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万岁(1) -- 大风吟

共:💬17 🌺2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万岁(3)

呵,这个贴是刚来时候发在新兵营的。出营后就没很少再去那里了,没想到转到这里来了。那就继续,呵呵

【原创】万岁

(3)

周仲轩老爷子有九子七女。排行顺序是男排男女排女,即一至九少爷,一至七小姐。老夫人在上海嫁给老爷子的第二年就生下了大少爷,随后又添了三少爷、三小姐(即后来的“爸爸”)、五少爷和七少爷。其余子女皆为姨太太们所出。

大少爷身段高挑,挂一副近视眼镜,面色苍白,漂亮得近乎死人。民国二十五年夏,在北平燕京大学就读的大少爷返渝看望家人。

爸爸至今还记得,那个夏天重庆特别热,一大家子都到南山别墅避暑去了。黄昏时分,她听见刘四爷在院中惊呼起来:“大少爷回来了!”她的心呼的一下跳了起来。弟妹们都很喜欢大少爷,因他每次回家总忘不了给大家带回各自喜爱的物事,且他还能讲许许多多外面的稀罕事儿。此外,三小姐心中还有另一桩事体。再过三天就是她九岁生日了。许多年后她对孩子们说,要是那时她的生日宴上没有大少爷的礼物和大少爷的笑容,那她真要怀疑是否算是过了生日。

大少爷先到上房向父亲母亲请完安后,才来到弟妹们这边和他们相聚。三小姐把他推到躺椅中坐下,吊着他的脖子兴奋地问:“大哥,你是回来给我过生日的吧?”大少爷笑了,笑得很忧郁,说:“当然,大哥几时忘过我们三小姐的生日?”

大少爷的神情十分诡秘,让三小姐感到非常奇怪。第二日整天大少爷都闷闷不乐,坐在三小姐的房里听她和五少爷叽叽喳喳地摆家里的事。三少爷在一边照例是不太言语的。下午,从东边来的浓浓的黑云突然掩住了晚霞中的夕阳。八时许,竟下起了瓢泼大雨。那天夜里,卷着凉意的山风滚滚袭来,三小姐不由打了个哆嗦。她早早地上床睡了。窗外雷电交加,豆大的雨点打在院中黄桷树叶上噼噼啪啪响成一片。三小姐睡不着。她小脑瓜中想的是白日里大哥的忧闷。她盘算着怎么才能让他高兴起来。她以为那是她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时,她记起了老夫人前天送给她的生日礼物。一挂西洋式的鸡心项链。今天她尽忙着和大少爷摆龙门阵,还没告诉他她好喜欢这挂项链呢。她急忙下床,打开她的描金百宝箱,取出项链,在镜前套在脖子上比试了一番,才推门而出,兴冲冲向大少爷房间跑去。

到了西院,瞧见院那头大少爷的房里还亮着灯。雨哗哗的下,不时扯起一道闪电。正在这时,大少爷迈出房门,在门口稍稍犹豫了一下,便径直向上房而去。她叫了一声大哥,恰好让一声惊雷掩住。她忙跟着追去。远远的见到他进了老爷子的书房。她失望地呆了一阵,想回去,看看铺天盖地的惊雷疾雨,又不敢。索性溜到父亲书房窗下等大少爷出来。

里面,老爷子正在发火,时高时低的吼声夹杂在雨声中听不甚清。她好奇地凑在窗缝中往里看。老爷子怒容满面,叉着腰来回踱步,偶尔还挥掌击案。大少爷垂手立在一边,静聆着老爷子的呵斥。接着,更为不可思议的事发生了:老爷子扬手重重打了大少爷一耳光,骂声破窗而出:“混帐!我要你们打日本,你倒想去日本倒插门!中国竟有你这样人,国将不国,亡国之兆!你大伯一世英杰,你怎对得起他在天之灵!混帐之至!”

