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梦飞闲评:让我们假设王小波还活着。 -- dreamflyer

共:💬48 🌺4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众所周知,如前所述

自王小波之后,大家都不太好意思用这两个词儿了,一不留神,别人又要说:“噢,你也在学王小波呵...”

如果说在2015、白银时代、未来世界中,大家嗅出了某种“民主”的味道而加以厌恶的话,那么我问你:黄金时代当中你们真的就什么都没有察觉出来么?不至于吧?

王小波的态度是一贯而明确的,除了早期作品诸如《绿毛水怪》属于练笔不涉时事,王小波对于“上头”“头儿”的态度,永远是那么玩世不恭。他在本质上是个120%的自由主义者 -- 这个和“民主斗士”“民运人士”之类的头衔有着天差地别,不可不察。

我倒一向认为王小波的杂文集其实比小说更精彩,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看一看。在杂文里他一改小说中的那种絮絮叨叨的作风,犀利得很。在小说里没有说清楚的东西在杂文里被他陈述得再清楚不过了... 看过杂文后再看他的小说,应该笑出更多的眼泪来才是... 如果仍然坚持认为他是“二流的民主斗士”,那只能无语了...

至于那种扯上李银河去评论王小波的做法,无聊得很。

残缺带来美感,王小波如果不死,他的作品恐怕还会继续低调很长一段时间 -- 纯粹的自由主义者乃是所有政府的敌人。他能迈过这个坎儿么?答案恐怕也没什么必要了吧...

家园 同感。
家园 王二和黑森林

看王二的东西,最早是读书上的文章,然后是《他们的世界》和《黄金时代》。王二出事之后,才有机会读到后期的小说。

最喜欢《红拂夜奔》,想象力恣意汪洋,又没有后期的阴沉,让人不忍释卷。

众所周知,王二后期小说(白银时代、黑铁公寓等)变得越来越阴沉压抑。俺一直怀疑,这一变化,是不是和“黑森林”小说(维多利亚时代风格的地下小说)有关?王二在不同的地方,多次提到过“黑森林”。王二编小说时,肯定弄了不少现实中的细节进去。比如,王二写道,某人喜欢一遍遍翻译《Story of O》。若干年后,王夫人真的出版了该书的中译本。

既然《Story of O》确有其事,那么王二也很可能对“黑森林”非常熟悉,进而受到越来越大的影响?(SM的一些主题,其实在《万寿寺》、《红拂》、甚至《黄金时代》中都有体现)

家园 黄油饼子写得比较沉郁了

可惜这样的小说只有一篇,而且也不再往下深了

家园 说“学理工的”也不尽然

现在要求请毛主席回来领导我们造“大飞机”的理工学生也不少啊。

也许仍旧是球墨铸铁。呵呵

家园 幸好完颜陈和尚不是和尚

骂人犯嗔戒的

家园 送花
家园 王小波是不入流的作家

如果按“流”来安置,那么他的小说应该叫做“王二风流史”才合适——正如早先某位编辑所认定。

家园 和尚要好好补课!!!

上次看沈宏非在新浪的"馋宗大师"博

上面有个段子 说是 "到google上百度了一下"

楼下的不惜看了一定要吐血了

家园 我一直觉得,王最伟大的作品是《2010》

《2015》什么的太过晦涩,时代三部曲又显得庞杂,只有《2010》是属于那种纯净到只余黑色幽默与狡黠智慧的文字,且毫不卖弄。

家园 花 不过梦飞兄千万别把倪匡写的东西叫"科幻小说"

要不凡尔纳 威尔斯 别利亚耶夫 阿西莫夫 卡赞采夫会集体吐血的,

这家伙写的东西叫玄幻/魔幻还差不多

小时候最先看过的一个科幻小说是"一百年以后", 一下子就被迷住了 呵呵

然后几乎把老妈单位图书室的能找到的科幻作品统统弄过来生吞活剥

万幸万幸,谢天谢地,那时里面还没倪匡之流写的"科幻小说",

俺看的都是科幻大师们的力作:卡赞采夫 凡尔纳 威尔斯 阿西莫夫....

感谢俺老妈单位的图书室,让俺在生活里找到了阅读科幻作品的乐趣并且受益无穷

家园 倪匡这种人

也就在香港混混,

他妹妹居然还一而再地公然吹捧他,真受不了这兄妹俩。

靠写给不知道自己姓什么的小青年看得爆米花作品,居然也能暴得大名。

香港不再是钱穆这样的人物呆的地方了。

不过,

他儿媳妇倒还真不错,

上点岁数比年轻时候好。

年轻的时候多少有些浮荡,

现在沉稳,倒似乎多了几分纯真。

家园 他儿媳妇是谁阿
家园 也是当年的一个大明星 周慧敏
家园 可试试小波的杂文

简单, 风趣, 明晰,

再有就是一些早期的短篇 "地久天长" "变形记" "绿毛水怪" "歌仙"

他的唐人故事,看了之后 觉得有鲁迅"故事新编"的遗风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