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我爱西河 箱底红货】老爸与长征运载火箭(1) -- 山而王

共:💬404 🌺119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7
下页 末页
家园 熊猫电视,质量很差。。。

原来花了几个月的工资买了一台。。。

两年就坏了。。。

家园 I agree with this...

"有没有可能拉50个100万元的项目呢?很可能没有什么肉吃,但培养了50个团队呀". 想法很好, 但如果中介公司,赚钱太少会是个问题...

家园 中国制造...

问题是一看"中国制造",有人就认为是次品,便宜货... 尤其是中国人自己. 回国你带个"中国制造"礼品, 就有人瞧不上. "自己看不上自己", 我就这末骂他们的,心痛啊..

家园 英语的问题的根子还在教育上

计划经济体制被抛弃后,教育系统没有对此作出适当的反应。教育的内容与社会的需求不能相互适应。英语只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方面而已。从社会需求上来讲,绝大多少大学生是不需要与别人用英语进行日常对话的。他们需要的能够比较流畅的阅读本行业的英语文章。但我们受的英语教育又是什么样子呢?四级、六级这些关系的万千学子的学位证书及受教育资格的东西中有多少专业词汇?而专业英语又被多大比例的学子所掌握?

现在的英语教育问题不是量多量少的问题,而是我们走的路是否正确的问题。

家园 是该正规部队上场了

家电行业面临的问题不是拓展市场的问题,而是产业升级的问题。国际贸易不是光产品好就行,还要考虑贸易平衡的事。中间环节的利益赚与不赚都有利弊。而且目前我国家电行业的出口还是比较低端的,利润率都不高,市场扩展的边际效应很低,不是国家应该下大力气去抓的事。现在国内企业的研发能力差,国家应该在这方面下工夫。发展出几个象贝尔试验室那样的尖端科研机构,再将其成果象社会转化,带动产业升级;这才是国家加大介入力度的地方。

软件的问题。我个人不是很赞同大力抢外包这个市场。语言的问题是我们再为过去的教育方向错误买单。不是短时间可以纠正过来的。而且,从中国的整体实力来看,外包市场的利润并非必不可少。我们应该将目光放长远一点,中国软件业效仿的对象不应该是印度,而是俄罗斯。国家的工作应该集中在两个方向:1、集中力量攻关,弥补我国软件行业的基础差距,并尽快将成果转化到社会和教育上去;2、建立一个规范的市场。

家园 关于冰箱洗衣机等大件电器的门外汉想法

个人是经济啊、金融啊、贸易啊这方面的门外汉,看见山而王着急,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了,不要笑话就好。

首先有个事实:运输费把利润吃光了。

有没有办法节省运输费用?比如某兄所言零部件在海上组装,或者在巴西、墨西哥之类的地方开辟组装工厂。

但降低成本仅仅是贸易的一方面,我想山兄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不是降低成本而是保证利润(赞成闲看兄关于不能节流就需要开源的提法)。要保证利润,除了降低成本,还有提高价格,增加用户。因此就有三种思路:降低成本,提高价格,增加用户。

要提高价格,从个人了解的各公司操作来看必须有好的产品或者好的品牌或者其他卖点。

山兄曾说我们只输在品牌,产品质量、售后都是很好的,对欧美市场,品牌的建立不是朝夕之功,需要我们企业长远的战略眼光和国家的支持,这方面我有个想法,就是在欧美的大城市建立类似 china town的中国电器专卖场。专卖场可以建在市郊或场地开阔的地方,即降低成本,更可以以中国文化作为包装,成为旅游、周末休闲加便宜购物的多重地方。一个产品的品牌恐怕很难打入欧美市场,但作为一个中国品牌集群,分量就会重很多,而且以中国文化作为包装,我想也有了一个不同于其他公司操作的卖点。

另外,长途作战是需要一个临时的调整场所,我们以专卖场为根据地来慢慢影响、蚕食城市内的商场,倒也有点农村包围城市的味道(不是找理论靠山,呵呵)。

如果要增加用户、建立品牌,还需要有针对性的开发适合欧美市场的产品,或者增加产品特色来引导用户消费国有产品。我想企业在做类似的调查等前期工作的时候会有很多困难,如果国家以集群形式开展,一次调查结果应该是对多个企业都有意义,事半功倍,避免了企业浪费人力物力。

从更高的层面来看,是否占有欧美市场也并非最终目的,得学着一边啃硬骨,一边捡软柿子。

异国远征,士气一定要保证,我相信人民群众是能创造奇迹的,特别是中国人。

向远征的山而王兄等人致敬!

