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投票很多人似乎都觉得国内经济不行,到底为啥不行呢? -- 胡一刀

共:💬2410 🌺14199 🌵54 新:
主题内有 2 候选回复 花/囧确定,群落成员优先
  • 投票信息

    单选,参与 249 / 0

    好上加好
    7/0
    稳中向好
    84/0
    不死不活
    64/0
    越来越差
    62/0
    自己晕菜了
    32/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61
下页 末页
                      • 家园 空总现在能体谅我说金融守一住一切皆空了吧。

                        我早几年就说核心是金融战。

                        如果现在任由外资进来,收购,如果现在不严格区分投资银行和储蓄银行,中国的实业产业,瞬间就化为乌有。这是有惨重前科的。典型之一就是00年代顾雏军张海们挟资本一路掠夺并消灭优秀中国企业。典型之二是15年开始的野蛮人事件。除了这些典型,“改开”后肆意收购中国资产的资金多少是实业资本金融资本?天知道。

          • 家园 国人赚钱跑路的占多少比例?

            不空河友,不知你能不能有数据,外流资金当中,有多少是国内资本不管甚何原因弄到钱跑出去,多少是正常的实体外资企业不管什何原因把资金撤走,有多少是金融资本偷进偷出?我有点怀疑第三个才是大头。

            • 家园 民间金融赚的是洗米华那样的钱

              你想把钱转出去,我收点手续费,服务于客户需求,我看没有什么纯粹的金融资本。钱要出去,渠道很多,主要走虚假贸易吧,台资企业每年进出口几万亿,海关是否有能力鉴别,我也不懂。拍脑门认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防不胜防。例如汪小菲给抚养费,好像是大S定期给他画一幅画,卖一个亿。。。

              钱要进来,我看近几年放了一些中东王爷们的钱进来,如果美国犹太佬的钱进来,中国会大张旗鼓大肆宣扬,撕裂他们的脱钩民意,华尔街就在一片反华的声浪中千夫所指了。中国没有宣扬,我猜就没有这个事。不然,缺钱不会自己印?

              • 家园 中东的钱好象都带着油来的吧

                华尔街的带什么来?一堆NGO?

                当年逃到中国的犹太人再在中国搞国中国,龙云说可以,但要种地,不能搞买空卖空。他们就不肯干了。他们不是哭诉不给他们有资产么?真允许他们有资产,不搞破坏,就不愿意了。

                当初小日本买好莱坞的公司,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中国文化产业任人乱搞,甚至教材据说都有些要日本认证,到现在还学死,都不知道该感谢毛主席还是感谢秦始皇。

                洗米华之类的还是小钱啰,当然这个小字不是跟平民百姓讲的,大钱哪看行上他。中国资本外逃如果从美元潮夕的战略角度看呢?会不会好理解点?配合贸易战,科技占,美企外迁。

                6月份美国加息呢还是减息呢?在美犹这个庞然大物前,韮菜真正弱小无助。

                通宝推:迷途笨狼,
                • 家园 移民潮的形成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拉开帷幕,不看好日韩台的大有人在,不看好东南亚的大有人在,不看好以色列的大有人在,不看好欧洲的大有人在,不看好新加坡的大有人在,不看好印度的大有人在,不看好英国的大有人在,不看好拉美的大有人在……试想如果你是一个阿根廷人,你国总统是这么一个货色,你不赶紧移民?看来看去北美两国确实是大变局时代最有安全感的地方。

                  而中国人喜欢跟风,羊群效应,叛逆心理,越是限制你买房子的时候,越是假离婚也要买房子,越是不让你移民,越是要变着法移民,理论上每一个一线城市有两套房子的家庭都有这个经济能力,南昌周家也有这个能力……这就够了,不需要多复杂的设计,只靠蚂蚁搬家,就能让三万亿外汇储备告罄。

                  大钱方面,外资还持有百分之几十的腾讯和阿里的股份呢,要套现的话又是几千亿。所以股市楼市就这样半死不活的就挺好,如果能拖到最后,孙正义要成为患难与共的红色资本家了。

                  • 家园 境外上市实质就是引入金融资本

                    奇怪哦,近需好像没人谈三农这个大金矿?

