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平凡一生(十二)------姥爷的工人生涯 -- jazz98

共:💬41 🌺14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个肯定不是跟苏联

有命令说准备要打仗了(跟谁打?苏联?),家属全部返回原籍待了一年,解除战备57年才返回。

57年前还是与苏联老大哥老大哥地起腻呢,可能是要打台湾?

家园 喏,把当时的一系列事情排一排

#1954年12月2日,美国与台湾国民党当局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台湾当局随后(10日)进一步以书面谅解的形式,给予美军在台、澎及附近地区部署的权力。

#1954年12月8日,周恩来声明,指《共同防御条约》为非法和战争的条约。

#1955年1月18日解放军陆海空军出动,占领一江山岛。

#1955年1月24日,周恩来发表《关于美国政府干涉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的声明》。

#1955年1月27日,美空军十八战斗机联队从菲律宾移驻台湾;28日,美国会授权美国总统在必要时可以使用美国军队;美军随即出动多个航母群前往台海。

#1955年2月,国共两军在台山列岛发生战斗;国民党军陆续放弃大陈岛、南麂山岛等。随后的大半年里,国共双方的空军在广东、福建、浙江沿海地区经常发生战斗,以四月的规模最大。

#1955年5月,中国接收旅大苏军基地和装备。

#1955年6月,美十三航空队司令抵达台湾,建立前线指挥部。

#1955年8月,解放军在辽东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

…………

家园 平凡一生(十六)

(十六)

Jazz的姥爷此行明为“参观”,实为考察。部里面多是部队转业下来的同志,血性足的很。反正如今屎盆子已经扣脑袋上了,干脆把罪名作实算了。姥爷此行去打个头阵,厂子要是条件不错,那就一不做二不休强行接收得了。。。。。。。

沈阳厂领导知道最近上头吵成一锅粥了,所以格外小心,亲自陪同参观。说实话,原本姥爷对东北工业十分崇敬;可自从接收了几个东北厂后,敬仰就剩七分了,再在沈阳厂转了一圈,基本没什么敬仰之情可言了。为什么呢?第一是设备太陈旧,第二是加工工艺流程上面和上海比还是有相当差距。精密仪器厂的设备以日系为主,20年前在江南厂姥爷就用过这些设备,20年后竟然还在用。要是普通工厂就算了,这可是个造“精密仪器”的工厂啊!

转了一圈后,厂长请姥爷提些意见。说是提意见,实际上就是两个厂之间切磋一下,较较劲。姥爷沉吟半晌,先是一番客套话,最后说出一句话来“你们厂的生产成本太高,同样价格我们厂的产品能挣钱,你们厂就要亏本。”

此话一出,语惊四座。当时的工厂相当重视生产成本这些问题,毕竟改制(私营改公有)才几年,都是私营厂的老底子。姥爷这番话其实就是婉转的点出他们加工流程不行了,看着厂里人一脸不相信的样子,姥爷就指着一台设备说,“你看就加工这个零件而言,落料你们厂就比我们多两道工序,车外圆的时候又多一道工序。。。。。。。一台设备几千个零件,人工成本这不一下就上去了” 。。。。。。。。。。

晚上姥爷回招待所,有点老大的不高兴。今天他忙了一下午,帮厂子改进不少工序,临走厂长竟然请他吃顿饭的意思都没有。等招待所的门房大爷把姥爷的饭拿来,姥爷的脸都黑了。原来老头拿来的是一个铝制饭盒,里面放着两个馒头,一黑的一白的,外加一碟咸菜。

看门老头也是老江湖,看到jazz的姥爷面色不愉,就知道是什么事情。转身出门,过会回来,手里又多了一个饭盒。然后老头说了,今天知道你是贵客,厂长特意给食堂打了招呼,做了个白面馒头招待您。您看,平时我们就吃这个。说完打开饭盒,只有半拉黑馒头。

说到这里,忘了交代一下年份。当时60年。

顺便说说jazz家族的60年。饥荒到的时候,jazz姥爷一家做好充分准备,先是把五个孩子中的老三送回常州乡下,然后广积粮,买了二百斤柿子做成柿饼储藏起来备用。姥爷又是会操持家务之人,有空就去水库捕鱼捞虾打牙祭。

顺便扯一句,当时关中地带不怎么吃鱼虾,特别是水库的胖头鲢子鱼,个头再大也没人钓,暗自猜想大概是不会做的原因吧。Jazz本人是十几岁以前除非姥爷领我去钓鱼,否则很少吃到鱼,龙虾这东西更是十几岁到南京才见过。姥爷这批南方人,到了此地发现自己当宝贝的东西当地人当垃圾,那还有什么客气的,甚至姥爷从老家带了张渔网来。所以jazz娘说整个灾年肉不多见,但鱼没少吃,吃鱼次数如今咱家也不一定比的上。

