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说说职场经历 -- 大厨

共:💬37 🌺12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说说职场经历(续一)

转回来咱们接着说,就该说说咱自己了.

跟不少筒子们一样,我也是学校毕业,进国企,干两年烦了跑出来,那年头还叫下海呢,其实也就是小河沟里去扑腾.这扑腾的头一家公司规模不大,人也不多,但牌子挺响,组织结构也很有效率,在这里学到了不少有用的东西.

然而,好景不长,公司的二头儿年龄稍大一点,象他这个年龄的许多人一样,英文能看,能凑合说,但写起来很吃力,而大头儿虽然也是华人,可是受的却是米式教育,什么事情光说了不算,得写在纸面上,月有月报,出差有出差报告,项目有项目报告,二头儿就有点吃不消,而且开始骂娘,TNND老子工作没少做,为个GP报告还得瞎XX忙.

时间一长,这矛盾就越来越激烈,每次大头儿一来,谈的挺好,等走不多久,俩人就又开始电话里打架,这房漏就要赶上连阴雨,公司里就有那心术不大正的,自己小算盘噼里啪啦响,这边给二头儿打气,那边仗着语言优势,跟大头儿拉扯. 二头儿本身人不错,可是在这种情况下,再加上工资,奖金,待遇问题,跟大头儿干上了,到最后,居然从吵架发展到互相要挟.

这时候,我这根儿嫩葱可是有点傻眼了,凭心论,二人对我都不错,而且,我确实看到二人都有不对的地方,但是并不严重,而事态的发展却是越来越难预料.有意思的是,在他们的斗争中,二人难得一致的是,希望一旦事情结束了,由我来接手,可是我看到的是心术不正的人在挑拨,公司在走向解体,斗争的语言越来越激烈----

于是,选择了离开.

结果,我这一离开,大头儿首先傻眼了,没人接盘了,后面怎么办? 而且我走之前的几句话,把二头儿也说醒了, 气也没那么壮了.唉,可惜我小时候养了那么些年的狼狗,叫的狗不咬,咬的狗不叫啊. 不久,俩人各自退让一步,好说好散了.扯了大半年, 最后的局面,就是没有一个赢家, 全输.

在这个事情上,实际上当事双方并没有本质的冲突,但是由于沟通的问题,再加上外界的催化,将矛盾演变成不可调和.大头儿的表现不够果断,不够有魄力,如果当初矛盾初期,就直接给二头儿一个基本可以接受的答案,请他走,然后大家该干嘛干嘛,总比这么纠缠几个月,公司业务名声遭受双重打击要强的多.作为二头儿,在当时并没有做好离开的准备,但在情绪下做事非常不冷静,无端给自己增添了几个月的烦恼.居间挑拨打小算盘的人,待尘埃落定之后,立刻被轰走,而且后来的名声很臭.作为我自己,本来可能有一些机会,但还是书生气太足,选择了逃避,白白错过了,当然,从另外角度上看,没有跟着裹乱,没有被人利用,至少还没坏了名节,上中下来看, 算是取了个中.

而在此次事件中的经验教训,对以后的工作反而有不少裨益. 比如,坚信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因为,这家公司,这么多年过去了,虽然屡经波折,虽然一天天在走下坡路,但仍然还在,当初如果有这匹瘦骆驼骑着,怎么也比两条腿走路强啊.

家园 嘿嘿, 不可说,不可说

说不定哪天--

家园 这个的确是,一群傻人领导的巨傻公司

有它存在的理由,而这,一般人意气不过,企图一拍两散,散的其实是自己阿。那点功力,和实体比起来,基本上等于零。

家园 客观理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很多老板或做业务出身,或者技术出身,本身对管理就涉足不多。

关键时刻,血气一涌,结果就不是自己想要的那个了

家园 人心隔肚皮,我以为,你应该的定式

稍微一代入进去,整个关系立马失调。

家园 【原创】说说职场经历( 续二)

说了半天人和事,那就再说说职场的另一端--雇主吧.

以国内目前来讲,雇主大约可以分三类: 国企(含政府机构),私企, 外企 .

以个人以及周围同学朋友的经历,从雇员的角度来看,正所谓天下乌鸦一般黑,只不过是黑的地方不一样. 但是,它们分别也有各自的苦衷. 呵呵,别扔砖头.

先说国企,这也一直是被大家诟病的. 然而从雇主本身的角度来理解,国企也有很多国企的不得已.

