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投票很多人似乎都觉得国内经济不行,到底为啥不行呢? -- 胡一刀

共:💬2408 🌺14186 🌵54 新:
  • 投票信息

    单选,参与 249 / 0

    好上加好
    7/0
    稳中向好
    84/0
    不死不活
    64/0
    越来越差
    62/0
    自己晕菜了
    32/0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61
下页 末页
家园 领导人不是账房先生,不能光算经济账

联储河友的观点比较犀利,但是逻辑和材料支撑比较少,我有点看不懂,至少比葡萄老大的还难懂😂,可能是我段位实在太低。不知道他对前几个月对华为芯片的判断有没有新的评价。

金融我不懂,但是前几天回老家听人抱怨,今年玉米非常便宜,种玉米囤玉米的都赔了,国家进口了太多粮食,瞎胡闹。如果单纯算经济账,我们进口那么多粮食肯定有点瞎胡闹,但是如果考虑到未来可能的战争和普遍性饥饿,现在囤粮食就是非常必要的战略性投资。

现在的很多事情,就像当初建大三线一样,从经济从金融的角度看可能不好,未来也不一定用得上,但是对一个自主自立的大国来说,确实是必须的战略预备。

这是我对葡萄老师小圈子描述的一点的感悟,瞎说一下😜

家园 深刻!
家园 我是搞制造业技术研发的

虽然不是特别高科技,但是肯定算“新质生产力”

技术进步很快,和欧美日也没啥大差了,部分领域有创新。行业发展很快,待遇稳步提高。虽然竞争激烈,不过从业人员对未来都比较乐观。

我个人也有一些很悲观的金融业朋友,我给她们的建议就是去高科技制造业的展会逛逛。她们逛回来,起码对产业升级有了信心。

通宝推:journal,大神盘古,心远地自偏,赵美成,慧诚,陈王奋起,死扛着,dfindy,
家园 集采的本质原因是医保没钱了,支撑不了高值耗材

另外医疗植入物有特殊性,高度依赖人体解剖结构、临床,无源器械多年的研发迭代都是小修小补,广泛应用(最安全)的都是好几十年前的。

在现阶段能用vs好用,肯定优选能用的。以往医生一个手术用两三个融合器,现在能少就少,因为没提成了,治病就行,一定程度上也遏制了过度医疗,降低术后风险。

据公开信息的监测,国外厂商确实在退出,一方面是集采下不赚钱了,根本原因是医疗反腐他们给主任塞不了钱了。成本降不下来、高价卖不出去、国内替代物性能差不多没有竞争力,赚不到钱。

还有就是国外也不一定都是好的。

关键词(Tags): #集采
家园 每次参展都是被碾压抛弃的感觉,非常难受,哈哈

这是正常思维的普通人,参观普通行业的感觉。

看着百多台机器一字排开,力不从心啊,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大伙有时聊聊以后怎么办,我就直言该淘汰就淘汰,眼光跟着年轻人,再后面大概是跟随ai。

家园 不是信心的问题,是利益

利益被触犯了

通宝推:玉米菜,
家园 看展会解决的是信息茧房问题,利益问题要靠别的方法

她们圈子信息茧房挺严重的,大佬们都是河殇很严重的那种.....

参观先进制造业展会解决的是她们对中国产业升级不了解盲目推崇美国的问题

比如有一个就曾经问过我怎么看美国近年的科技爆发, 我反问,"你是指炒币技术还是指元宇宙技术?“ , 然后指出除了大模型,其他的比如核聚变,超导都是炒作而已。 让她们参观了一下芯片/半导体/新能源行业的展会,起码解决了认知问题。

另外是利益问题。 她们认为被一尊有意打压。我说,”大英帝国的金融界为帝国的扩张募集了军费,为大英的科技发展提供了风险投资。 请问你们除了凭借牌照噶韭菜以外,是推动了人民币的国际化?为一带一路计划募集了资金?还是为产业升级提供了风险投资? 你们行业的大佬们怕美国怕的要死,对取代美元/SWIFT连想都不敢想 (我们制造业可是做到了或者正在努力对洋人取而代之的), 除了噶韭菜就是想着润。 如此德不配位,不被打压的话,对其他行业公平吗?“ . 人家深思了半天,然后说取代美元太难了没有可能。

