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在阅览室门口 -- 商略

共:💬29 🌺3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扼杀孩子的求知欲,不可原谅
家园 在国内从来没去过图书馆,不知道居然是这样

印象中大学的图书馆还OK

社区的图书馆没印象

家园 想起了我带孩子去图书馆

管理就是不让进,随便翻一下都不行,原因是没有借书证。她的要求是临时补办一个才可以进。结果,我楼上楼下跑了两趟,花2元钱办了一个临时,我站在阅览室的门口等着(我没有给自己办一个,就是不让进),孩子自己进去翻看。就让2元钱剥夺了我和孩子应当共享的美好时光,心情那个不好啊。

家园 国图也是一样,很多书必须具有相应的学历才能借到

我写本科毕业论文的时候就深受此规定困扰,颇有"不许革命"之感.

这个规定按说是为了保护书籍而设,因为一些老书,古书,外版书或者绝版书确实经不起千手万手的折腾,比如<东方写本>(Manuscripta Orientalia)这种专业杂志,一卷就132美圆,确实不适合放在公共借阅室.但是这个规定负面作用显而易见.唉.....只能怪自己不努力了.

文章写得很煽情,但是我们不知道中年人到底要做什么,所以降低了文章的"煽情指数".

另外,<文化苦旅>这种地摊上都有的书,送了就送了,你当馆长,你也给送,没什么可感叹的.傻瓜才不送呢.就当是趣闻罢了.

家园 这个我万万看不懂。办个借书证有什么不应该的?是你自己

不愿意多加2元钱给自己也办个证和孩子一起进去,为什么要怪别人呢?2元钱,还有没有更便宜,更合算的?和看到的书比起来。现在的书,动辄就是几十元啊。2元钱又值什么?2元钱玩个小风筝就愿意的,看书就觉得亏了?

家园 作为公用图书馆国图算不错了

我记得当初办证是100块押金,可以在普通阅览室借阅,专业书籍的确需要研究生以上的学历,不过如果想看外国杂志的话普通借书证也可以。老外的公共图书馆里真正可以借出的专业书籍也不是很多,顶多也就是阅览

家园 情况特殊,算了,还是不说了。
家园 不得不说美国人还真是幸福。

到美国以后,感慨最深的是几乎每一个社区都有公共图书馆,只要是当地居民,都可以免费借阅。

后来得知,钢铁大王卡耐基离世后成立的卡耐基基金会最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让美国的每一个社区都有自己公共图书馆。

中国什么时候能有这一天。。。

家园 历史上每一个 获取知识需要特权的时代 都是可怕黑暗的时代
家园 两块钱

现在说起来两块钱不过能坐一趟公交车,不够买一支雪糕.

早时候,一支冰棍四分钱.食堂里最好的菜是一毛五到两毛.我们常常买一分钱或两分钱的什锦菜下一顿饭.两块钱,可以吃一个月了.

我想买一本八分钱的连环画,想了好几年都没买到,至今也没买到...

唉,简单飞翔兄不想提,我老着脸说一下吧.

家园 中国已经十几年物价平稳了。如果简单飞翔兄说的是八十年代的事,

我能够完全理解并非常同情;如果是近年,则从金钱上不能理解。简单飞翔兄没说,我就在心里胡乱推测一下。八十年代能自己翻书的小孩,如今无论如何也成年了;从简单飞翔兄的很多其他帖子看,似乎不是这样。所以,恐怕是近年的事。当然只是旁推,不足为据。简单飞翔兄自己说另有情况,我们自然不便多说了。

另外,上图的一千元押金,还请兄台澄清一下可否?是否我说的针对重要图书的外借权或古籍善本的阅览权?如果是这样,我认为是很合理的,解释写在楼下了。当然个人看法会不同。反之,如果在上图办理普通外借证或者参考阅览证要身份证以外的证件或者一千元如此高额的押金,则确实是对普通市民的歧视,我愿加入兄台的声讨阵列。否则,还是澄清一下好。

家园 简兄这里不愿再提,我猜猜是不是这样

图书馆的管理人员的推委和刁难,态度很差,简兄不得不进行许多无效劳动,或许还有口角,因此简兄有对抗心理。

家园 也不用上到那么高的高度

要从历史上来说,知识从来就是和权利联系在一起的。获取知识本身确实是一种特权。现在是知识太多,大家不耐烦学了,要回到纯朴无知的时代

我们国内的图书义工小组和图书馆的合作都不错啊。不是很清楚作者说的情况。不过如果真的是善本图书,好象也不好对管理员太严苛了。

国内的图书馆和美国比起来是差得很远的。不过这个慢慢努力改进吧。人世间不平的事那么多,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谁知会有多少屈辱的时候呢?想想孔老夫子还有过君子固穷,被人家撵出门的时候了。老兄还是别太生气了

家园 这几天一直没遇上

所以没能问到详情。见谅。

根据上次聊天,可能是外借室,普通外借室押金是一百元,那位朋友去的,也许是比较特殊的,我猜测与外文期刊或图书有关,不过这个猜测没啥证据。

上次聊天让我想起我曾在图书馆阅览室的一件事情,于是就打了那些字。我不了解上海的情况,所以谈不上声讨不声讨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