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请河中高手谈谈西方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 流沙河

共:💬28 🌺2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家园 【原创】请河中高手谈谈西方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冒昧地抛一块砖。尽管当初是兴冲冲地来的,俺对米国的社会、教育,心理科学很感失望。千篇一律的格式,stat,程式,巴不得脸上都贴上科学,客观的金灿灿的大字。总是期待着用理医工科的实验室的guinea pigs的方法来研究社会和人类。研究来研究去的也不过是谁也不鸟谁也不在乎的事情,研究结果也因为过于琐碎零散而于事无补。有人提出可以把这些mosaic最终拼成蒙娜丽莎,但每个研究先天的孤立性和各自的误差使得这个设想不可能成立。这不仅仅是出现在quantitative中,也同样出现在qualitative中。如果人类自由的思考必须屈服于刻板的程式,那只能是一种倒退。拿到今天,孔子将被认为是过于主观而被摒弃,马克思也会被认为方法不够严谨,杜威可能连助教的位置都拿不到,老毛的农村报告不会有杂志accept。但俺不是要为国内的方法trumpet,国内许多的人文学问更加令人沮丧,不是在书房里瞎想,就是你抄我我抄你。当年的大家早就不见踪影。还不如西方至少能有点原创和实干精神,尽管没有多大的用处。河里的高手多,大家说看,也给俺开开窍。

家园 有同感

定质走入自我封闭的对话之中,定量则纠缠于现象描述,只窥一斑不见全豹。这种情况可能不是因为研究方法本身的问题,而是因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速度太快,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滞后,无法对现今的很多现象作出解释。至于国内的人文学科,照葫芦画瓢,加上言路闭塞,变成了不东不西,不中不洋的怪物,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形成自己的样子。

家园 让那帮子书呆子搞去

毛主席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他们怎么研究历史和社会是他们的事,反正历史和社会没了他们照样发展。

家园 有意思的话题

搬个小板凳坐着听

家园 妙!

梦兄真是一言中的,让俺有茅塞顿开的感觉。人文科学在现代严重滞后于自然科学,导致很强的自卑感和自信的匮乏,进而丧失自身的独立性和思考能力。其实就如梦兄所言,定质与定量都可为有用的工具,但机械化教条化则是一大弊端。

家园 只是希望中国的书呆子们不要都来钻这个套
家园 美国都是一帮补锅匠,哪里有什么大师了

欧洲稍好一点

还是去欧洲吧。

对美国人,我也失望痛苦老久了。

家园 谁也不在乎?于事无补?

那请你拿社会、教育、心理学的具体事例出来说说,怎样叫谁也不在乎,怎样地毫无用处,空谈结论没有说服力,我反而觉得你似乎有相当的偏见。

纯粹的社会学我了解很少,但拿心理学和教育学来说,实用、有意义的研究一抓一大把。如今跨学科课题越来越多,谈何先天孤立?严格规定实验、调查的设计,统计方法的改良,难道不是为了减少误差?研究设计从来都是越科学越好,而不是随心所欲定义不清结果模糊会更好。程序上的严谨跟思维上的创新毫无冲突,不是说前者增加后者就要减少,反而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有些人可能善于前者,有些人则更善于后者,那大家合作就好。人类有自由思考,但社会科学不是空想,把严格当成刻板,谨慎视为倒退,模糊不清、一句话有百种解释的东西却说成‘有整体观’,正正是这种思维才会导致‘孤立性和各自的误差’,这才是最需要避免的东西。

研究什么都好,胆大心细是最理想的。心细而无胆,那起码也能守成,精进已有的知识,可那些胆大且粗心的,往往就是离开真理最远的人。

家园 所谓“科学方法”本身并没有错

错在使用上。统计、回归的模型有很多前提,首先就是要事件的可重复性,其次因果数据的独立性,再次是足够大的样本空间。社会科学中这些条件常常不能满足。很多历史观察不能重复发生,人为干预使因果数据不独立,不能重复的事件当然也就谈不上大的样本空间。在这样的情况下,勉强使用“科学方法”,只能得出不科学的结论。

家园 社会科学的发展形态,也许取决于它们面临的主要问题

研究来研究去的也不过是谁也不鸟谁也不在乎的事情,研究结果也因为过于琐碎零散而于事无补。

沙兄读理科的?而且河里的理科生也多一些,呵呵。您好像对社科诸学的期望稍高了一点,超出了它们的能力。指望一个研究或者一个理论就能改变世界,实在高估了这些学科的作用。这样的研究和理论有是有,但半个世纪才会出一次吧。

