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对萨苏十八套剧本的回复和一些想法 -- 李弥

共:💬87 🌺12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绝对同意,核平统一是最好的选择

我就不明白,为什么总有人说什么“对台湾人民的善意”,要对台湾人好之类的垃圾话。你越是这样做,人家越是看不起你。

一个很可能在台湾连个屁都不是的人,来到大陆,就因了什么“统一”的原因,结果得到各种各样的优待和奉承。这样的情况下,就算一个本来很单纯很简单的人,也会产生一种极大的优越感,同时增加对大陆的鄙视感,结果反而令人家对所谓的“统一”有了抗拒的意向。

他们很清楚,正是因为不统一,GCD才会给各种各样的好处来“引诱”他们,很多时候甚至到了过分的地步。既然不统一比统一的好处更大,他们统一来做什么?

何况,他们本来就一直接受的是对大陆丑化、仇视的教育,对自己身为“富裕的、自由的、民主的”台湾人感到无比自豪,无论学校、报纸、电视皆是这种说法,在这种极度扭曲的心理之下,他们先天上就认为自己跟大陆是不同的,同时为自己的中国血统感到耻辱。来到大陆之后,人们的种种谄媚行为加深了他们的印象。你怎能让他们想象,自己去跟那些所谓的“低等的”大陆人“统一”?

对这种人,什么优惠是完全可笑的,因为他们认为那本来就是应当的。真正能够令他们听话的,只有拳头。

看看美国人就知道了,美国人反恐,会说“提供各种各样的优惠、寄希望于穆斯林人民,这样他们就不会袭击我们了”这种话吗?人家可是直接开打。当然,用这个说法来说明台湾问题不太妥当,但道理是一样的。日本人在台湾甚至亚洲的优势地位,也是靠着拳头建立的,现在台湾人对日本人就很服气。

所以,大陆这边最好的方法就是老老实实整军备战,争取时间,拼命加强自己的工业实力,把战争机器飞速开动起来,命运一定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永远不要再去做什么“寄希望于xx”、提供xx优惠政策之类的蠢事了,一定要有核平统一的决心。

其实,当年的香港也是跟台湾一样,而且更糟,他们以前是连台湾人都鄙视的,更不要说大陆了。不过英国人比香港人更高等,所以他们只好接受英国人的决定,否则那里跟台湾是一个样。而英国人为什么那么听话,把整个香港地区都交出来呢,还是因为中国这边的拳头起作用。

家园 我没说三通意味着统一啊

我所说的是三通是统一的开始,三通以后,双方经济一体化加速,对于统一大业迈进了一大步。

家园 我想萨苏并不是对马英九的促统抱希望

而是对他反对急独抱希望,就这一点来说,我想很多人抱有同样的希望,包括我在内。

台湾的统独不取决于一两个人,不管这一两个人在海峡的哪一边。台湾的统独最终取决于两岸的“势”的对比,而现在两岸之间“势”的走向已经十分明显,这正是台独着急的地方。

急独必打,这一点现在心存疑惑的人越来越少了,连陈水扁、李登辉都知道厉害。马英九若是上台,会促统吗?我看不会。促统对他没有好处,对国民党没有好处,从他和一般台湾民众的眼里,对台湾也没有好处。

大陆会对马英九或国民党推动促统抱希望吗?我看不会。经过这十几、二十年,只要不是弱智,谁都不会再心存这个幻想。

台湾统独的前景会如何?台湾敢于急独的人越来越少,不是不想,而是不敢,自知难以抵挡解放军之怒,美国的援手又越来越遥远,本来就是一群投机分子,能成什么大事?这不是轻敌,而是料敌。大陆要做的,是建造钢铁的压路机,使压路机下的石子和瓷器没有差别。

那么缓独呢?台湾没有这个时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还没有等到那个时候,台湾就在经济和政治上被大陆吸收了。马英九能做的,就是给大陆这个时间。

至于倒扁运动的现实意义,那就是两条:

1、暴露台湾在政治上的“断裂线”,这是比统独更深刻的断裂线

2、使台湾民众意识到,民主是权利和责任的结合,不是选美秀,不是自爽,不能意气用事

这些都是“我看”,顶用吗?不顶,一家之言而已,呵呵。

家园 李萨两位说的都挺好,不过我的想法又所不同

咱中国人从小家里家外受教育的一个要点是不要欺软怕硬,教育得连流氓都知道欺软怕硬不是汉子。接触各种文化多了,发现别人尽管也同意欺软怕硬不是好事,但并不把这点看得很重,平时邻里关系,工作关系,国家间外交,欺软怕硬比比皆是,谁不用谁是傻子。

我想说的是,台湾问题上大陆应铁了心,准备武力解决,但不能蟒壮,要跟Buffet投资一样,准备好大量cash,时机一到马上进入。和平统一咱不拒绝,但不是咱巴巴地求人家,等国际形势有变化,美国人一慌神,自有人会害怕,主动找上门来。

看现在穆斯林气越来越壮,法国15%人口已是穆斯林,英国也向这个指标迈进,加上伊朗的核武器,不要说50年,未来20年内美国慌神的可能性就很大。

美国人比谁都欺软怕硬,现在不愿和中国热对抗的美国人已占大多数,有多少是真心对华有好感?

家园 我曾经想

大陆和台湾都是WTO的成员,如果不“三通”大陆是不是可以到WTO告台湾去?

家园 我靠,兵团司令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敢问这位大大怎么起了这么个名字?