通宝推:何求,死扛着,大神盘古,玉米菜,绝望坡前,青青的蓝,strain2,心远地自偏,陈王奋起,
家园 确实是只会噶韭菜,信用是物质衍生这个道理,屁股不接受。
家园 开个玩笑,撤销大部分社科专业、绝大部分人文专业。
家园 也不是

搞金融的得上理科重点班,像我高中前后左右坐的全是后来去了北航、中科大的同学,多年前还发帖介绍一个搞神舟的上CCTV的同学。。。这样就不会有茧房了。

取代美元要等美元死的翘翘的尸骨寒彻,空窗期五年后再千呼万唤始出来,确实不是职场人士该考虑的问题。

取代SWIFT主要是网络安全工作,程序员干的活,面对全世界黑客的围攻,是不是没有攻不破的堡垒?我也不懂。

CIPS在现阶段不大可能取代SWIFT,因为大部分通过CIPS清算的交易还需要经过SWIFT。

另外,CIPS的架构是双层架构,很多的间接参与者(大约3000家左右)还是通过SWIFT传送信息。

简单来说,为了扩大人民币支付、促进人民币国际化以及提高交易安全性,CIPS目前仍然依赖于SWIFT系统

家园 “她”很传神

但为什么是“她”,背后原因值得深思

家园 您这属于国产替代

也就是降本增效的范围,是微观上在增加经济效率。但广义宏观上的经济好坏是各种微观宏观因素加减结合之后的总账。以目前的情况来说,您的这些微观增效要抵消房地产下行的冲击,需要把整个制造业的效率提升至少2-30%。

类似例子我去年在西西河在说关于产业升级高端行业的时候也说过。身边搞消费电子元器件的朋友这几年乘上了汽车电子的风口高速发展,去年在东莞开的分舵招的人里除了保洁保安,其余全是交四金 到手月薪不低于8000的正式工,因为不给足钱工人没法安心干活,没有稳定的队伍工艺就难以保证更别说升级。

但这些就像一只球队里个别有亮点球员,能影响整个队伍水平成绩的其他因素还很多。比如整个球队长期以来磨合最好运用最熟练的战术打法因为中后场核心伤病退役维持不下去了。放在经济上就是房地产是整个经济循环的核心中枢,是制造业升级的总后勤。以后就没有源源不断的城市化 大基建给制造业的升级研发提供几乎无限的试错空间(房地产基建不断做大分母稀释坏账)来兜底了。类似我那个朋友在东莞的厂能开8000到手,不就是下游需求好,厂商给的利润足吗。而厂商为什么要给足利润,那不就是需求在扩张吗。

而需求的本质就是收入+储蓄(过去的收入积累)+信用扩张(未来收入贴现成债务)。那么收入分配改革迟迟不见,人口增速腰斩且中老年人群占了居民存量财富的大头,以后上哪儿找需求去孵化新技术 让研发有地方收回成本?去海外找嘛?且不说中国这么大的体量要海外多少需求来补,一旦需求外移相关的产业 就业 收入 税收也必然要有一部分外移,即便海外有纯利润回流,但国内实际需求搞不好还是下降的。在一个总量萎缩的市场里,别说增产了,研发 设备更新这些东西难道不是能省就省,能砍就砍嘛。

