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关于朱令案,我也来分析一把. -- suezo

共:💬26 🌺3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没有将铊作为

剧毒药品来管理,不等于使用铊做试验的学生不了解其剧毒特性,而且是在接触这一药品前的必要的知识培训.而且最大的可能是处于相关课题组的人才了解这个化学药品的剧毒和作用.而如果研究方向无关的人则不会特意去了解这样的特性.在1994年,朱令的病情是使用因特网求助才得到确诊的,即使在化学系,课题无关的人对铊以及其毒性了解是有限的,而相关课题的人处于试验前的安全训练,知道铊有毒,但是对中毒症状和需要下毒的量等肯定不是很清楚,否则早有化学系的人跳出来说朱令是铊中毒了.

其二,有没有一个相同宿舍或者邻近宿舍的女生进了课题组,可以在熟络地在各试验室里串门借东西呢?清华的大三还属于基础课学习时期,学生主要时间都要上课,自习,作业,女生还要时间谈恋爱,只有部分学有余力,学习比较优秀的学生进入课题组,大部分还属于上课学习阶段.在这种情况下,进入课题组帮忙的跟朱令生活比较靠近的人数是有限的,警察很容易排查出来,估计人数在三个以内,我估计按照警察只审查SW的做派,可能只有她一人.大三学生即使进了课题组,相对课题组其他人整天工作在里面,大三学生在组里的时间也比较少,一般也不会有门钥匙.作为刚进实验室的学生,心理上还是战战兢兢,想要努力表现的阶段,其本人在实验室里就是一个来得次数少比较面生的人,如果还在其他试验室里乱逛,就更引人注目了.要知道,清华是个女生少男生多的地界,一个面生的女生进入一个试验室男生不行注目礼是不可能的.

即使有女生找SW来借其他药品将SW支开,事后案发,SW或者他人也必然会回忆起来,谁愿意终生承担毒杀的嫌疑呢?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