首先,它承担了国家的战略任务,比如谁都知道要想企业盈利,首先要有利润,其次要有规模,但是对于一条坦克生产线,只要不打仗,它的生产规模就不能无限制扩张,也就是说,就算一辆坦克能有50%的利润,你的产量也得受国家约束, 利润总量相应受限制, 这在其它商品市场上是难以想象的.

其次,它承担了劳动力初步培训的任务,就象我现在招聘, 要的是有经验的,那么大家都要有经验的,没经验的刚毕业的学生怎么办? 相当一部分还是进了国企,去完成初步培训,然后叫着,骂着跑出来. 这部分培训量,基本上可以认为是纯粹的投入. 现在国企虽然在叫减员增效,但这部分任务还是得完成,就注定了它的成本比别人高.

第三, 数千年的封建社会,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浩瀚的文化史籍,伦理道德,还留下了深深的封建烙印, 而这个烙印不是靠一代两代人的现代教育能够消除的,比如北京流行的一句说人土叫"特农民", 这话就有点让人奇怪,49年解放时候北京只有200万人口,这中间有多少是拉车的,挑煤的, 搓澡的, 卖菜的,从事的工作不一定就比农民高级,而就算这200万人口里,往祖上再数三代,脚上不沾泥的恐怕也没有几个. 这样的封建残余思想,表现在国企里比较严重的,就是官本位. 消除这一思想,不是靠叫骂,靠运动,而是要靠几代人的努力,学习,奋斗.

我们这一代人或几代人,虽然受的是现代教育,对官本位有着本能的抵触情绪,然而一旦为了官,封建遗留的尾巴难免还是要翘一翘,很是影响企业内部的活力和效率.

再说私企,问题就更多了,抛开一直被争论的"血汗工厂"(涉及太多政治问题)不提,单就目前成功的,被标榜为典范的私企来说,其成长的历史就是国家制度法律规则完善的历史,所以在私企的成长发展中,伴随着大量的灰色地带,这就要求私企的核心必须是有着完全共同目标,一致利益的群体,而这一群体,最合适的选择就是家族成员,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而且非常关键.所以,私企的发展很多时候并不是表现为利益最大化,而是风险最小化.

这样,作为私企的非家族成员的雇员,站在企业所有者的角度上, 就不难理解这个问题. 当然,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随着国家法律制度的完善,私企的灰色领域也越来越狭窄,甚至消失, 随着时间的推移, 也就使得非家族成员雇员有可能取得更大的领地,在企业中谋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最后,再说说外企.

在很多人眼里,外企是目前比较有效率,比较有活力,比较开明公平的象征, 实际上,并不完全是那么回事,或者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国企,私企有的毛病,它一样有,有些时候甚至还要明显.

有些人一提到国企,就会说到任人唯亲,实际上,在外企是一样的,而且还更方便. 就我所知道的,很多公司CEO的更换,必然会造成许多高管人员的辞职,或者合同到期不再续, 这样,新的老板就很方便召唤,安排自己熟悉的,而且能使唤动的人来接替这部分工作.其实,这个事情也很好理解,你作为老板, 有很多事情要做,其中一部分,在交代出去的时候你至少就知道结果会是什么,这样你可以集中精力去办理一些未知的事情,这总要强过所有事情都是未知,都要操心,那你简直要累死.

当然,为了获得这些经验,外企也是经过N多头破血流的经历,所以一般在这方面也有一些约束,比如,我所知道的不少公司就禁止夫妻或近亲在同一或有关联的部门工作.而这,在目前的国企里还比较常见.

至于外企的效率,每一个能参与到管理层的人恐怕都是一脑门子的官司,没完没了的邮件,电话会, 以及法律顾问,咨询公司的巨贵的长篇BULLSHIT. 至于老板一拍脑袋的馊点子, 一急起来要把人逼上房的PROJECT,相信每一个经历过的人都只有苦笑.

现在,到处都在提换位思考,而真正做到的并不太多.作为一个雇员而言,如果能够眼界放宽一点,从公司所有者或者管理者的角度考虑,才能够真正有效地把自己定位.

如果你是国企员工,一定要知道不该说的不说;如果你是私企职员,必须得明白不该问的别问;如果你是某外企的部门经理,你的下属从兜儿里掏出张三千两千的饭票儿要你报销,如果你能压得住不去猥琐地问问他都跟谁去吃的饭,都吃了些什么,那得佩服你有涵养.

家园 花之继续
家园

这句话不错:

现在,到处都在提换位思考,而真正做到的并不太多.作为一个雇员而言,如果能够眼界放宽一点,从公司所有者或者管理者的角度考虑,才能够真正有效地把自己定位.

