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价值组实盘报告】第28周:黑手挖坑被强行中止 -- 陈经

共:💬46 🌺8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价值组实盘报告】第28周:黑手挖坑被强行中止

    基本面中长线实盘投资组合

    投资理念:以老拙的“四项基本原则为基础”

    选股:相对的低市盈率,持续的高成长性,确定的价值提升,良好的政策支持。

    选时:被市场忽视或错杀,近期回调整理。

    以上与格子组一期理念相同。

    持股:熊市低估状态坚定持股,高抛低吸降成本。大牛市或者小牛市价格高估后,用趋势理论决定卖出。注意风险,控制仓位。

    操盘人员:起始资金40万,目前由陈经与nettman进行摸索式的投资,额度各为20万。

    本周操作:

    陈经

    nettman

    持股:

    名称 股数 持仓成本 现价(涨幅) 盈亏 现值

    中信证券 3800 27.903 17.88 (-35.92%) -38087.4 67944

    招商银行 2000 32.115 16.41 (-48.9%) -31410 32820

    万科A 2080 14.381 5.69 (-60.43%) -18077.08 11835.2

    莱钢股份 10900 15.989 7.28 (-54.47%) -94928.1 79352

    潍柴动力 400 63.827 36.23 (-43.24%) -11038.8 14492

    资产情况:

    起始日期:2008年3月10日

    起始金额:人民币400000元

    持有现金:人民币290元,其中陈经可用105元,nettman可用185元

    股票市值:206443

    组合现值:206733

    浮动盈亏:-193267或-48.32%, 比上周下跌1.16%。其中陈经浮亏87296元,-43.65%,nettman浮亏105971元,-52.99%。期间上证指数涨幅-51.75%(4300.52-2075.09),沪深300指数涨幅-55.14%(4621.69-2073.11)。

    对大势的观察

    全球到周三都是狂跌猛跌,周四统一大救市,周五又来狂涨猛涨。我强烈地认为,美国是救不成的,早晚跌死。美国是狂印美元救市,刚挺了一阵子的美元又要往下跌,油价又回升上100了。这是没办法解决的,只有美国人接受现实,老实收缩靠衰退解决问题。不承认,那就天下大乱,以后大动荡还会很多。

    A股是另一种逻辑。全球经济大调整,中国经济也会有不小困难。但是,中国是可以靠自己的努力来化解危机了,而且以后还要担负起复兴全球经济的重任。别人的坏事,就是我们的好事。A股以后有光明的未来,现在的估值,是市场大大低估了A股的潜力。

    A股前期的下跌,我认为有三个阶段。一个是从高估值回到正常估值,大约就是跌到3500为中心的区域。然后是因为对经济前景的担忧跌到低估值,大约是2500点左右。这两种跌法,都算是正常合理的,中央也认同,奥运维稳文宣中已经暗示2700点差不多了,前面3000点降印花税救市并不打算真狠救。但是,奥运残奥期间跌到1800点,这就属于黑心大资金凶狠博弈的挖坑行为。这是让人愤怒的非理性整死人的狠跌,对人心的打击非常的大,而且也十分影响政府信用。我一个朋友借了40万在今年6月入市,已经赔了20万,明年6月要还钱。如果按照前期的市道运行下去,可以想象,必然是被迫卖出带血的筹码。

    在不能做空获利的A股,要获取暴利,一方面是往上拉升到人不敢想象的程度,另一方面就要往下打到人不相信的程度,获取低成本筹码。往上拉升,需要舆论配合,所以选宏观经济好、市面上钱多的时候,往下打,就选情况差的时候。我的认识是分三个阶段的,第一个阶段是从理论角度上设想政府应该操纵股市,这个不成立了。第二个阶段,认为估值是股市运行的中心逻辑,估值低了就安全了,这个也不成立了。第三个阶段,是认识到博弈是股市运行的最直接可靠管用的逻辑。

    按第三个阶段的认识,市场有主动影响股价能力的大资金,博弈之后正确的选择是拼命往下打,因为往上做是肯定吃亏的。只要消息面有利于往下打造成恐慌,就要往下狠打,打得越低越好。这和估值多低没有关系,反正估值理论是由人说的,想要多低的估值都扯得出来,只要忽悠经济危机,股价打得远低于净资产都说得过去。打低了以后,往上做的空间就大了,再来忽悠吸筹。如果任由这种博弈发展下去,底真的不知道在哪里,大小非可以是永远的借口。