                    • 家园 现在还在赴美上市的企业大都是垃圾企业了

                      截至2023年3季度末,中国中小企业(含中国香港)赴美上市成功的中概股有25家,数量较上年同期17家有显著上升,同比增长47.1%;该25家中概股合计募资总额达8.0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6.56亿美元,同比增长22.7%。4月份共有八家中国企业通过IPO方式在美上市,一家中国企业通过SPAC方式在美上市,八家IPO企业共募集了约5500万美元。总部位于香港的NewGenIvf通过四个东南亚国家的诊所提供全方位的生育服务。

      • 家园 你说的失血,就是卢麒元说的走资

        本质上是一种马太效应,通过金融扩张,产业脱实向虚,让权利和财富集中到少部分人手里。普通中产和工薪阶层是很难跨境的,而精英阶层和他们所掌控的资源是离域的,所谓润。

        当今世界,谁先举起反马(太)大旗,谁就可以先从经济危局中走出来。所以,目前鼓吹的诸如AI,低空经济,我看不到产生实质效果的可能。

        • 家园 财政状况不容乐观。

          都说“务实不务虚”,那就不说民心向背了,省得有人又要开始狡辩了,就从务实一点的角度来说,维系一个国家的核心是财政,连《权力的游戏》中权势通天的兰尼斯特家族都知道要和管钱的铁金库搞好关系。

          无论是希特勒统治的纳粹德国,还是发动对侵华战争的日本,它们铤而走险发动战争的内部原因,都是财政走向崩溃。在发动战争之前,它们都有个共同特点是国家负债颇高,以至于必须通过战争作为“泄压阀”来化债。不过在这之前,都会出现一段“经济繁荣”,但与此同时为了维持高压统治社会治理成本可能会高到畸形,以及腐败等会造成的国家财政流失。

          在财政结构上,西方在古代财政制度相对分散,而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的财政制度就较为集中。

          这几年研究明朝内部在简中网上都快成为一种“显学”了,明朝后期财政状况日益恶化,以至于到最后孙传庭率兵镇压李自成,大明朝廷居然拿不出军饷,孙传庭却必须自己找地方豪绅们低头要钱都不给。朱苏进做编剧的那部《江山风雨情》里吴三桂第一次出场就是用恩威并施的手段解决了士兵们因为发不出军饷而导致的宁远兵变,为此还得以光明正大地养起了属于自己的私兵——关宁铁骑。这当然是电视剧的演绎,不足以当做真实历史,可由此都能看出晚明的财政状况差到都能为文艺作品提供素材了。

          晚明的税收制度倾向于向下层层盘剥,以农民为代表的底层民众负担极其沉重,导致大量农民逃亡或起义,税收收入骤减。

          同时,晚明的军费消耗巨大,面临着满清的不断骚扰和入侵,这使得军费开支大幅增加。与此同时,晚明内部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对朝廷不满的百姓越来越多、社会越来越动荡,也需要大量财政资金来进行内部的镇压以维持稳定。

          为了应对财政危机,晚明开始大量“放水”——发行纸币,但由于缺乏实物保障,纸币迅速贬值,引发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为了弥补上述财政亏空,晚明又搞大量借债。但由于财政收入无法覆盖债务,债务负担逐年加重,“已经把孙子们的债都借了”。到最后,这种债务都彻底压倒了整个国家的承受能力,甚至连军饷都发不出来。

          还有就是官僚腐败严重,都知道崇祯帝的岳父周奎“捐款”的事,却很少有人看到背后尖锐的阶级矛盾让在当时世界来说也是“发达经济体”的庞大帝国,连军饷都能拖欠到士兵哗变。可见其财政崩溃和贪污腐败的程度——“瘦天下而肥吾身”。