到这个月我刚好已经交了9年房产税了,我是希望能多交一点的,那意味着至少还想维持攻势。维持攻势的话就能乐观的倒推离胜利确实不远了,硬憋口气熬一下就能等到领先和终场哨。而现在这套打法是下半场才开始就在门前摆大巴。最近那个呼吁成都恢复限购的网友是小丑吗?现在才全面放开限购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彻底放弃2 3 4线甚至1线非核心区的房产价格,让1 2线核心区通过尽情虹吸抽血来维持价格。换更直白的方式来说就是,假设全国总价在300w以下的房有2亿套,总价在300-1000w的房有1000w套,总价在3000w以上的房有100w套。未来300-1000这档的价格维持不变,3000以上这档的稳中向上,300w以下的大部分成为抽干流动性的药渣。也就是用润不掉的人的房价来稳住能润的这批人的房价。即这个政策实际表达的意思就是,普通人担负着国家的前进,有钱人担负着国家的稳定。而且从守势的角度看这么做是对的,因为中低价盘的总盘子是最重最大的,根本托不住,而且自住占比也大不用担心他们断贷。

最后我再提一句我为什么不想回复什么用电量指标。去查查吧,这玩意十年前克强提出来的时候就是被群嘲的。用电量作为经济指标,就像用一个人还在喘气来证明他很健康。对实体行业来说最好到最差的情况分别是什么?最好的是需求有量又有价;次好的情况是量升价平;再次就是以价换量;再再次才是缩量保价,最次自然是量价齐跌。如果不懂这句话那即便你是在实体行业工作也说明你完全不了解经营。20-21年的大景气让各个行业投了多少产能,这两年陆续投产了多少,投产即亏损的有多少。就算亏你能停吗?停了你拿什么还贷款融资,硬着头皮卷下去至少现在不会死,说不定有机会把比你更菜的同行卷死还能活。我前阵还看到河里有人把类似各行各行卷成麻花打价格战说成老百姓生活质量还在提高,看到秦plus才一年就从9.98w降到了7.98w,该担心不应该是你会不会降薪丢饭碗吗。良性的行业格局不该是利润 收入 购买力螺旋上升的吗。

反过来去年还有一大票人拿美国的用电数据来论证美国经济马上要衰退,美联储要降息。天天说美国产业空心化 脱实向虚,看到用电量的时候怎么全忘了。和美国的用电量关系大的是夏季高温的持续时间,有没有暖冬,是空调多打一度还是少打一度。这些道理不难懂的,所以只有脑袋被某些东西堵住了不愿意懂不敢去懂才会拿用电量说事。

之前我们作为战略攻势的主动方时候,大家在一起隔岸观火,胡说八道都没问题。但现在是要转入守势了,是选人断后的时候。就我跟河友面基下来的感觉,至少过半都是最普通的工薪阶层,所以建议大家想想明白是不是要去断这个后,别稀里糊涂的上了,后半生变成个恨国党。大部分人不但是普通人,而且是普通中的普通人,这个自我定位不要偏移。败灯 马云如果不加以限制确实也会变成所谓家家哭,但能让普通人家家哭的可不止败灯 马云。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乎每10-20年就有一波能让家家哭的时代变化。

通宝推:范进中举,思想,漂漂2号,领班军机,闻弦歌,Bullfrog,Swell,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我其实就是对新能源降价感到有疑问

好东西都是先吃一顿溢价:大家都想要,都要抢,于是厂家趁机加价,挣一笔。等到最后大家习以为常了,慢慢把价格再降下去,走走量。 但是大打价格战,就是要洗牌了。把你们都赶走,市场只够我自己吃了。

新能源汽车这才几年哪?渗透率还没多少呢?怎么直接进入价格战了?要说需要价格战,那也应该是油车先战一波啊。 油车表示情绪稳定,新能源猛打。 这明显对投资者是个损失啊

家园 科技的发展具有通缩的效应

芯片替代也好,新生产力也罢,中长期只会增加通缩。只发展生产,不发展消费,只会加剧经济萎缩。问题是生产重于消费的思想钢印已经刻在了庙堂之上的老脑袋里,一二十年内问题无解。

通宝推:无此人01,
家园 拿新能源车降价说事

最基本的事实,新能源车的成本大头碳酸锂最高价格接近60万/吨,现在降到了10万/吨左右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6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