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秦大路

注册:2004-06-02 14:53:22
从五品下:朝散大夫|游击将军
💧7218
🌟502
💓5

家园

所有帖 / 17 上页
2004-06-29 04:22:19分页 全看 树展
这个说的好,应该加精 ↑0 ↓0
从政治角度入手,有深度
2004-06-28 16:20:57分页 全看 树展
你错了 ↑0 ↓0
根据陈光的后人说法,七大时,对陈光的评价是我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家。这是当时官方的说法。这可是在陆房突围之后。 就陈光的能力和资历,评上大将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
2004-06-28 14:52:49分页 全看 树展
这个意义上说 ↑0 ↓0
王导在王敦之乱中挽救了东晋。
2004-06-28 14:43:50分页 全看 树展
其实魏晋南北朝时 ↑0 ↓0
除了北魏,从来没有一个政治军力都很强盛的政权。那些胡人国家,兴而勃焉,亡而忽焉,把他们放到其他时代里往往是不堪一击的。西晋的灭亡,并非是胡人力量的强大,我认为完全是西晋的八王之乱把国家给搞跨了,从而中原出现军事上的真空状态,胡人才能得以乘虚而入。 当时之所以持续混乱,政治上 ...
2004-06-28 14:37:01分页 全看 树展
是的,思想决定政治 ↑0 ↓0
一直觉得这种无为之治也是当时唯一的选择,不是最优,也是次优。象孙竣叛乱,和庾亮的严刑峻法不无关系,甚至是主要关系。在没有强大的皇权基础的条件下,政治上还是以调和为主调比较合适。 政治上基本继承王导“不存小察,弘以大纲”的谢安,因为淝水之战的缘故却很少受人批评。 ...
2004-06-28 14:29:05分页 全看 树展
说的有理,不过现代人足够幸运 ↑0 ↓0
如果是古代史,人们只有从二十四史入手,要么就是类书、杂记之类。可是二十四史有多大可信度?资治通鉴难道不是因政入史?所以,对古代史,特别是人物和事件方面,有多少内容能反应真实原貌是个很大的问题。 但是现代史则不同了。以军史为例,首先最可信的当然史当时的各种电报、回忆记录、当时 ...
2004-06-28 13:06:14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网络评传之东晋王导8 ↑1 ↓0
八、功过毁誉,后人评说 任何时代都有其前代的历史,任何时代都将成为其后代的历史。当我们醉心于隋唐时代的盛世繁荣和帝国雄风的时候,向其前代的历史看去,历史的影子虽然模糊却依稀可辨。没有北朝夷族的勇武强悍,没有东晋南朝的衣冠风流,也就不会有隋唐的国家一统和灿烂文化。但是,由于魏 ...
2004-06-28 13:04:21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网络评传之东晋王导7 ↑1 ↓0
七、一门显贵,几代风流 翻开晋书,满目皆是王家列传。琅琊王氏家族集中皇室朝廷的大部分重要权力,这在中国历史上实属罕见。无怪乎羊士愕咏出这样诗句:“山阴道上桂花初,王谢风流满晋书。”情况正是如此,在《晋书》中王氏列传占据很大的比例。 琅琊王氏,是两晋时期最为显赫的士家大 ...
2004-06-28 13:01:54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网络评传之东晋王导6 ↑0 ↓0
六、尊佛弄玄,引领风气 王导成为无可争议的士族领袖,不仅仅因为他的位高权重,而且由于他是魏晋玄理清谈的翘楚。用我们现在的话讲,他不仅仅是政治领袖,而且是众望所归的玄派大师,思想界泰斗。但是由于魏晋士人不崇尚著书立说,他的思想学说也就没有多少传世。东汉之士以名节为重,魏晋之士 ...
2004-06-26 20:23:28分页 全看 树展
刚攒出来的希望大家喜欢 ↑0 ↓0
还有三节没动笔。 六、尊佛弄玄,引领风气 七、一门显贵,几代风流 八、功过毁誉,后人评说
2004-06-26 20:19:51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网络评传之东晋王导5 ↑1 ↓0
五、历经数乱,三朝首辅 前面说,东晋的政治格局是王与马共天下。这里的王不仅仅单指王导一人,还有一个重要人物,就是王敦。王敦是王导的族兄,为司马睿政权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王敦自恃建国功臣,加上手中一直握有重兵,人也日益骄矜起来。晋书王敦传里说他“手控强兵,群从贵显,威 ...
2004-06-26 20:12:39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网络评传之东晋王导4 ↑1 ↓0
四、开发江南,绥靖北方 当时政治体制的特点是“门阀政治”。由王氏兄弟为首的士家大族掌握东晋军政大权与司马睿共同治理东晋的局面,被后世称之为“门阀政治”。这种中国历史上仅存在于东晋一朝的政治形态,是当时皇权不振、士族专兵这一现实决定的。虽然“门阀政治只是皇权政治在东晋百年间的 ...
2004-06-26 20:11:00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网络评传之东晋王导3 ↑1 ↓0
三、王马共治,愦愦为政 根据《资治通鉴》卷86记载,在司马睿江左政权建立初期,王导为司马睿制定了“谦以接士,俭以足用,以清静为政,抚绥新旧”的施政方针,也就成了江东政权的当然国策。这个方针政策的核心是谦、俭、静、抚四个字,看起来简单,实际上精准的表现出当局的人才政策、财务制 ...
2004-06-26 20:05:57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网络评传之东晋王导2 ↑1 ↓0
二、观禊立威,江左归心 南渡的北方士人,虽一时安定却经常心怀故国。每逢闲暇他们便相约到城外长江边的新亭饮宴。名士周??叹道:“风景不殊,举目有江河之异。”在座众人感怀中原落入夷手,一时家国无望,纷纷落泪。王导立时变色,厉声道:“当共戮力王室,克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泣邪!” ...
2004-06-26 20:01:40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网络评传之东晋王导1 ↑2 ↓0
网络评传之东晋王导1 秦大路(网友)编写 一、移镇建邺,衣冠南渡 靖康之乱后,北地宋人纷纷渡淮南奔。词人李清照于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避乱至江宁。在此期间,她的一个著名断句,“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在当时流传甚广。这个断句既表现出女词人对北方沦陷 ...
所有帖 / 17 上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