号》的硬伤 -- 骨朵

共:💬14 🌺4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也看《集结号》的硬伤

1、号手

从红军时期开始,司号员就是通信条件简陋的TG军队中的常设编制。连级司号员、营级号目、师和团级为号长。一日生活和训练、作战基本上要听号音指挥,号谱数目达到上百个。解放战争中,各级营连(分队)的指挥手段主要依靠军号进行,排级为哨或者嘴。

谷同志作为连长,身边的司号员、警卫员(通信员)通常是有两个人分别担任的,一个人兼任三职的不能说不可以。但是,无论打到什么时候都要配,何况第一次攻坚连队仅仅是受重创,不补通信员后面怎么和上级联系? 连队的司号员自始至终都没出现。

2、服装

狗皮帽子只有东野才配,中野钻山沟子几年,狗都吃光了,配帽子基本不可能。解放战场上,TG配的是简棉帽。皮帽子咋来的,冯的臆想而已,戏在东北拍的么,比中原冷的多,难道西北野战军划过来的?~~ 国民党军那个就更是问题了,美械师指头数的过来。最好的新一军和新五军还配不全一身全美夏季行头的,更别说冬季的围巾手套了。新一军和新五军拉到东北时候还是有人穿着夏装,运输蒋大队长钱没多到那个地步。徐蚌的国军是嫡系不假,但是装备并没好到那个地步。另外,缴获的力士鞋似乎不是电影那个样子。

还有那个机枪手同志,风镜是可以缴获地,但是缴获是要归公的。腕子上搞个手表都得是团首长批准,成天搞个风镜戴,不是“保护视力”可以说的通的。

3、战术运用

仔细看一遍兄弟连和大兵,动作模仿的很专业,台词模仿的也有照搬的。基本上除了没良心炮靠谱点,其他的更像是美军、特种部队等等现代战争大片的摘抄。

爆破是TG的看家本领,可炸药包不是那么用的啊。。。那个向新指导员同志的介绍就没谱了些,“狙击手”,以谷连长的背景,能把这个“狙”字念正确,不容易,识字班确实下工夫了。到现在,我看到很多人还把这个字念错。

燃烧瓶是学苏联片的吧,徐蚌和辽沈不是没烧过坦克,但是以秸杆堆和汽油为主。打坦克,炸药包、爆破筒、地雷、集束手榴弹为主,少数的还有巴祖卡,燃烧瓶我还真没咋听说过。

那么大一坨“肥肉”(国军),装备的也不赖,连个火焰喷射器都没有,叹!想当年,这个是国军和TG打最厉害的家伙啊。

中野是讲战术的,攻坚时候的战斗队形怎么说呢,刘帅会又气又乐的。前面的现代意味很浓,超前了时代;中间就是一团散沙,还特写了模仿兄弟连中李士官的炮击警告桥段,殊不知这个是TG的大忌;后面的打开口子还靠谱些。

综上看,冯导估计没请啥靠谱的老同志当军事顾问,战斗桥段是道听途说和大片参考书搞出来的,其中包括兄弟连、大兵、太极旗、黑鹰等美国出品。需要恶补自国内系列黑白老电影、苏联解放系列、日本的相关系列、德国的斯大林格勒等。

4、演员

谷连长的北漂就啥也不说了。。。。。。离谱的太多了。

其实,这电影的题材是好的,只是更多的加进了很多冯的个人意想和现代人的价值观在里面,味道变了。

这不是一部好的战争片,说是艺术片更恰当些。这也不是那个时代真正的TG军队。农民的基础和学习战争的渐进性,是那个时代TG军队的主体。

可以通过这片子,一窥战争的残酷,仅此而已。化妆不错,也就这样了。别说什么诚意,别说什么忌惮,更别说什么研究的很仔细。

冯小刚,不懂战争。集结号,是现代人的一场战争梦。

枪响了,一个连队都被越南人拍在进攻路线上,队型整齐,没有啥讨论,没有啥纪念。只是多年后,让人在心里隐隐的疼。沉默中来,沉默中去,直到被遗忘,这就是TG军队的战争。。。。。。

元宝推荐:老马丁,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