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过了腊八就是年】初一,磕头 -- 履虎尾

共:💬75 🌺11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小媳妇好辛苦啊,怎么这过年都她干活, 又磨豆腐又做饺子

还要烧洗脸水。

家园 礼失寻诸野

呵呵,倒是俺们那里移风易俗搞得很彻底,过年时姑娘小子一起满街跑走东串西拜年去...

一鸡二鸭,三猫四狗,猪五羊六,七人八地... 还以为虎老师要挨天写下去呢...

这些唠嗑山东也有,可能顺序和出场明星不太相同,不过猪五羊六人七还是相同的...

虎老师新年快乐!

家园 大过年的大家都想轻松轻松

你总不成想让老爷子老太太大年初一给媳妇儿烧洗脚水吧?还讲不讲规矩了?大年初一最是讲规矩的时候...

家园 meow兄过年好!

东北的媳妇是很辛苦的,特别是当家的媳妇,懂事的媳妇。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她们最少要吃二十年的苦吧。不过,要想赢得全家的尊重,就得多做事啊。更何况这是她们的命运啊。

家园 麦兄过年好——

姑娘不出门,那是过去的老规矩,解放后就破除了,不过是不磕头而已。

家园 你也好. 真可怜, 好像我太外婆那辈的事。 现在不会如此了吧?
家园 我们那里过年要做糖糕, 糯米粉,红糖,棕叶泡的水

花生, 拌好,放垫了棕叶的大蒸笼里, 一层米粉糊,一层肥瘦相间的肉。大蒸笼好几个叠在一起, 要蒸一夜。我的太婆一直给外婆操持家务,她老人家去世后, 家里人不会这些家务,过年时就得靠托别人蒸糕的时候给我们顺便做一蒸屉。

还有山粉饺子(山粉就是地瓜粉), 小竽头煮熟, 剥皮捣碎,和入山粉团成团。 趁面团热的时候,用手把小面团捏成小碗状的皮,放入香菇等素菜和肉模的陷,包成三角的饺子。 要趁热包,面团冷了就包不上了。蒸熟, 放一边, 吃的时候放汤里煮一下。这种高难度的东西我外婆家是从来不敢做的。 只有等我爸爸有空的时候做, 如果我爸爸没空, 就等我姑妈送。 我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皆因为姑妈家的表哥表姐和我说过他他们小时候讨厌死我家了, 不会做还吃得多, 为了喂我们,年年他们都要帮忙做东西,从过年的饺子到端午的粽子。

还有就是要送糯米去作水蒸糕(宁波年糕), 一次做几十斤, 用水缸放着。 送山粉去做粉丝 (长得象韩国粉丝的那种)。 还有托人去出名的做线面的镇子买线面, 线面细细的, 是用手搓出来的。 一买二十斤, 要吃一年。

还有要做酱油肉, 酱油鸭, 酱油鸡。 就是酱油浸过了然后太阳下风干。 如果只用盐, 不用酱油, 就是风鸡风鸭。 风干了还可以用米,糖, 茶叶熏一熏。再有就是买整条的鲨鱼鲞和白鲞。

过年前两天, 28或29的时候, 要炸油豆腐。 乡下大约还包括做豆腐。 一大早去买上二三十斤豆腐, 切成小方块, 用油炸得黄黄的,大竹篮盛了, 挂在天花板锤下的钩子上, 正月里做菜要用到。 刚出锅的油豆腐, 撒点盐, 我可以吃很多。 炸豆腐的同时,其他要炸的东西也会一起炸了。有些人家会炸猪皮,但我记不得我家炸什么了。

吃完年夜饭后要扫地, 正月的头几天不可以动扫把。 吃剩的年夜饭盘子上要摆胡萝卜片, 因为我们管胡萝卜叫“年年红”

初一拜年, 不过不磕头, 当然钱是要拿的。 初二上祖坟。 初三初四不知道, 大约是玩。 过了初五六, 年就几乎完了。 浙南好像没有过元宵节的习惯。

我记得的差不多就是这些了。

家园 原来你在江南啊

中国真大,风俗各不相同。但大年初一拜年,磕头,是一样的。

家园 是的, 很奇妙。 尤其浙南多山, 每行50里, 就有些方言和风俗

的差别。

家园 蛮好玩的

我父母住的地方初一要登山, 折发财树枝

家园 是什么地方的风俗?没听说初一登山啊
家园 大年初一登高

我老家也是这样的

家园 虎尾老师的好文章,顶一下。
家园 擤鼻涕,呵呵

我算一字师了,哈哈

家园 多谢多谢,雪兄过年好!

擤,还真有这个字——俺以前似乎也见过,但没想到醒鼻子的醒就是它——擤!

多谢多谢——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