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官逼民反与官逼民不反 -- 钟山

共:💬24 🌺2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虽然说是不讨论

嘻嘻,看过一些东东,所以还是说一说。

1991年洛杉矶事件,要说跟国际秩序更迭的联系,好像有点远。

导火索可能跟对警察对黑人的歧视有关,但直接起因是黑人与一家韩国人经营的街角小店的矛盾,招来警察,黑人认为警察不公。

对骚乱原因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当时韩国人对传统黑人社区的进入,激化了黑人社区与整个大社会的一些矛盾。

70年代以来,洛杉矶大量南韩移民涌入,主要是以经营社区小商店为业。黑人社区的小商店逐渐都成了韩国人的产业。

于是产生了一些问题:1、黑人的失业加剧;2、街角小商店不再被视为社区的一部分,而被当作了外来势力,加剧了社区内部的紧张。3、韩国人小店主对黑人的歧视,当然跟黑人顺东西不付钱有关系。但韩国小店主联盟后来发了个公约:其中一条大约是黑人跟我们是一样的人。(汗,可知两族当时关系如何)

关于台湾“二二八”,看《悲情城市》,所谓的台湾本土有点权势见识能力的人们通通地监狱了、折腾来折腾去了。

缺了这一群人,本省人就是散沙了,闹不起来。

关于法国目前的紧张,外来族群的境遇是入手点,但讨论更多集中在外来族群的青年群体。

法国导演贝特朗•达维尼埃的纪录片《郊区的另一面(de l’autre côté du périph)》有涉及这个问题。是对巴黎东郊蒙特伊市的一个非洲裔和阿拉伯裔移民聚居区的访问。

青年群体的失业,确切地说是无从就业,或者更确切地说低端就业——按我国的话说就是大学生不值钱了,目前是全球的问题。

但在法国的外来族裔中这个问题格外严重。

关于德国的情况,不太了解。

估计可能跟外来族裔的人口比例有关系,也许公民权之争是个关键。

公民权的赋予大约有两大传统:一个是按出生地,一个是按血统。

两个都被接受,所以德国的做法没什么可指责的。

某有一个阿根廷同学生在委内瑞拉,两国采取不同的原则,所以这位同学很长一段时间,哪个国家的人都不是。

在任何一个国家,公民和非公民两个群体都不可能同等对待的。

任何一个国家只有对公民nice的义务,没有对非公民也nice的责任。最典型的是美国,不过我国常常是最佳反例。

所以德国的外来族群现在也许在争取等是公民权。

只有像法国的外来族裔一样有了公民权,才有可能起来“造反”。 :P

意识形态很要紧。

但绝大多数时候,意识形态并不是事件的主要解释。

又瞎说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