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 朱槠基为什么在当代难受欢迎 -- 风雨声

共:💬609 🌺2813 🌵6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1
下页 末页
家园 你这12条标准里意识形态标准远多于经济标准

不过答案却是以经济标准来否定意识形态标准,有点意思

家园 中国也不见得就走在一条错误的方向上吧

中国向何处去?这个问题也许还要再问100年。

家园 中国的问题说到底是人口问题

从上山下乡开始,人口或者就业问题始终是中国的难以回避的压力。只不过GCD习惯用运动的方式来解决

高校扩招,我们不妨认为实质上就是把相当一部分就业压力往后推了4年。这样解读的话,扩招很高明的一招。

家园 扩招怎么就等于宽进宽出呢

俺92年上的大学,算是赶在了扩招前,扩招后的形势也有了解。首先扩招导致入学素质下降是没什么道理的,中国高考本来就是只看分数不看素质,当然分数低的素质应该会低点,但也低不到哪去。而且扩招的同时大学的课制也跟着变化了,俺没觉得考试难度下降多少,反而因为重修要交钱,难度增加也不一定。宽进严出在人才的选拔上比严进严出和宽进宽出都好,这也是西方高校的普遍模式。

至于收费,也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不是富裕国家,哪有那么多钱给大学生买单。就是德国现在也撑不下去了要收费,而且人家适龄人群上大学的机会比中国大多了,免费还算合理,而中国公费算什么?只是给小撮人好处,就像当年十亿人中几千万工人的福利,听着不错,其实最不公平。以前是计划经济,公费上学,毕业后进国企,肥水不外流,也说得过去,现在国家不包分配,也没多少人愿意进国企,外资,出国是首选目标,国家没有义务为外国掏钱培养人材。

家园 我倒是觉得未到盖棺之时

平心而论,我算是老朱诸多政策的受害人了,高学费,高医疗,高房价,统统让我吃个正着。

但是抛开个人情感,从社会角度考虑,如何除去一些积累已久的问题,如果激发新的发展的东西,有些东西现在还很难说。

而另一方面,我相信资本的原始积累,必然是残酷的,现在谁来做这么得罪人的事情,无疑老朱做了很多。

老朱做的这些事情,上上下下得罪了不知道多少人,而对于他做这些事情的本身,到底长远来看是好是坏,这个人的功过,恐怕现在还不到评价的时候。

有点像隋炀帝修大运河吧,当然可能不是那么恰当,大意就是现在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以后收益会更大,但是这个代价无论在时间还是数量上,恐怕都是承受者所无法容忍的。

家园 扩招后不是素质下降了,而是学风败坏了

原来可以成才的也成不了才了

家园 这句话是扯蛋。坏心,好心最大的区别是对势的影响

办坏事不可怕,可怕的是势的转变。

好心办坏事顶多是前进路上波折

坏心办好事,还不如直接办坏事,原因他可能带来整个民族上进心的丢失。

家园 没有他打的底子,能有今天?

疙瘩总要有人去解

家园 学风败坏也不是扩招的直接结果

市场经济的大环境而已

家园 当时和老爹侃天下大事

老爹一句感慨让我手脚冰凉。当时正聊国企改革。老爸说“这总理该不是要带着老百姓一起趟地雷阵,跳万丈深渊吧”。

家园 劳驾,问一声。

能不能举例一,二,三。老朱到底打了什么底子。是民生?敢问你经历过一家双双下岗,朝不保夕,上有老,下有小的日子么?

是吏制?老朱的爱将一抓一串,恐怕不光是政治斗争吧。

是外交?到处认错示好,结果如何?

老朱确有雄心壮志,可能也有好的主观愿望。但过于书生气,正应了那句“清谈误国”。

家园 下岗算一个吧

国企不改是不行了。没有当年大批下岗,现在国企不知道还能剩下几个。又是一个牺牲老百姓保全国家利益的例子。

当年国企裁员是必然的,朱敢做,还是应该称道的。

但是具体的做法,真的该骂,怎么骂都不过分。

家园 这个同意

其实原来的学生不要说学风很好。我上学的时候一年学费600,大部分同学懒懒散散,虽然都是牛人,但是除了想出国的,反正好学校的热门专业不愁毕业时找不到工作。过了两年开始收高价,图书馆立刻爆满,后面的不少学弟学妹就是奔着奖学金去的。扩招之后更是如此。因此扩招和学风没啥关系。

要说有关系,不如说学校的钱多了,那些博导们拼命扩张,才有恶果。

家园 此人是天下最虚伪之人,什么万丈深渊,地雷阵,棺材全是

忽悠老百姓。看看朱大公子的中金公司,他的前任电霸公子。所谓聪明笨蛋,其实都是一样,为自己牟取最大的利益。所以朱某人的手下那么多给逮进去也合理,一丘之貉。

家园 快刀斩乱麻,别人收场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