俺不是专家,只是爱凑热闹,下面也就随便一说,不对了大家狠狠拍砖哈。

社科诸系,看着琐碎,大半因为高度(过度?)分工的缘故。美国的社会科学分工极细,过度分工的情况时常出现,许多研究者一辈子只攻一、两个非常具体的领域。而西欧则好像不同,研究者的视界似乎更广一些,时不时出一些几个学科都抢着用的大牛。

俺觉得,一门学问发展成什么形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门学问必须回答的首要问题是什么。而首要问题又随着社会的不同而不同。无论欧洲还是美国,它们的社科研究关注的重点都是自己的社会。社会不同,自然会长出不同侧重的学科。比如,同样是政治学,由于西欧和北美本身的政治形态非常不同,欧美政治学长得不那么一致,当然就不奇怪了。

此外,和中国相比,美国社会无论从制度上、文化上、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要稳定的多,估计可预见的将来也不会发生什么巨变。所以,关心局部问题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就更多一些,发展也就更快一些。于是在面临着巨大的社会转型的中国人看来,美国的学问实在有些过于琐碎。

当然,这并不是说美国的社会科学没有问题。

至于中国,it's another story,呵呵。

家园 什么情况适用怎样的统计方法,怎样判读结果的局限性

这些是本科就要教的基本功,如果连基本功都学不好,就别谈什么搞研究了。

社会科学研究,起码在偏向应用领域的研究中,基本不会出现‘不适合实验,不适合统计’的情况,否则我想不出这样的研究还能怎么去研究。

家园 欧洲和美国的哲学体系决定了两个大陆

在社会科学研究上的不同。

美国奉行实用主义哲学,所以社会科学的研究以描述性的定量分析为主,需要建立大量的分析模型对数据进行大规模分析。还有一个就是样本空间的问题。大型数据库的建立需要相当大的财力和物力。对类似的大规模样本进行分析也需要投入财力物力,这样的研究自然要求强大的资金支持。放眼世界,又有几个国家做得到这一点?但是定量分析的优点在于它能够对现有的世界进行表象性的描述。

欧洲哲学算是源远流长,厚重的积淀和长期的批评性思维使定质分析占据主导地位。定质分析不特别需要数学模型和数据分析,更强调思维模式的培养和思考的层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定质分析和我们老祖宗的哲学思维还是有相通之处的。问题是现在的世界是个万花筒,不是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可以描述得了的。我觉得定质分析已经走到一个死胡同当中,需要进行自我的反省和革新才能够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社会科学的终极学科是哲学。不在哲学思考上出现突破,社会科学方法论就无法获得改善和进步。尽管由于信息处理技术日新月异,它们的进步也仅仅是向社会科学工作者提供了更加精良的望远镜和显微镜而已,整体的进步在于社会科学工作者是否能够进行“科学地联想”。在这个意义上,楼下兄弟说的,许许多多实用的有意义的跨学科课题正在为这样的联想提供更多的论据和思考方向。

在没有打通任督二脉,连成武林绝顶高手之前,任何一个科学研究者必须严格遵循科学的研究方法,这一点毫无疑问。但是如果是大师级的人物,已经达到“无招胜有招”的境界,创新与发散性思维似乎更加重要一些。我们无从对他们提出置疑,特别是从社会科学这个角度而言。

家园 一点拙见

我学的是社会学.虽然学科内部对于社会学的基本问题有着很大的分歧,以至于整个学科内部积累的共识很少,但确实有许多人在为这些积累而不断的努力.以我目前正在学的社会网来说.几十多年的发展,社会网已经从一个形象的比喻成为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关于社会结构的概念.而且有了一些分析社会网特征的工具.在此基础上,许多研究者对现实问题进行了探讨.现在有些物理学家都成为社会网的运用者.

至于格式的相似,我认为并不在于强调研究的科学性,而是让其他研究者更加容易了解研究的内容,以便于他们对研究成果加以评估.我想,这对于学术积累来说是有益的.

家园 花一个,兼有异议

社会科学的终极学科是哲学。

俺觉得这个判断有点玄。工业革命以来,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这些学科纷纷出现本身,一个方面就是为了摆脱哲学的影响。社会科学和哲学面临的问题是不一样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哲学是否会决定社会科学今后的发展,俺不知道。但俺觉得有点玄。

当然,欧洲出了好几个社会科学诸学科无法回避的人物,如Habermas和Foucault之流。不过,俺们都不叫他们哲学家,也不称他们的工作为“哲学”,而是当作社会理论来用。

当然,科恩的科学革命一说出来后,谁还把“科学”当成完全的“客观和真实”?所谓科学,不过诸多方法之一而已。这个意义上,哲学的一个分支,科学哲学,倒的确对社会科学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家园 啥是社会网?social network?

好像国内都叫社会网络呀。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