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说说022导弹艇的茧式发射装置 -- 博扬

共:💬26 🌺1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干脆直接接舷跳帮得了

接舷战俘虏敌潜艇一艘 -- 这个才叫创造历史呢...

家园 实际意义大吗?

现代化战争已经成为系统化战争了,分工明确,条理清晰~

再说了20米接敌~~~恐怕顶多冒个水花~保险还没打开呢~~~~

家园 民用化发展肯定对军用有帮助

但差别还是很大,毕竟民用的可以定一个法规来规范一个相对干净电磁环境,但是军用可是处处有人跟你找碴啊,光抗干扰一条就购很多技术喝一盅的。

家园 022要是装舰空弹的话,肯定不是当防空的主力

但这不是说就一无用处。要是有170和CEC,022可以

1、利用敌人的麻痹和022的隐身,潜伏前出打伏击,如果敲不下预警机,也能敲下反潜巡逻机或者过路的攻击机什么的

2、近海在登陆船队周围填补防空火力空隙

3、部署上肯定不会是远洋,不会用来做防空主力,只是填补空隙

即使已反舰导弹为主,022也不可能单打独斗。022低矮的雷达20-30公里以外就看不见了。最坏的情况,敌大舰的桅杆高,40公里以外就看见022了,速度、航向、距离一抹清;但022最多只能被动测向,速度、航向、距离都一抹黑,怎么打?所以还是要靠外界引导攻击(offboard targeting),这其实就是低数据速率的CEC。

家园 继续与晨枫兄探讨

1、利用敌人的麻痹和022的隐身,潜伏前出打伏击,如果敲不下预警机,也能敲下反潜巡逻机或者过路的攻击机什么的

022的反舰战法估计还是传统的高速接敌,打了就跑,或者利用RCS小的特点,隐蔽在渔船群里(这个可能要在特定场合了,高烈度的战争里恐怕较难实现),偷偷来一下子。。。不管哪种,只要是发起超视距攻击,应该都得在数据链的引导下进行。但是不管偷袭还是伏击,都会有比较明确的作战意图和目标,这是由舰船这东西目标大,移动(相对)慢的特点决定的。如果带防空蛋是为了打预警机/反潜机这种活动范围很大的家伙,恐怕有点守株待兔的意思。日本的E-767据说可以发现400公里RCS=5的目标,对海这个距离肯定要缩小,但比防空蛋的射程。。。一旦前出的太远被发现,带着小牛导弹的攻击机就够022一呛的。

2、近海在登陆船队周围填补防空火力空隙

我想登陆船队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导弹,TG要是没把握拿到台海的制空权大概也不会动手,对付中近程导弹最实惠是用拉姆一类的,虽然是倾斜发射但可360度转动,还是那句话,用022定向发射架费效比太低,战时用一艘民船+数个近程蛋发射装置产生的效果可能抵得上四五艘022了,所以还不如发挥022的长处,在周围扫荡漏网的对方导弹快艇(光华6号,猴版022),或配合舰队封锁对方港口。

3、部署上肯定不会是远洋,不会用来做防空主力,只是填补空隙

其实不管对空对海,022都作为一个武器发射平台使用,理论上这个平台发射什么都是可以的,但是022的设计目标决定了它作为反舰武器的发射平台是最合适的,应急作为防空平台使用的可能性太小,所以在建造时可能不会考虑兼容防空导弹的接口,节省造价,能打两种反舰蛋我觉得就挺好了,毕竟这个“茧”式装置还是挺小的,很难面面俱到。

一边看火箭的比赛一边写的,有点儿语无伦次,您包涵。。。

家园 当然不能光是隔开,内部肯定会预设置多种接口才可以

置于散热和燃气排放,一般是要通过加大设计是的冗余量来解决,这个壳体的最主要的用处是外观修形,或者叫保形,就是为了在更换组件后隐身外形不会被破坏

家园 靠数据链打舰空弹理论上是可行的

但实际上现在的技术是很难做到的,实际以前瑞典的狮鹫战斗机也号称可以一架雷达关机,靠另一架的数据来打空空弹,但实际使用是两家飞机的相对位置限制的太死,不可以有相对的位置变化,比一架飞机还麻烦。要是在地面,雷达、导弹分散部署问题不大,因为相对位置是死的,但在海上,这就很难保持。

如果叫022装想海红旗-7或者SA-N-7这类射程十几二十几公里的舰空弹到时比较实际,靠大舰给初始参数,最后自己的制导雷达对导弹进行制导。

要是那022打对陆弹药实际也不错,靠隐身能力这东西可以前出到沿岸海域,像鹰击系列的攻陆型射程一般就3、4百公里,这样一来也可以打出战斧的效果,而且我们的飞行时间短,惯导精度还要高一些。

家园 022装舰空弹除了自卫以外,

另一个价值可能就像是地雷——不在乎真的能敲下多少飞机,关键是不容易发现,所以得总是惦记的,影响你办正事时的心情

家园 正是正是,博兄把我想说但说不清楚的话说清楚啦,花
家园 哈哈,就怕水贼在水底下~~

只见那,跳帮的一个一个跌落水~~

家园 多谢指教,祝平安夜愉快。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