家园 因为我对他的历史很感兴趣,特别是在缅甸的历史
家园 李弥兵团战斗力如何?好像还可以吧?
家园 李弥的故事的确很精彩

从一个勤务兵最终爬上高位,其中多少辛酸多少故事又有几人知?他在缅甸的故事也该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在抗战的打松山真是一个惨烈,有人回忆说,打完松山,参谋报告胜利的消息时,李弥僵直的坐下来,然后眼泪就掉下来了。

他好象是一个师打得只剩下六个连了,伤亡比例十几比一,不过也留下了难得的中国人导演的玉碎战,小鬼子在中国人手里玉碎的战例好象全部是在缅甸。

第二部分是后来土共越境攻击,异域孤军,最终败退收场,怎么感觉他这一生都透着悲情?

家园 说实话我不是很喜欢这个名字

当然这是您的自由,俺无权干涉。

家园 欢迎辩论欢迎交锋,只要控制好情绪,不妨多挖文章出来

台湾那边说是游行,参与的人大多是当娱乐来的。大陆以前曾寄希望与某个人,现在的政策是,别玩的太过火

家园 期待谁都是白瞎,只能期待自己

为什么呢。因为以现在台湾的政治制度和风气,任何政党或政治人物要想混到上位,在两岸问题上首先要考虑的都是台湾老百姓的想法,而不是大陆的想法。

而从各种民调来看,台湾普通民众都是反统偏缓独,所以不管你心里怎么想,只要想上台就得顺着这个调子,至少不能逆着这个调子走。

对大陆来说,马比陈好,国比民好,不是因为他们有希望促进统一,而是相对来说不那么极端,不会把台湾从缓独得道路上往极独赶,给大陆增强摊牌实力留出了更多的时间。另外他们在交流问题上的心态远比扁扁们好,这样既能增加的两岸联系,对双方的经济更有好处,又降低军事走火的风险。也许还能给和平统一留下一点机会。

剩下的就看大陆自己了。

家园 【原创】感谢大家的热烈讨论,以及我的一些回复

先抛开马英九的情结,本性和教育如何不谈,基本上我认为如果他上台,两岸会平和一些,大的突破说不上,但总会有一些进步。所以我也支持马英九上台

第二个,我觉得大家都很强调交流和互信,但是我相信即使交流和互信也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来大陆的人有很多,以前从没来过,在来过之后很失望,更加瞧不起大陆的台湾人也不少。所以在台湾经济和实际的生活水平和民众素养强过大陆的期间,台湾民众有这种你们穷人不要来抢我的钱沾我的光的心理会继续存在。所以,关键还是在我关于统一的好处的回帖里面希望的那样,通过实质的三通,为统一和互信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通过三通,真的实现谁也离不开谁,而不是台湾人心里觉得是你大陆人求我来救你的经济。

第三个,其实菜菜丛的想法在现在普通台湾人的心里很普遍。我现在赚钱很好,干吗还要统一?所以许文龙才会说中国其实就是台湾的经济殖民地。我要先说的是,现在都不是三通,三通是台湾的资金,人员和技术可以自由的流过来,也是大陆的资金,人员和技术自由的流到台湾去。这才是三通。现在台湾对从台湾到大陆有各种的限制,比如说投资的上限不能超过总资本额的40%,否则就要几十倍的罚款,甚至取消台湾户籍(就像对旺旺集团老总做的一样)。当然台湾人可以通过第三地转进大陆,但是无形中就加大了风险和成本,将数量众多的台湾中小资本局限在台湾。然后是对技术的限制,大家还记得当初台湾8寸晶圆厂要到大陆的种种风波吧。其实最关键的还是人员的交流,为什么大陆和台湾谈直航或者节日包机的时候,一定要强调客运,而台湾却强调货运?一方面,台湾想采取更多主题来拖延的方法,另一个就是希望即能帮助台湾经济,而不涉及人员来往的货运。为什么大陆强调客运,因为大陆十分看重人员的自由交流。这是一个风向标。如果人员交流真正自由,就会有更多的台湾人参与和融入大陆的经济发展当中,这一点比更多的台湾人来参观和旅游更加重要,参与和融入,就意味着普通的台湾人将自己的发展和事业与大陆紧密的连接在一起,就意味着台湾开始和大陆真正结成命运共同体。

我最终要强调的是,大家不要忘了,三通也是大陆的资金,技术和人员能流入台湾。我为什么期待能实现大陆人去台湾旅游,这只是两岸关系的一小步,却是迈向最终统一的一大步。开始实现真正的两岸的人员交流。虽然只是开始,我希望如果马英九上台,能有更多这样的开始和扩大。当大陆的资金和技术(也许不包括人员)可以大量的进入台湾,在台湾就可以形成自己稳固的势力(或者说代言人),可以充分的帮助台湾的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摆脱产业代工的经济从属地位,扭转台湾人的殖民地情结。当然这很不容易,我只能希望在马英九上台后,能有一些突破。大陆的资金,技术,和人员进入台湾,大陆就可以切实的帮助和扶植台湾,和台湾形成紧密的共同体,真正同呼吸,共命运。

在这个基础上,我同意菜菜从的观点,三通不代表统一,但是三通就意味着台湾不再独立。

其实我上面所说的,大陆清楚,台湾清楚,美国更清楚。关键就是谁有实力来实现自己的战略。

家园 送朵花

有空的话,去英雄本色写个回忆录吧,嘿嘿,李弥的故事写出来还是挺不错的。

家园 感谢啊

李弥的经历是很有趣的,说实在的,也很悲情。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