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纯粹聊天贴,各种语言方言悦耳讨厌程度排名 -- dfindy

共:💬21 🌺10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纯粹聊天贴,各种语言方言悦耳讨厌程度排名

完全从感官角度出发,不涉及各种语言方言背后的历史文化感情因素,每个人的喜好程度很不一样,估计会看到有趣的讨论,应该不会有强烈感情的激昂辩论,希望如此。

先说文字,我最讨厌看见的就是朝鲜文字,讨厌度满分十分的话我给九分,觉得很丑,而且感官上就很让我讨厌,油管上给我推荐的东西,只要有一个朝文字,我就点“永远屏蔽此频道”键,不知道我这种情况是很少见还是别人也有很讨厌看到朝鲜文字的。排名第二的是俄文,讨厌度满分十分的话我给六分,不是很强烈地讨厌,更多出于不习惯,太陌生。其它众多文字我都感觉中立,绝大部分拼音文字都用国际通用字母,感官上没区别。

再说语言,先讲我不懂的语言(中文英文后面单独说),我觉得最难忍受的是越南话,听起来满耳就是“粘棉涅免酿”,极其单调,讨厌度满分十分的话我给十分,类似的还有泰语和柬埔寨语,但是我觉得越南话还是比那两个更让人烦。东南亚国家里,我感觉马来,菲律宾和印尼的语言应该是一个大家族里的,音节听起来比较干脆,语调较快,嘣豆子一样,能够接受,偶尔心情不好时要是身边有人不断地说这些话,可能会很烦,其他时候就是中立。同样的情况可以形容西班牙语,它语速极快,据说是世界主要语言里最快的,美国这边说西班牙语的又很多,你心情烦的时候要是身边有人在喋喋不休地说西班牙语,可能会让你更烦的。但我也有很多时候觉得西班牙语很悦耳,我喜欢不少西班牙语歌曲,很喜欢墨西哥系饮食,偶尔也想年纪大了没事的时候学习点西班牙语,去南美旅游。

日语的情况比较特别,我们这代人是看铁臂阿童木排球女将长大的,这代人是可以把国家间爱憎和文化分开的,最少这是我的实际情况,爱听老一些的日语歌,觉得日本电影比韩国电影香港电影更有深度。

欧洲人英语普及率高,他们自己的语言我接触的不多,毫无新意地觉得法语最动听,俄语系听起来比较好玩,有点戏剧感,我承任这是一定程度上受到美国这边对俄国文化嘲讽讥笑的影响,自我批评一下。

先说这些,大家有兴趣的话再聊聊各地中文口音, 和不同的英语口音, Got to go la 😄

家园 据说意大利人说话也很快,需要打手势帮忙

以致出现了这些梗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家园 大学有个同学,表姐漂亮 -- 有补充

人也活泼,于是大家都觉得人家苏皖南的口音好听。其实不仔细听,咿咿呀呀和越南口音也差不多少。

对于这种外域文化,第一个传播者很重要。所以西方人传教,爱修医院,办学校,乃至办孤儿院等慈善机构。能救你命的医生,说啥口音都是好听的。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台湾话也很好听 -- 补充帖

我工作后,第一个对接的乙方是台湾人。他在的美企被澳大利亚企业吞并了,被裁风险很高。活干得好,态度更好。我这种上下班二八大杠的,居然被大十岁的美名校博士开车门,双手递毛巾,简直受宠若惊。那时就觉得台湾口音非常动听。

可惜后来也没帮到他们,我劝领导用他们的设备升级系统,可领导说你走后谁会用呢?我心说我走了你们就不干了么?结果因为学术带头人退休,真就砍了。另一个比我资深的工程师国外培训回来只好转行。这个细分方向该单位曾经国内绝对领先,可惜了。

家园 个人感觉:方言苏州话最好听,外语德语最好听。
见前补充 4983697
家园 这个话题有意思-不该忘了荷兰语

欧洲语言中,荷兰语难听程度恐怕要往前排,这一点连荷兰人自己都知道。对比一下,南边的比利时人说的荷兰语(flemish) 要好点。德语每次听起来就好像别人欠钱不还有股愤愤不平的味道。北欧的瑞典,丹麦听起来接近,但我觉得好听一点。

拉丁语系中,法语尚可,鼻音太多了点。西班牙语音节太多,听起来烦。相比之下我个人比较偏巴西的葡萄牙语。意大利语不知道为什么,每次感觉特别想笑,语调和动作均比较夸张,但去年连续刷了BBC进口的意大利侦探系列剧后,感觉大好,加上美食美酒,相得益彰。

个人非常认同楼主关于韩国语和越南语的评价。我也受不了韩国的拼音文字,越南语拉丁化后加了各种accent小尾巴,看起来让人喜欢不起来。越南语的语调其实跟中国华南地区的很相近,比汉语多了几个声调。我最受不了的是其中的锐声,比如对不起的越南话叫‘心磊’,这个磊还打着颤,每听一次起一身鸡皮疙瘩。不过待上一段时间后感觉尚可。

英语口音话题太大,主要是纯个人主观感受。个人感觉比较喜欢爱尔兰和苏格兰的口音,比较有特色。澳洲口音对比标准英音我感觉特别像国内的山西普通话和标准普通话之间的关系。加东和新英格兰的口音也很入耳。新西兰的口音我也很喜欢。最受不了的是Valley Girl的口音,尤其是非英语母语的女孩子可以模仿的半吊子的valley girl口音。 I hate it!