          政权集团与金钱集团的结合即权钱交易,又导致财富在集中的基础上更加集中、贫富差距继续拉大,两极分化到了不能再忍受继续“做安安饿殍”的地步,最终造成明朝灭亡。

          有些人总说明朝灭亡是税收机制失灵,我则认为:税收问题只是表象,核心问题还是阶级矛盾所表现出的财政崩溃。

          所以,在一个王朝覆灭之前,必会先看到财政体系的崩溃——这是王朝崩溃的重大前兆。

          从2022年开始,随着城投公司、地方债不断暴雷,网上关于财政话题的各种讨论比以往多出不少,可见不少人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

          城投公司最早出现于1980年代末,是全国各大城市政府投资融资的平台,就是专门为了给基建搞钱而设立的公司,城市开发扩张与市政基建的资金主要都来自城投。其出现的时代背景和客观条件就是中国城市基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

          1980年代以前,中国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要的资金由国家财政直接出资,列入公共财政预算,改开之后,从1980年代开始就转为地方主导与银行贷款配合。

          但是基建投资动辄几亿起步,像不少三、四线城市,地方一年的财政收入才两百个亿怎么能负担得起?在改开初期、分税制改革之前,地方活得非常滋润,改开引入的分灶吃饭的财政包干制,直接具体到各个省份,富裕省份财政收入越高,向中央上缴的税收就越多。

          在这种环境下,地方在完成中央分配的额度后往往没有动力再多创收,因为多创收就要多分给中央,于是就出现了“藏富于企”和“藏富于地方”的情况。

          从1984年至1993年这近十年来,中央财政收入总体上入不敷出,甚至出现过中央向地方财政打欠条的做法。

          还记得当时的财政部长王丙乾说的那句“我现在穷得只剩下背心和裤衩了”,以及在他之后接任的刘仲藜还有一句“我连背心都没有,只剩下裤衩了”。

          也是因为这种情况,才开始实施分税制改革,将原来由地方收取的部分税收划分给中央,从而解决了中央财政入不敷出的问题,也解决了当时的央地矛盾。

          分税制改革后,就开始轮到地方勒紧裤腰带了,但是在城镇化建设中需要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却一分钱都不少,而全国除了北上广深等富裕地区外,多数地方就指着各地驻京办跑业务,发工资都成问题,哪来的钱搞建设?

          所以这个时候的地方就只能借钱,在“九二南巡”后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陆续推出了一些新的举措,在城市建设投融资方推出了一些新的举措,在城市建设投融资方面,开始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通俗地讲就是法人企业对建设项目的全过程负责包括融资与建设等。

          所以,城投公司既是负责基建的法人企业,又是城市投融资平台,这也是每个省市县都至少要有一家城投公司的原因,以上这些都是政策制度变化创造的客观条件,各省市县积极成立城投公司还有一个主观因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GDP论英雄。

          从1980年代开始,经济绩效成为地方考核的最为重要的指标,也是干部晋升的最重要渠道,随后1984年决定适当下放管理权限,确定了下管一级的干部管理体制,这样赋予了各级地方对下级发动了以经济建设头中心、以GDP论英雄的权力。

          地方为了在锦标赛中脱颖而出,必然要招商引资发展工商业,这就需要建设优越的基础设施和营商环境,需要的资金以数十亿计靠驻京办跑业务来的那点钱,基建还没搞完自己就退休了,也是基于对钱的强烈需求,各地也积极推动成立城投公司,直至2012年,全国城投公司数量实现爆发式增长。

          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央推出四万亿投资计划,地方在保增长的激励制度下大力投资计划,地方在保增长的激励制度下大力投资基建,这就导致了各地城投公司数量及发债规模呈爆发式增长,同时也衍生出地方违规担保、举债不规范和金融机构信贷管理等诸多问题,其中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城投债的问题。

          所以自2009年自全国各地城投公司大扩张之后以来,高层也注意到了这一情况,中央就开始严格控制城投公司发债规模,并积极引导城投公司转型发展。要求加强地方投融资平台管理,防控信贷风险,控制融资平台发债规模,并试图厘清城投平台与政府融资职能之间的界限,中央层面的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城投公司要取消政府融资职能与推动市场化转型。

          地方为了搞到钱,没有节制地为城投公司担保,只管借钱,反正有钱了就能搞建设,政绩是自己的,还钱的事用李再勇的话来说就是“我拍拍屁股走了”,于是就出现了贵州城投债爆雷这种情况。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城投债规模和城投公司的数量一起迅速膨胀,很快就达到了十万亿级的规模,这样的规模一旦爆雷,后果难以想象。而中国还有多少这样的地方债在等待爆雷中呢?难道都靠今年初网友调侃的“以刑化债”方式来解决吗?

