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2007年军服调整情况---期待 -- 土著

共:💬74 🌺20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先献花再更正:我军首次授衔是1955年.
家园 有同感!65式我觉得就很好啊!
家园 设计者是美军吧?花哨,一点军人的威武感都没有

俩字儿:难看!

家园 美军的服装设计确实有可取之处,但是在自己的装备

上加英文就实在没有必要了。

家园 注重细节不能叫花哨

我个人认为多一些服饰的细节,比如军,师级部队的标记(如旋风部队,万岁军啥的);还有技能标记,象全训步兵标记,优秀全训步兵,跳伞合格,神枪手之类的。这些佩戴在军人的身上只会增加其荣誉感和战斗力。

家园 是时候了

色彩和样式上基本就是国际化。非议肯定有,但除非民族化化出一个名堂,要跟风自然跟好看的。现行的“北伐军”样式不是中国的民族风格,即没有传统,也没有特色,这就是20世纪初英国军服的样式。

帽徽改得好。本来的帽徽看起来太过厚重,就是因为是“实心”的整体,现在国际化了,用镂空的图案,看起来就不厚重了。

军服改革是好的,不过军服的使用要有明确规定。穿上军服,就要有军人的样子。在随便的场合,就不要穿军服,应该穿便服。

另外,军官到作训现场,一边摸爬滚打,一边军服笔挺,这种对比不是威严,是凸现级别差异,毫无必要。还有一个就是不知道哪里来的坏习惯:军官戴上白手套,有事没事在装备上摸一下,看看是否干净。这是做秀,还是打仗?

家园 被抓住的话可以给予军官待遇
家园 比以前略好

比以前略好

家园 有必要

PLA不会一直缩在国内的

家园 那,德军的衣服上有英文么?法军呢?还有,

咱们为什么只加英文,不把西班牙语、德语、法语、甚至阿拉伯语都加上呢?讲这些语言的国家和地区也不少呢。

PLA有可能出国,那“片儿警”们能有多少机会境外执法,衣服上也要来个“POLICE”?

家园 8好看,不期待

不是一般的难看

家园 弄个军装也搞什么与国际接轨

纯粹是细枝末节 掩耳盗铃

象那些法官也穿上大黑袍子 拿上惊堂木了

审判水平上去了吗

家园 这才几年 又搞一套 钱多了烧的荒了还是怎么着

越改零碎越多 越改越花哨

家园 对新军服的一点印象,兼与晨老师商榷

(1)颜色改为冷色调,比较好,原来的黄绿色在洗了几水后不好看。常服配横带(不知是不是在腰部后面的束腰带)如果是很好,个人以为武装带这种东西是过时了,但队列中不束腰非常难看,特别是有些人有些肚腩的说。女军人帽子改了,很好。

(2)肩章改了,很不好,如果用美式的或者海峡对面的银色复杂精致的徽章作星星还可以,如今这样照抄夏季软肩章,特别像城管,其实原来的金色肩章看起来富丽堂皇,很气派的。贝雷帽,改了样式,不知效果如何,但我觉得原来的贝雷帽其实主要是质地和戴法的问题,那帽子太软不挺拔,容易塌,又是毛的,夏天带着很热,不如改成夏常服的质地。大檐帽的帽墙的红色去掉了,感觉不好,

(3)臂章、胸卡、勋表等等感觉太零碎,勋表是好东西,但需要与整个奖励制度协调改革,否则一个军人有了勋表但没有几个章,章的质地很差,名称也乱,反而不成体统。

军服关系到军人的形象,并不是小事,我认为军人应该自尊自重,自觉维护军人形象,并且具有强烈的荣誉感,不着边幅的军人可能善于作战,但只是游击队,不是正规军,从长远而言我们还是要搞正规军的,军队不只是用来打仗的。

戴着白手套检查装备,我认为是必要的,检查的不是是否有尘土,而是军人是否周到细致,是否真正爱护自己的装备。

当然,我们的军队有时是形式超过实质的,这当然不好,但并不是说形式就不重要,形式是传承的重要方式,即使有些人不知道这种形式背后的意义,但通过传承,后来会有人领会的。

家园 闲云兄客气了,还是等出来后再评论吧

个人觉得原来的黄绿色不精神,新的看起来就是旧兮兮的。腰带问题,所见略同。不知道是不是还保留原来的夹克,那东西肚子就是鼓起来的,尤其是坐下时,其实不精神。

贝雷帽没有见过用薄料子的,恐怕不好办,要么太硬挺,像塑料的;要么太软塌,像歪戴的解放帽。

大檐帽的红墙恐怕是习惯问题,个人觉得和帽顶同色的帽墙好看,红帽墙太不与时俱进了。女军人戴大檐帽本来就奇怪,改了好。

肩章不知道有什么变化。金肩章用于礼服不错,用于常服不好看。城管的问题,应该立一个制服法,规定非军警的制服不得逾越的界限,如颜色、款式、符号等。北美也有保安,但制服不会和军警混淆。具体法规不清楚,但制服不能乱做,这是肯定的。

勋章是老问题了。非常同意解放军需要改革勋章制度。个人认为,勋章应该适当多发,很多情况下应该以勋章代替晋级,对于高级勋章获得者,军官也应该敬礼以示尊敬。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