家园 幸福到老,嘻嘻
家园 哈哈哈,看了心情好,花
家园 不花不是人呀
家园 花之
家园 没那么容易

说个最常见的,help文件,你找一个专外的,哪怕是一类大学,看他写不写的好。

家园 有专业改装公司

在美国,有专门公司将中国到美国的集装箱改装成装大豆的集装箱,反运中国。

否则,中国集装箱都到美国去了,还要花钱雇船运空箱子回中国。

家园 这个大型机电产品我不懂,不过我看小型的数码产品可以啊?

http://www.meizu.com.cn/support/articleread.asp?articleid=416

先请看这个,魅族网站上转载的外国对魅族MP4播放器的评测。我关注的是最后的价格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同样的东西我前几天在徐家汇有看到,599一个,2G的。淘宝上卖570。4G的也就700多,怎么一出国立马翻了好几倍?外国对我国电子产品征收的关税有这么高吗?

大家看按这个评测来说,如果我们按国内价格翻一倍到外国去卖,是不是一样能把他们杀得大败?

家园 确实如此

我听来的一个故事,印度由于外包业务扩大,缺人才,就打中国人力资源的主意,在某些国内的工科学校找了一些学生去印度实习,可是到了那边,印度人担心这些中国人学走了他们的管理秘笈,此事最终不了了之.

中国人去印度的外包公司参观,居然被领着参观食堂幼儿园,汗...

家园 学学日本人当年的法子,收购几个好莱坞片厂和媒体

让大片里的帅哥靓女们开中国车,家里放着中国电器.

请大导演拍摄中国题材大片,我中华历史源远流长,人家老美<勇敢的心>.<300>.<角斗士>把一些小规模战斗拍的荡气回肠,大力弘扬他们的意识形态和软实力,我中华历史上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的故事数不胜数,以战斗规模而论,即便以中国战国时期的军团作战,相较之西方那些大片故事简直不是一个数量级的,难道就不能弘扬我中华的文化之美,价值观念和软实力吗?

制造业需要打品牌,传媒行业应该助一臂之力,为制造业注入更多的无形资产.政府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比如鼓励行业协会联手收购一些海外传媒行业,在宣传上夹带私货,可参见老美的先进经验.此外传媒行业本身也是可以盈利的.

关于软件外包行业,我持正面态度,算是一个无烟工业,既解决扩招后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可降低单位GDP能耗.

软件方面也可以借鉴日本经验,比如从动漫行业和游戏行业进行突破,中国的文化历史题材本来就很丰富,关键是游戏的故事情节设计需要超越意识形态,以全世界都能接受的方式讲好故事.

看过GE的杰克韦尔奇的自传,讲到他去印度访问,受到了国王般的接待,在王宫看焰火,骑大象,回来后就成了铁杆印度迷,曾在印度设制造厂可惜效果不佳,但是金融业务流程部分外包到印度反而成功,也成就了infosys公司.对比中国反而制造业成功软件不佳.

国内要培养成规模的软件公司,政府其实可以在政策上有所作为.比如政府方面的软件采购,本国的市场就很大.属商业贿赂高发领域之一,因为软件是无形的需要不断升级的,容易给予上下其手的机会.总而言之大环境不利于本土真正想做大软件的企业的发展.可参见网友风北客的

http://www.cchere.net/article/1046033

http://www.cchere.net/article/970478

似乎印度软件服务已经进入中国的一些银行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