陕西当地黑市上物资相对充裕,按姥爷的话就是“只要有钱,什么都能买到”。Jazz的姥姥本来在采石场干掌钎砸石子的活,后来嫌太费粮食,就辞工不干了。去黑市购了一批面粉做馒头沿街叫卖。二两个头的馒头一元一个。估计是成本太高,反正听jazz娘说这批天价馒头其实也没挣什么钱。

综上所述,姥爷一家几年虽然没有吃好,但也没饿着。倒是三姨接回来时候瘦的跟鸡仔一样,到现在个头都是家族里面最矮的一个。

姥爷是没饿着,但真有饿着的人。那人就是jazz爷。天底下凡事总有个巧字,jazz爷当时就在沈阳。

60年jazz爷调大尉副营级,派往沈阳的军校学习。碰上饥荒没饭吃,学校给学员分组排任务,每组每周交120斤粮食。大冬天东北没法种地,又不能抢,所以方法就一个,去挖田鼠洞。Jazz爷说,只要挖出一个田鼠洞,总有二三十斤粮食,要是逮到田鼠,那连肉都有了。后来附近所有耗子洞都刨完了,学校就组织开着卡车架上机枪进山打黄羊。一路上大小通吃,碰上什么打什么,虽然不绿色环保,但好在把肚子填上了。

顺便说说jazz奶奶。当时jazz爷一家调动到南京的一所军校,奶奶怀了小姑住院准备生产。医院开证明给食堂,每天给孕妇特供半斤挂面。Jazz爹还小,寄养在邻居家。俗话说半大小子吃死老子,灾年送个吃货到别人家里,那是天大的交情。过两天邻居来看jazz的奶奶,支支吾吾有话不说。Jazz奶奶是个明白人,说这时候放个孩子在你家,确实够难为的,要不就让孩子到医院来住吧。邻居连忙说,老姐姐你这是羞死我了,就算我有一口气在,就不能让孩子饿着!我是有个事情,要来找老姐姐商量的。

原来学校里面有规定,学校教员每天中午可以领两个肉包子。当时军校的学员可不是大学生,都是准备提干的正营或者副团级军官,但别管来之前官多大,一样排队去食堂啃窝窝头去,只有教员有这份照顾。之前jazz爷领了包子都是给jazz爹和大姑吃,现在jazz爷去沈阳学习,这份额就没了。邻居看jazz爹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天天清汤白水的不是个事情。于是就把主意打到这包子上来了。奶奶听了自然支持,说要我做什么你尽管说。

第二天邻居领着jazz爹找到总务处,花了一个小时把事情搞定。总务处的领导本是有原则的,但架不住邻居放出狠话,今天见不到包子,明天jazz奶奶就挺着大肚子躺总务处门口不走了。这招急具杀伤力,如今要债、讨薪都用的上,当年jazz奶奶背着jazz爷偷偷用过这一次,不过就为俩包子。但是jazz觉得挺值的。

话说回来,姥爷当晚住招待所,破天荒凌晨四点就给饿醒了。心想别睡了,出去买早点吧。结果找到烧饼铺发现自己来的算晚的,第一炉烧饼竟然没有排上。更要命的是排上他才发现没带全国粮票,就是加钱烧饼铺也死活不卖给他。

姥爷当天准备回去,给部里打电话汇报情况,最后说“咱们煤炭部好厂子多的是,怎么会去抢四机部的厂,就算给我们我们也不要啊。”电话那头很高兴,说老李你就别忙回西安了,先到北京来当面汇报一下。

然后姥爷回了一句几十年后很火的一句话。

“那来时的火车票谁给报了?”

家园 苦呀

还有人不承认那时候有人饿肚子呢。

家园 那时国营也有卖高价食品的
苦呀
家园 实际上jazz觉得他们在普通百姓里面过的已经算不错的了

一个是高工,一个在军队有官职,都有单位做保障,一家再困难也不至于有生命危险,想想辙还能吃上荤。

比一般家庭好的很多,特别是老家农村,那就真的是苦了

家园 呵呵,一个鸡蛋卖5毛

60年代初的5毛啊!普通人一个月工资才多少?

[村长语录]还有人不承认那时候有人饿肚子呢。

家园 爵士呀,第十集在哪里啊?
家园 这个。。。。。。

好像在河里莫名其妙消失了

我电脑格了好多次,原稿也不知道放哪里了

所以看来只好下次重写补上去了

家园 有人不承认新中国有阶层差别

一家人区别都很大

家园 怎么没有?干部穿皮鞋,农民穿布鞋

干部下乡,穿干净的衬衣晚饭后在公路散步。

用我乡下人对自己孩子说

看人家干部多好,穿皮鞋,戴手表。

你不好好读书,一辈子弯腰插秧!

随便说下,就是文革的时候,地方干部也是经常下乡,那是真打背包住在老乡家里面的,

现在平头百姓要看到县书记比过去是难多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