中文口音就不说了,有地域黑的嫌疑。我还是喜欢各地的方言,或者是带着方言口音的普通话。最受不了的是外地人故意学京片子还不到位的情况。我觉得还是保持语言多样性更有意思,比如在北京能听到带各种方言口音的普通话就特别好。

最后就是我对发音位置的观察,对比英语,东亚很多语种发音的部位都相对靠前,声音也更为锐利和响亮,这有时候会造成别人把正常说话的情形当成吵架的看待。没错,我就是在我们家出去吃饭时经常被孩子点名批评说说话声音太大的一个。

通宝推:希宝,翼德,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难看的文字,难道不是希伯来文字吗?

像极了残垣碎片,每一个字母都不连贯,连在一起,更是像残次品。

点看全图

语言就属东南亚的难听,比如泰语,真的像聒噪的鸭子叫,幸好泰国人说话还比较软,中和了一些发音上难听的地方。

外语好听的,以前《读者》吹嘘是法语,也有中学课本《最后一课》的加持,但其实听起来一点都不好听。反而是西班牙语发音很连贯,比较悦耳。按这个标准,其实日语也挺好听。

家园 的确难看,不过希伯来文字我很少见到,朝文可是天天在烦我啊

躲都没法躲,傻逼谷歌油管知道我爱看亚洲文化题材,结果推送中文视频之外还有很多韩国和日本的东西,韩国的内容比日本要多很多,迄今为止我已经永久屏蔽了几百个朝文频道,新的还是源源不断出现。华文文化是一个大圈,半岛文化是完全不同的一个圈,很基本的地理文化知识,谷歌这么大的公司搞不明白?傻逼公司骄傲懒惰,活该被TikTok按在地上摩擦。伟人说过,这个世界就怕认真二字,美国人对TikTok又爱又怕,以为它的推送算法有多魔幻,我觉得其实标签贴的细,新视频归类做的好的重要性要大于它的牛逼算法。

说起西班牙文,我读研时曾短期在一个墨西哥教授的研究室干过,里面除我之外都是墨西哥人或美籍墨西哥族,学术上的事大家基本说英语,平时聊天他们西语说的很多。赶上我有些忙或有些烦的时候,那喋喋不休语速极快的西语,绝对是折磨。 现在只有去墨西哥餐馆吃饭才能听到一小点西语,偶尔听听Despacito, 当然不觉讨厌。

结论,距离产生美。至于法语是否动听,等我有朝一日去魁北克省旅游回来再到河里更新。

家园 福建口音的普通话
家园 德语发音太硬

而且有命令式,就是最简化的说话方式,和军队下命令一样,听起来更凶了。看二战电影里纳粹军人的说话都是令人厌恶的。

中国方言听最多的是粤语。看港片看得😄。与普通话相比,粤语发音比较吵闹。有心的英国人都听出来区别。不过说话人很关键。张学友和张曼玉有一部浪漫作品“真的爱你”。张学友的角色慢声细语,让我第一次认识到说话人语气语调比语言更重要。

同样的例子是所谓吴侬软语。吴侬软语有时也会很吵闹的😄。上海话就是听着普遍性的吵闹。这与上海人的说话方式有关,与语言的发音无关。

家园 法语发音好听

西班牙语可能有阿拉伯语影响,说话不喘气,那叫一个吵😄。

家园 对意大利语同感

尤其是普通人无意识情况下,说话像唱歌那么音调婉转,太夸张了,让我想笑。

家园 荷兰语我是不懂

如果说“叽里呱啦”的形容是源自最初的葡萄牙西班牙人的话,那么对于荷兰人我会形容为“哎哎赖赖”。

家园 有句话叫宁跟苏州人吵架不和宁波人讲话

就是说苏州人讲话好听,话风比较柔和,宁波人说话比较硬,话风太硬,不好相处。

家园 希伯来文我觉得还好

看上去特别有历史感,也确实很古老。跟它类似的还有埃塞俄比亚文字。我10多年前第一次到埃塞俄比亚出差的时候看到当地文字一下就被震惊了,还以为是希伯来文。后来了解到跟希伯来语,阿拉伯半岛都是亲戚。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