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老土豆

注册:2006-02-01 12:32:49
从三品:银青光禄大夫|云麾将军
💧25096
🌟1886
💓105

家园

所有帖 / 32 上页
2006-02-02 02:45:35分页 全看 树展
你说反右的时候吗? ↑1 ↓0
章?储?说实话,我个人看不起这种人,别人我不知道。 比如就为了改进工作,完全没必要采取这种公开讽刺或者挑战的做法,这样只会把问题搞得更复杂。 而且,现在的情况和那时怎么相比?媒体和政府怎么相比?就说现在,一些和大头目不一致的官员不也在媒体上放炮而安然无恙吗? ...
2006-02-02 02:40:12分页 全看 树展
再说一次“会不会封”的问题 ↑1 ↓0
取决于好多因素,不是一个“言论自由”或者“粗暴干涉言论自由”说得清的。
2006-02-02 02:28:32分页 全看 树展
😅鸡同鸭讲,说不清楚了 ↑5 ↓0
你根本没看清楚我刚才写什么。 第一,《冰点》没有“封”,是“停刊整顿”,不排除以后复刊的可能性; 第二, 做决定的不是中央,是报纸的直接主办者,中央根本没这个心思来管; 第三, 之所以产生这个结局,并非“粗暴干涉言论自由”,而是和李大同的为人处世态度、以及此 ...
2006-02-02 02:09:55分页 全看 树展
他还是可以自谋媒体职业 ↑2 ↓0
甚至可以自己办报当主编,在现时的国内完全做得到,而且路还不止一条。信不信?《外滩画报》不就是几个在原机构失意的人自己办起来的吗? 说来说去还是说到新闻自由的问题。老兄,你和国内的现状隔膜太多还是和我们这一行隔膜太多? 我想说的是,像你所说的那种控制一切的新闻 ...
2006-02-02 01:56:49分页 全看 树展
没必要上升到马丁路德金的高度 ↑2 ↓0
“少数派”得到话语权的例子在国内已经不少了。比如说,那些主流经济学家被大家骂得狗血淋头不依旧在媒体上风光发表文章?如果要说这个例子还有政府影响因素在内,那么再举一个例子,以同情态度报道同性恋在国内不也安然无事吗? 关键在于,哪些话题是已经形成共识的,哪些话题是值得争议 ...
2006-02-02 01:39:37分页 全看 树展
未必如此 ↑2 ↓0
受众和媒体是互相影响的,一些口味和偏好是长期培养的结果,也是业内默契的结果,还是技巧问题。 1996年,我曾经和当时路透社驻北京记者马珍(Jane Mccartney,现在BBC)谈过中国报道的问题。她说,自己写过一些反映中国言论逐渐放开的报道,结果不是被编辑部改得面目 ...
2006-02-02 01:02:41分页 全看 树展
很难看出是自由选择的结果 ↑3 ↓0
可以说是一种默契吧。比如美联社每年关于国内“两会”的报道,手法技巧上可以看出明显的一致性。 关于中国的报道,一般就会扯到政治斗争啊、言论自由啊等等,最后总要归结到一党专制,你要说这是中国当前最引人注目的现实吗?我觉得未必。 另外关于“框框”,怎么说呢。比如在美国吧 ...
2006-02-02 00:41:25分页 全看 树展
那只是一个意见而已 ↑1 ↓0
还是那句话,官僚机构不思进取,手法拙劣
2006-02-02 00:38:41分页 全看 树展
可以这么说吧 ↑2 ↓0
任何政府也试图通过媒体让民众接受自己的看法,或者说不让民众接受某些看法,在美国就不可能宣传共产党好。 框框是存在的,这是客观现实。区别在于大小问题,多少问题,如何操作的问题。在西方国家,可能更多地是以一种业内的默契形式存在,而国内是以一种简单粗暴的形式存在。 ...
2006-02-02 00:30:18分页 全看 树展
问题是儿子向外人哭诉了 ↑0 ↓0
动静还挺大。
2006-02-02 00:22:35分页 全看 树展
导向问题确实是存在的 ↑2 ↓0
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处理伊战报道的手法。作为个人可以反对导向,但最好不要在这一行再干下去,那几个反对伊战的电视主持人就是如此。我说的是现实,不是理想。 ...
2006-02-02 00:07:59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非关言论自由:关于《冰点》事件的几个背景(3) ↑9 ↓0
三、中宣部? 中宣部常被许多海外网站看做新闻自由的杀手。就我的体会呢,我们搞新闻媒体的更多把它看成一个嘴碎的婆婆,整天唠叨这个唠叨那个,一些要求确有落后时代的地方,有些考虑也匪夷所思。 但要把气氛形容得一片肃杀,却也没有必要。我们部主任说得好,该报就报,大不 ...
2006-02-01 23:11:28分页 全看 树展
🙂那就是扣奖金之类的吧 ↑1 ↓0
也可能李大同要再另外罚款。国内媒体单位常用这种方法处理犯错误的编辑记者,到个人最多不过几百上千块,比他们的收入可不算什么。 这种做法比10年前可以说是宽松而又宽松的。 ...
2006-02-01 22:28:13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非关言论自由:关于《冰点》事件的几个背景(2) ↑9 ↓0
二,李大同的不智。 我虽然和李大同本人不认识,却认识他的几个同事。据他们看来,李策划主题、组织稿件的创意能力是很强的,但太喜欢自鸣得意,也听不得不同意见。一哥们说,他把《冰点》当自己的自留地了。是否如此我不敢说,但有几件事情,大家可以仔细想一想。 第一就是这 ...
2006-02-01 20:57:52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非关言论自由:关于《冰点》事件的几个背景(1) ↑14 ↓0
近期的《冰点》事件引起了大家的关注,网上左派右派争个不休。作为一个在媒体混饭的人,我想根据自己的了解和经历与河友们交流一下此事的几个背景。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事情的真相可能不完全如李大同哭诉和某些海外人士应和的那样,是“控制媒体”与“言论自由”的斗争,不知道某些人是误解 ...
所有帖 / 32 上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