    所以,目前的局面,确实需要中央来个狠的止住这种无耻的博弈,强行中止黑手挖坑。如果按我的长线计划,并不需要救市,打得越低,我的筹码越多。显然下跌对我是有利的,我只要挡住舆论对我的批评就行了。但是,有很多可怜的散户会被这种无情的下跌逼死,心理上受不了折磨,或者要用钱还钱只好认输。这次陷在里面的散户实在太多,确实会造成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股民也是人民,包括了无数个家庭,牵涉到的人数总有好几亿。所以,中央应该去解决这个问题。政府算比较狠的,可能是世界上最能不理舆论压力的,所以到现在才来动手。

    如果要评估救市能力,我认为就是看政府的决心。如果再跌下1800点,决定性的因素就是政府主动放弃这个点位。只要政府狠心托这个点位,托市成功是毫无问题的。只要下定了决心,政府的托市能力是全球最高的。其实,市场等的也是这个。虽然前期很多人大骂或者藐视嘲讽政府,但只是因为政府除了宣传没有动作。真要它拿出真金白银和政府对着干,只有找死的人。如果政府表示了这个决心,大资金不会去惹事。可能这回我的第一阶段认识是正确的,政府走上了操纵之路。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认为大资金正确的逻辑是在往上做的过程中继续唱空,但利用散户的犹疑大吃筹码。然后随着中央各种措施出来,经济面资金面都好转,再来个大拉升,就好出货了。下周我们就可以看到结果,我预测是放出单日近2000亿的巨量,但和424印花税行情不一样,机构这回改为吃进。

    对实盘个股的分析

    上周我说,进行个股分析主要是帮助大家安心持股买股,产生催眠式的效果。但是招行三个跌停,中信也创了新低,市场博弈实在是太黑暗。跌这么狠,客观上这是和催眠对着干,就是要人看它,让我们对估值产生怀疑。现在可以肯定,这是一种挖坑行为,需要我们心理素质过硬,不后悔,多狠的下跌都无视,而且还拿钱买。

    目前市场心理完全倒转,招行的H股居然比A股溢价119%,可能是历史最高了。下周中信应该还有两个涨停,招行有一个。目前基本面分析已经不是主要因素,我们要观察大资金的心理,看看估值是不是要往上调。

    • 家园 机构连着三天猛吃中信,来头不小

      9月19日封死涨停没吃到。22、23、24机构分别吃1.2%、1.2%,0.5%的流通盘,三天增仓3%。这是我见过的最猛的吃货幅度,三天40多亿,也是所有股里增仓最猛的。

      如果要发动一个中级行情,反弹到2600以上,那么显然前期仓位较低的基金与机构会是主力做多资金。中信也非常象是龙头板块中的龙头股。这次目标位可以放高些。

    • 家园 传说中的一花双宝,合影留念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文摘】本周的《东方时事》可提供些下一步操作的参考

      外链出处

      ●在俄罗斯的率先冲击下,“市场预期”也就看得“真真切切”:美国之前还拼命捂着的“次贷脓包”也就再也捂不住了

        

        

        而随着世界最大经济体的欧盟在格鲁吉亚问题上采取了“与美国保持距离”的态度,从而事实上采取了一种对俄罗斯“已融入世界经济秩序”“间接承认”的态度,华盛顿决策者目睹在“通过为冷战招魂、以维护北约团结”的问题上不仅没有达成目的,反而将北约的裂缝越扯越大的后果,显然开始另作打算了。

        

        我们知道,在切尼访欧失败、北约裂缝继续彰显的同时,在对俄罗斯发表这篇“近拟于宣战”的演讲之前,赖斯曾亲赴利比亚翻开了所谓的“美以外交新篇章”,以欧盟轮值主席法国总统强硬声称“欧盟将考虑实质性调整欧美关系”为转折点,旨在对欧盟地中海计划进行警告的“翻开美以外交新篇章”,又立刻被“弄巧成拙”地搞成了“翻开了欧美外交新篇章”。

        