          审议《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的若干政策措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问责规定(试行)》

          还请:不喜勿喷勿扣帽打棍,谢谢。

          通宝推:史料推理,ccceee,审度,很高兴,
          • 家园 问题严重,但不致命

            在世界范围内,人民币资产的质量还是不错的。中国的很多“烂城投”比一些国家的主权债券质量都好。目前人民币资产被低估,一是美元霸权压制,二是人民币国际化不足。美元估值重置在即,人民币资产回归合理估值后,现在的这些都是小问题。

            从央地博弈的角度来讲,矛盾还没有充分暴露。地方公务员都没上街散步,中央怎么会先出手呢?

          • 家园 补充一下近两年中国财政收入

            2022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3703亿元,比上年增长0.6%,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9.1%。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4885亿元,比上年增长3.8%,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13.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108818亿元,比上年下降2.1%,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5.9%。全国税收收入166614亿元,比上年下降3.5%,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6.6%;非税收入37089亿元,比上年增长24.4%。

            2023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6784亿元,同比增长6.4%。其中,税收收入181129亿元,同比增长8.7%;非税收入35655亿元,同比下降3.7%。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9566亿元,同比增长4.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117218亿元,同比增长7.8%。

          • 家园 就为了说出王朝覆灭这句话,绕了这么大圈子,真辛苦

            标题是财政状况不容乐观,按理应该讲请现在财政的状况,然后得出不乐观的结论,最多夹杂个对未来也不乐观的推断。

            不过看下来,后面写的完全跟标题无关。

            先是下个结论“维系一个国家的核心是财政”,但又没展开说这个结论如何得出的,而是用德国、日本举例说明,发动战争原因是财政走向崩溃。而强调负债高、战争发动前还有一段“经济繁荣”,维持高压统治成本高、腐败,则影射性太明显了。而事实上真正的历史呢?显然并非如此。

            在发动战争之前,它们都有个共同特点是国家负债颇高,以至于必须通过战争作为“泄压阀”来化债。不过在这之前,都会出现一段“经济繁荣”,但与此同时为了维持高压统治社会治理成本可能会高到畸形,以及腐败等会造成的国家财政流失。

            接下来又用明朝灭亡来举例了。先说镇压农民起义发不出军饷,扯两句电视剧的剧情。

            接着又说到明末财政困难的原因:农民负担重导致逃亡起义,所以税收骤减;军方开支、维稳费用大。

            然后说朝廷用放水、借债来应对,最后也是无功。

            之后又跳到财政困难的原因:阶级矛盾。

            经过前面漫长的铺垫后,最后导出了真正想说的主题:在一个王朝覆灭之前,必会先看到财政体系的崩溃——这是王朝崩溃的重大前兆

            想说的结论说完,又开始铺垫了:

            先说网上热议财政出问题了。

            然后介绍城投公司出现的历史。这中间又夹杂着介绍当年的财税改革的历史,最后说到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城投债规模和城投公司的数量一起迅速膨胀,很快就达到了十万亿级的规模,这样的规模一旦爆雷,后果难以想象。而中国还有多少这样的地方债在等待爆雷中呢?难道都靠今年初网友调侃的“以刑化债”方式来解决吗?

            这洋洋洒洒一大篇下来,跟标题有多少关系呢?