我这次回去还对我刚升了小官的弟弟说:“现在知道了领导的板凳不好坐吧?!”

中外公司的一个很大的差别在于,中国公司里喜欢越级上告,可是外企中最忌讳的就是这个越级上告,很少能有成功的。

家园 人在江湖漂

有人的地方就有规律,规律是不会因为人而改变的。有些地方矛盾冲突更露骨一些,比如监狱,有些地方更含蓄一些,比如机关,多数介于两者之间。但是规律是相通——毕竟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性是相同的。

所谓换个工作就能逃避,根本就不现实。在一个地方碰得头破血流的人,在其他地方往往也吃不开。

我们改变不了江湖,我们只能改变自己。

家园 【原创】说说职场经历( 续完)

这么些年下来,吃过猪肉,见过的黑猪,白猪,花花猪更跑得满世界都是,对于职场,也有了一些粗浅的总结.

1. 不要怕多干活,今天的汗水会由未来的雇主买单.

这一点对于年轻人来讲格外重要,而我自己,也是一向以这样的语言教育下属或者后来的小弟弟妹妹的,天地良心,绝对没有骗人多干活的意思. 好象是鲁迅说的吧,"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来学习", 对于一个普通职员,不管你是把别人喝咖啡还是上厕所的时间用来学习,通常来讲,短时间内,对于你个人的薪资收入不产生直接的影响,换句话说,干多干少一个样.然而,从一个比较长的时期来看,这区别可就大了去了. 我们通常的理解都是雇员受雇主的剥削压榨,其实换个角度,从雇员的角度,也应该尽量地把雇主方面的资源榨干净----在公司保密制度允许,工作划分不限制的前提下,尽量多了解产品知识,市场信息,操作流程,管理模式,等等,等等. 这些知识,就是你未来晋阶的资本.

话说回来,如果你真正做到这些,你现在的雇主也不是傻子,也很可能自己买单.

2. 在公司或部门内部,建立融洽的工作关系,慎重发展私人友谊.

适当,融洽的人际关系,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条件,事实上,所有工作也好,生活也好,最终都归结于人的关系.每一个人都是销售员,也是采购员,销售出去的是自己的为人态度,处世原则,得到的是别人的支持,理解,帮助,和友谊. 但是,慎重发展私人友谊,在公司或者部门内部,是一个必须注意的问题.

在这些年里,我曾经用过几个司机师傅接送机场或者接送客人,所以跟他们接触多一些,就注意到每个司机几乎都有几个呼啸而来,滴滴而去的朋友,在一起无所顾忌地喝酒聊天开玩笑,我称这种现象为"司机文化", 原因在于他们整天面对的工作伙伴是一台机器,极其渴望与同类的交流,而有了这个机会,就表现得格外突出.实际上,他们中很多人,彼此并不很熟悉,但是一个人有事,大家格外出力帮忙. 在一个公司内部,也常常会有类似的情况,几个人或若干人,上班在一起工作,下班在一起吃饭喝酒唱歌,亲热得一塌糊涂. 然而在工作中,你们是必然有矛盾,冲突,或者误会的,而当你遇到一些具体问题,困难时,真正帮忙出力的少,缩脖子溜肩膀的多,常常使人感到茫然. 反之, 如果你能以简单的工作关系来考虑事情, 反而省却了你对别人或者别人对你的若干私人期望,能得到更大的回旋空间, 得到更好的效果.

"司机文化"的特点是工作关系和私人友谊是分离的,而在职场上这两者很容易混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所以,古代文人经常对"贩夫走卒之类"不时展现出来的品质表现出酸溜溜的惊讶,对士大夫阶层自己反而没那么大的信心.

3. 尊重公司的利益.

如同不惜MM写过的,所谓"白领必读"," 脱壳指南"之类的闲书,恶俗至极,而且完全是在误导青年.

实际上,除了自己独立做的人,只要是为某个公司服务的,你事实上是在为公司创造效益的同时也享用着公司本身的平台,不管这平台是个大广场,小房子,甚至是只垃圾桶. 即使一只垃圾桶,你到市场上去买,也要花五块钱,而公司所有者并没有将创造这个平台的成本来向你摊消. 同时, 作为一个职员,一般来讲,即使在最背的时候,你的损失不过是三两个月的工资,抑或半年的奖金,而公司的所有者的可能风险却是他的全部积累,甚至是全部身家财产.

