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农民养老的实际收入 -- HAL

共:💬248 🌺1122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也不完全是,当初农民也还是要的,只是当时的政策,你懂的

农民工当年也是要的,但是由于当年资本家和政府的骚操作,其实就是不给,这事也就这么算了。

于是大家只好讲情怀了。

这个其实你也应该懂的。

当他们鼓锣打鼓的时候,他们就失去了收养老金的资格。

不是资格,因为有个被迫的问题,实际上是机会,他们丧失了机会。国家当时对各种政策不再解释,只提供运行的强迫性,这就是邓小平这类官员的特色。

此件是毛泽东代中共中央起草的,原标题为《一九六0年十一月十五日中央对省、市、区党委的指示中关于彻底纠正五风问题》。

何为“五风”?指的是1958年在大跃进运动中;在大炼钢铁运动中;在大办农田水利建设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所泛起的“官僚主义、强迫命令、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等这五股风。这五股狂风,歪曲了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精神实质,只讲多快,不讲好省;大肆鼓吹高指标;大肆浮夸虚报;只讲敢想敢干,不讲科学分析;只要头脑热,不要头脑冷;只讲苦干蛮干,挑灯夜战,不讲实干巧干和劳逸结合;只施强迫命令,瞎指挥,不走群众路线和耐心的群众思想教育工作。

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大肆鼓吹“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大割“资本主义尾巴”,把社员的自留地、部分生产工具、树木、房屋等一律归公社所有;大肆取消集体所有制,实行全民所有制,实行平均主义的“供给制”。他们混淆了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和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界限;混淆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界限,大搞一平二调三收款,大刮“共产风”。给国家带来了很大困难,给人民带来了很大灾难!……

这五股狂风泛滥于1958年7、8、9、10月份。1958年8月9月,毛泽东深入调查发现,10月继续深入调查研究,从10月起,一直到1959年7月,庐山会议前期,都在不断努力纠正。

根据上级的指示,在城关镇成立了人民公社,10月3日实现全县“人民公社化”,原有的469个农业合作社合并为城关、信孝、碧湖、曳岭、丽云、雅溪、云和、梅源等8个人民公社。新成立的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工农商学兵五位一体,推行组织军事化,建立班、排、连、营组织,行动战斗化、生产集体化,进行大兵团作战,无偿调用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实行“吃饭不要钱”,进行“一平二调”(把穷富拉平,劳力、财物统一调拨),搞非现金结束。全公社统一领导、统一经营、统一结算,取消自留地、实行供给制,全县大办公共食堂1917个及一些幼儿班、托儿所等。

1958年成立的人民公社应当说工农业生产,企业有很大发展,但由于急于求成和冒进,农村中的“五风”很快形成和发展。如“一平二调”的共产风就相当盛行。例城关人民公社就无偿调用土地212为卉给其它场所,但要原生产队承担征购任务;无偿调用劳力820余人,不付报酬,非生产人员却留给生产队负担,长期在公社其它场所,不为生产队搞农业生产;无偿调用物资,不计报酬,如牛、粮仓、种子、毛竹、农具、手拉车、厂房、木材等;指派到别队支援生产的劳力不计报酬,社员口粮也不兑现,自留地上作物一律归公。其它公社也存在同样性质的问题。

1957年9月,县委在碧湖大搞“整风核产运动”,工作组人员没有全面调查核实,将碧湖粮食实际亩产400斤核实到644斤,形成所谓反瞒产经验,1958年1月29日《浙江日报》发表文章刊登了“丽水反瞒斗争”的经验, 也曾以《论碧湖经验》和《再论碧湖经验》两次在一版刊登文章,肯定丽水反瞒产斗争的经验。1958年7月12月,全县上下贯彻中央“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加快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全面迅速掀起大跃进高潮。

各中央局,各省委、市委、自治区党委:

发去湖北省委王任重同志报告一件,湖北省沔阳县总结一件,湖北省沔阳县通海口公社纠正错误后新情况报告一件,供你们参考。必须在几个月内下决心彻底纠正十分错误的共产风、浮夸风、命令风、干部特殊风和对生产瞎指挥风,而以纠正共产风为重点,带动其余四项歪风的纠正。省委自己全面彻底调查一个公社(错误严重的)使自己心中有数的方法是一个好方法。经过试点然后分批推广的方法,也是好方法。省委不明了情况是很危险的。只要情况明了,事情就好办了。一定要走群众路线,充分发动群众自己起来纠正干部的五风不正,反对恩赐观点。下决心的问题,要地、县、社三级下决心(坚强的贯彻到底的决心),首先要省委一级下决心,现在是下决心纠正错误的时候了。只要情况明,决心大,方法对,根据中央十二条指示,让干部真正学懂政策(即十二条),又把政策交给群众,几个月时间就可把局面转过来,湖北的经验就是明证。十二月上旬或中旬,中央将召集你们开会,听取你们的汇报,请你们对自己的工作预作安排,

中央

一九六0年十一月十五日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D%BB%E5%BA%95%E7%BA%A0%E6%AD%A3%E2%80%9C%E4%BA%94%E9%A3%8E%E2%80%9D/15109624?fr=ge_ala

此时毛主席已经卸任国家主席。

1983年,55岁的朱镕基升任副部级,李锐:以他的年龄,本没有可能 - 帝哥说史的文章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692237080

研究“大跃进”问题时不能忽视的两个问题 - 纤笔如椽的文章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691788873

邓公和华国锋的一次绝妙配合 - 醉人的文章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690633488

1958年粟裕落难,台下元帅无一人出声,最后毛主席出言为他正名 - 小丹的文章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690523010

就是他的霸道习惯。

1994年,江同志定调一件事,在此之前的军委主席都没做过这个决定 - 小杨同学的文章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68968103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