        到此为止,美国从政治、军事层面着手的、旨在中止“俄欧新关系进程”、继续维护“石油美元本位制”的系列反击,毫无效果。

        

        到此为止,在俄罗斯的率先冲击下,“市场预期”也就看得“真真切切”:美国之前还拼命捂着的“次贷脓包”也就再也捂不住了。

        

        

        ●华盛顿一边被迫松开捂住“次贷脓包”的那只手,一边又想借此展开所谓的“最后一搏”

        

        

        我们知道,美国玩的是虚拟经济,玩的是大堆的金融衍生产品,这些玩意儿玩的就是信心,就是市场预期。然而,就是在这个“市场预期”下,华盛顿一边被迫松开捂住“次贷脓包”的那只手,一边又想借此展开所谓的“最后一搏”。

        

        

        不过,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撇开“技术因素”,美国政府数日之内接连宣布接管“两房”,“却”放任雷曼兄弟公司破产,“但”又正式接管世界保险巨头AIG,“并”紧跟着放风“正酝酿历史上最大规模救市计划”的“实质”,也是一种“经济反击”。

        

        

        ●说其是“反击”并不准确,更加贴切的说法应该是“破罐子破摔”才对

        

        

        不过,从根本上讲,说其是“反击”并不准确,更加贴切的说法应该是“破罐子破摔”才对,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不论是接管“两房”、接管世界保险巨头AIG,或者是所谓“历史上最大规模救市计划(据美国官方称总额将高达2万亿美元,但据我们评估,真实数字要较这高得多)”,其“实质之一”都是由美国国库买单,其“实质之二”是想让全球主要经济体与美国政府一起为其买单;其“实质之三”在于警告:如果其它主要经济体拒绝协助美国救市,那么,美国唯一的办法就是“开动印钞机”了。

        

        

        ●长期利率飙升的后果是最为可怕的

        

        

        事实上,在之前的点评中,我们曾强调:如果市场认定美国政府解决次贷危机的唯一办法就是“开动印钞机”的话,那么,美国政府将面临的一个恶果就是:一旦市场“确认”美国“只能通过开动印钞机”去填补次贷危机的窟窿,那么,由在“市场信心”的驱使下,即便是美国优质资产-美国国债也会被市场疯狂抛售,与此相对应的是,随着美国国债殖利率的上升,对美国房贷起决定性影响的美国市场长期利率也会疯狂飙升。

        

        而长期利率飙升的后果是最为可怕的:

        

        第一,由于长期投资成本的飙升,长期资本投资将会被窒息:有钱的不愿意“借款”,也不愿意“投资”,这意味着美国目前仍然运转良好的“实业经济”将面对一场类似上世纪三十年代“大萧条”式的直接打击;

        

        第二,长期利率飙升将令美国房贷市场迅速恶化,美国次贷危机会进一步加剧,反过来,相关债券(包括美国国债)又会进一步贬值,这种过程将类似于“螺旋”。

        

        其结果就一旦贬值幅度击穿了美国金融衍生产品的安全底线,在这些债券基础上,用“乘法”、甚至“指数”算法制造出来的“数百万亿美元”的“纸上财富”就会立刻“蒸发”;

        

        ●再谈所谓“美国金融衍生产品的安全底线”问题

        

        

        第三,针对所谓“美国金融衍生产品的安全底线”问题,我们再次强调,通过我们的研究,我们认为有一个简单的标准,既:如果哪天美国的长期利率超过了8.50%,那就意味着“击穿了美国金融衍生品安全底线”,就意味着通过一大堆复杂的模型设计的金融衍生产品所创造的“数百万亿美元”的“纸上财富”,就会立刻“蒸发”。

        

        原因很简单,我们发现,绝大部分的美国金融衍生产品、在设计产品的时候,根本就排除了“长期利率超过了8.50%”的可能性。也就是说,这些金融衍生产品的安全性是建立在“长期利率不能超过8.5%”的“假设条件”上的。

        

        显然,一旦这个假设条件被击穿了,对这些积聚了“数佰万亿美元”的金融衍生产品之“价值”而言,其后果将是毁灭性的。

        

        

        ●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拿“真金白银”来换,就必须在真正的核心问题--“伊核问题”上坐下来好好谈

        