我所见过的最变态的是一家公司的高管跟老板吵架, 提出当年投资方只投了350万, 而现在公司的年销售就是5000--8000万,所以,---, 所以, 这部分利润得由我们说了算. :) 呵呵,天下往往,皆为利往啊,简直就是猪油蒙了心.

所以,无论是你炒老板还是老板炒你,还是要尊重公司的利益,当然, 自己的合法利益是一定要保护的,如果有冲突也要本着有理有力有节的态度处理, 意气用事害死人. 别忘了,理论上一个人的话可以立即影响周围的八个人,而这八个人再转一道口就是64个人, 这64个人嘛----想想我们听到的逸闻传说,有几个不是倒了N道口的? 想想北京的四道口到五道口,那才有多远?

4. 着了火才想起消防队.

大家谁也不想赶上着火受损失,消防队员也肯定宁愿做好日常的检查,哪儿都不着火,可以安心睡大觉. 所以,作为一个职员来讲,日常的工作就是要紧张有序,熟悉并且掌握工作流程,能够在某一个变量变化时,预见到在整个流程中可能会产生的变化,并且及时采取措施,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转,这就要求你不仅对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熟悉,还要多少了解一些相关运作知识.

然而, 当消防队做日常防火检查,某人家这里不对,那里不好,这个商店得停业改造, 那个超市闭门修理,某人陪着笑脸一路忙, 等他前脚一走, 后脚就骂. 等真着了火,哭爹喊娘都来不及.

在职场上, 也有很多类似情况, 尤其在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下, 你好说歹说, 鬼子就是有十万个为什么, 甚至无视你的意见,一意孤行,或者即使你解决了事情,也累个半死, 生一肚子怨气. 这时候, 就要考虑拉个警报了.

拉警报的原则:首先,你已经反复做出警告,但对方一意孤行,而且反复如此,反复造成工作上的不便和损失;其次,拉警报的损失一定要严格控制在一定的,可承受范围内;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拉警报不是为了泄愤,不是为了让人难看,而是为了用其它方式无法达到的效果,规范对方的行为方式,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从长期看,事实上是提高了效率,减少了损失.

注意:拉警报的方法操作不慎伤害极大,慎用.

5. 用合适的方法,向合适的对象,进行合适的沟通.

很早以前,一家用户将设备返厂修理,不想忙中出错,把A厂的产品送到了我们的合作伙伴B厂,好在都在一个城市.用户赶紧给我电话,给了A厂的联系地址联系人,希望我们能尽快给退到A厂.我就写了传真(那时候还没有电子邮件), 发了. 过了几天,头儿问:"那事怎么样了?" 我说:"我也奇怪,怎么这次没反应呢." 头想了一下,"把你写的东西拿来我看看." 看过之后, 笑了,"这个东西不能这么写. 人老外也想,这TMD又不是我的错,凭什么让我腆着脸找他去.鬼子跟咱一样,不蒸馒头,哦,不对,不蒸面包也得争口气." 嗨,早说啊,明白了, 于是, 文件是这么写的:

亲爱的三星,

你好吗?

你上周肯定收到了老票从国内给邮寄过去的一大包PLMM的片片,运单号是MM123.

但是,很不幸的是,这些PP实际上是老票邮寄给夏老的,夏老家的电话是12345,他应该会就这事给你电话,想办法拿回去,麻烦你协助他一下, 老票说了, 里面有些见不得人的东西, 请你最好不要开包. 如果发生什么费用, 就直接开票给夏老收费好了.

同时,代表老票感谢你的帮助.

你的,真正的,

大厨

另,夏老:

三星这哥们手脚不太干净,你要是不放心的话最好先给他打电话,免得夜长了梦多,他的电话是56789.

同时文件上列明COPY老票,COPY 夏老,大家的电话传真一应俱全.

隔天,事情就解决了

元宝推荐:landlord, 通宝推:迷途笨狼,然后203,GWA,
家园 好玩儿。

最喜欢,最后一个。

家园 已经打开了,怎么办?

还确实不怎么见得人,老票...唉...

老夏?等着开支票吧...我找个大点的计算机算算看哈

家园 自抉双目以谢

再不行就自刎以殉。仰药或伏剑,二者择一,以警后世千秋万代敢擅拆他人包裹者。

家园 写的好

第一条完全同意,看似吃亏实际上是占便宜。都是聪明人,谁能干谁偷懒当真不知道么?

第四条值得商榷,火候太难掌握,兄弟我就是死在这个上面的

家园 老兄提醒的好

第四已经加了注脚,免的年轻点的朋友拿来,操作不慎,反受其害.

悄悄说一句:俺可是此方法的积年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