            通篇下来,所谓的财政状况不容乐观,就只说了个城投债一旦爆雷,后果难以想象。

            想写的不过就是中国崩溃论的新版本罢了。写了一大堆只不过绕着圈子说要王朝崩溃要王朝覆灭,理由就是财政体系的崩溃,而中国财政体系的崩溃又说不出什么靠谱的证据,所以先拿德日发动战争来举例,编出来个战争发动前还有一段“经济繁荣”的谎言,顺便还得强调负债高、维持高压统治成本高、腐败,来影射一下。

            把城投描绘成了洪水猛兽,却完全无视城投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做出的非常大且无法替代的贡献。举例来讲,涉及民生的很多城市建设是没有直接受益的,比如建造公园、路桥建设,城投公司并不会从这些建设中带来收入。由于发展的不平衡,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外部投资少,只能靠本地城投公司解决。只看到城投公司的负债,却看不到城投建设中负债的公益性,而这些公益性的建设本来就是应该政府财政投入的。大部分城投债其实是属于政府财政对基础设施投入的超前使用。

            包括后一部分里说的,很多都是想当然的。比如分灶吃饭的财政包干制,并非改开引入的,而是解决中央财政压力的产物。更不是你所谓那之前地方活得非常滋润,因为那之前是统收统支全国一盘棋,从上到下都是一样的。

            再如,说城投公司的出现是因为中国城市基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事实上是为了解决城市建设与财政拨款不足矛盾出现的。最初的城投公司自身并无资产,而是由财政部门、建委共同组建,公司资本金和项目资本金由财政拨款,其余以财政担保向银行贷款。而1995年《预算法》实施,规定财政不能担保,地方政府不具备发债的权利,也不具备直接向银行借贷的权利。中央在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转移支付的同时要求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地方政府承担较大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支出压力。为了缓解地方财政压力,地方政府通过城投公司,借助地方政府信用背书,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间接融资,城投债才大规模出现。到了2009年3月,央行和银监会联合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政府组建投融资平台,发行企业债、中期票据等融资工具,拓宽中央政府投资项目的配套资金融资渠道。”在国家经济刺激政策出台的形势下,投融资平台井喷式涌现。

            在你的描述中城投债仿佛如房贷暴雷一样,完全是对城投债的片面认知。城投公司的定位和任务决定了它必须投资市场失效无人愿意投的准经营和非经营性项目,必然会因此而无法形成公司通过经营去盈利。这种债并非什么烂债,且不说城投偿债能力远强于房企,只要展期,通过政府财政逐年支付之前应投入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就必然能够偿还。何况城投债危机出现,只是因为中央政府强调自己的孩子自己养,不替地方政府背债,但并非中央财政也枯竭了。相比每年20万亿的中央财政收入,10万亿的城投债怎么会暴雷引发难以想象的后果?又岂会如你描述的王朝崩溃?

            通宝推:唐斩非,北纬42度,青青的蓝,exprade,
            • 家园 颂圣派总是身体力行讽刺尊尊

              如果一尊身边都是你这种人,必然会挖出一个足够把一尊埋了的大坑。

              大家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带着对国家的担忧,指出可能的风险,有什么问题?

              料敌从宽、生于忧患,古人都知道有直臣、谏臣是好事,今天的颂圣派却连这都容不下了。

              颂圣派总是身体力行讽刺尊尊,就像搬走李自成像一样。

              • 家园 能够让拜吨先生都出来站台,看来也是被批到痛点了

                你看,我就说你们是同一类人,之前还不承认。看看你们现在一唱一和的,掩饰都免掉了,再看看给你们献花的都是谁,现在事实真相一清二白了吧。只能说你们能蒙蔽大家一时,但蒙蔽不了永远。

                张嘴瞎咧咧的看起来是两批人,其实都是同一批人同一个目的

                • 家园 颂圣派最后一招:被害妄想

                  知道为啥我从来不避嫌,想帮谁说话就帮谁说话吗?

                  因为我光明磊落呀,笨蛋。

                  没有马甲、没有团伙、没有阴谋,所以想说什么说什么,爱说什么说什么。

                  你显然没有这个自由,所以你只能在这里表演“癔症”,把古今中外都正常的事情,变成迫害妄想,忽悠几个脑子不好的。

                  就你这点水平,还谈戳到痛处,人真的可以没有一点自知之明的吗?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6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