        有资料显示,在价值可能高达“数佰万亿美元”的金融衍生品中,约有一半在美国投资机构手中,另外约一半大概在欧洲投资机构手中,只有少部分在“欧美”之外,但大部分都沉淀在“欧美日加澳”等西方经济体内,这应该就是美国利用“次贷危机”、在“经济层面”冲着欧盟玩“破罐子破摔”的基础。

        

        因此,对于美国政府而言,如何既要避免“开动印钞机”所造成的“上述恶果”,又要从次贷危机中平安地走出来,恐怕就只能想办法“说服”、或者“威胁”全球主要经济体与美国政府一起为其买单了。

        

        可以肯定的是,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拿“真金白银”来换,就必须在真正的核心问题--“伊核问题”上坐下来好好谈,谈什么?首先就谈“世界金融游戏规则”的改革问题,谈“石油美元本位制”的问题,除此之外,尽管面对着美国人要玩“破罐子破摔”的架式(军事打击伊朗、将印巴导向克什米尔战争是政治、军事层面的“破罐子破摔”,而准备让世界为次贷买单,是经济层面的“破罐子破摔”),只要“其它经济体”、特别是“南方国家”有效破解掉美国用激化“南北撕裂”列度的方式弱化“三边撕裂”列度、从而“迂回强化北约”的策略,那么,最终愿意“陪着玩”、并想看看美国人如何玩、是否果真敢玩的,绝不止一家。毕竟玩到最后,损失最大的还是美国这一家,但获益的却海了去了!

        

        

      ●打破一个“旧体系”、建立一个“新体系”的过程谓之为“革命”

        

        

        在我们看来,毕竟打破一个“旧体系”、建立一个“新体系”的过程谓之为“革命”,而“革命”的结果一般是“革命者”在付出一定的代价之后、会从“被革命者”手中夺得较之代价大得多的利益。不论“革命”的手段、过程如何,最终的结果就是如此。

        

        东方评论员认为,这个道理欧洲当然会懂,但是否会这样做,恐怕还要“中俄”做做工作,至于怎么做工作?我们的建议就是:

        

        第一,在目前阶段,尽可能不去抄“欧美资产”的“底”,在我们看来,这个“底”远远没有到来!不论“欧美”央行宣称注资了多少多少亿,但是,真正能彻底解决这场危机的“天文资金”,既掌握在东亚、中东国家的手中,更掌握在“中俄”的“军事实力”之中,因此,欧美央行所谓的“注资”、只不过在暂时解决商业流动性、防止维持经济活动的“日用资金链”立刻断裂,从而延缓次贷危机引爆“实业经济危机”的时间而已。

        

        一句话,要尽可能地让“三边撕裂”在焦急的等待中继续撕扯、激化下去。

        

        第二,如果从战略层面考虑(意在表示中国政府的战略取向),必须以“适量资金(注意是适量资金)”去收购某些“欧美具代表性的资产”的话,那么,也要以收购欧洲资产为主、美国资产为辅,从而在“三边撕裂”中体现“中国态度”,并继续撕扯、并激化“三边撕裂”,弱化、并掩护“南北撕裂”,必要时,可以与俄罗斯一道,用一切手段升高南美“反美浪潮”的高度,一面提炼“南方阵营”的共识,一面激化欧元与美元的矛盾,从而从根本上破解美国欲从“经济层面”弱化“三边撕裂”、巩固“北约”的意图。

        当然,为了做到、特别是做好这一点,就必须做好与美军在阿富汗、巴基斯坦一线发生军事冲突的心理准备。这种心理准备是至关重要的,也是“综合实力”的一种体现。

    • 家园 分析:中石油获大股东增持6千万股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s/20080922/20295330415.shtml

      中石油自己在A股买了6000万股,就在今天。后面还放话说要继续增持。

      今天中石油A股的价位是12人民币左右,港股中石油只是8块多港币,只是A股价的60%左右。所以,中石油跑到A股来增持,可以断定是一个政治行为,不是出于图利考虑的。

      这和我以前说的一个设想有些象:有港股的央企,就把利润做成0,在香港跌光算了,拿挣的钱在A股买股直接托住股价。

      所以,中央终于明白,要到资本市场里直接上下其手。这比啥“市场决定”不是痛快多了么?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