三小姐吃惊不小。在她的记忆中,老爷子从不冲大少爷发火的。大哥总是那么沉稳豁达,举手投足间无不带有周家长子之风韵。老爷子素来是十分倚重于他的。

这情形给三小姐的印象之深,以致于多年后,她讲起此事来,仍然还十分清楚地记得,大少爷的左边那块眼镜片在老爷子一掌之下,从正中破成了两半。爸爸感慨地对娃儿们说:“从那时起,我开始明白,一个家庭,就像一个国家一样,必须有一个权威,否则就会乱套。中国古代,从来都是把‘忠孝’二字联在一起的--这是有道理的。要是一个人连父母都不孝,很难设想他会忠实于朋友,更不用说效忠于国家了。”

民国二十五年的生日,三小姐过得寡淡之极。父亲沉着脸,大少爷的俊面白得几近透明。

十天后,多年未出的老爷子决定亲赴北平,并带上三小姐。那是为了送她去北平的教会学堂念书。当然大少爷是同行的。民国二十五年八月,三小姐生平第一次出了远门。

爸爸回忆道,那时她去北平,似乎并不觉得冷。子波就笑道,那是因为你老人家年轻气盛的缘故。子波这么说,是因为他前些天去北京开会,回来直抱怨天气太冷,且说北京的伙食实在太不对劲,没味儿,不止一次让他回想起三年自然灾害。姑父就哧的一声,说,北方佬懂啥子吃?有点东西填胃足矣。

周老爷子祖上是江西人。同治十年,老爷子的父亲,即子字辈娃儿们的曾祖父,在九江上私塾。曾祖父的同窗中有一位旗人,叫索赫那索少爷。曾祖父和索少爷乃总角之交,二人情同手足。不料一日玩笑,曾祖父失手将一只沉甸甸的砚台砸在索少爷头上。那旗人命短,顿时闭了气。九江知府对此事颇感为难,因周索两家皆本城望族。最后经周家多方打点,遂将曾祖父发配重庆了事。曾祖父入川之时颇多感慨,决心要在他乡异地扑腾出一窝出息的子孙。

他上重庆时带了十万两雪花银。后娶妻生子,过着一般中产阶层的闲散日子,一门心思都在儿女们身上。同治十三年,得长子仲靖。光绪十三年,复得次子仲轩。曾祖父为二子设计前程时,决定以仲靖尚武,仲轩习文。光绪四年以后,大清朝野发展海军的呼声日高。曾祖父便将仲靖送往北洋水师学堂。数年后仲靖毕业,进了北洋海军。劳作经年,竟被提为一鱼雷艇管带。光绪十九年,中日大战起。仲靖因艇小器弱,未能随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参加黄海大海战,仅游弋于山东近海,拱卫威海卫军港。其间修家书一封,谈及其未能出海作战,抱憾者甚。又言及其于邓世昌威武殉国丰采之推崇,几近无以复加之地步:

“……儿今已抱定成仁之气概,誓与倭寇相周旋。别无他望,惟愿步武穆之后尘,方显大丈夫之本色。……”

第二年,日军大举来犯,围困威海卫军港。北洋海军先失了炮台,后又被日军海陆夹击。数日之间,李中堂鸿章惨淡经营十余年的北洋海军便告寿终正寝。时仲靖指挥鱼雷小艇,于日舰阵中左冲右突,击伤日舰一艘,击毙日酋一名,后终因寡不敌众,于威海卫海口前成仁。

曾祖父失了仲靖,便将全副心思移到了仲轩身上。而仲轩果也不负众望,先取秀才、举人,后进京殿试,又中了大清的进士。

许多年后,爸爸对后辈们说,老爷子得中进士之时,一点也不曾想到,那竟会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次科举了。爸爸说,殿试就是金銮应试,由皇上亲试,第一名即为状元。考子们早三更起,五更进殿。其时天还未大明,空荡荡的大殿被照得明晃晃的。考子们一人一间小屋,关在里面做文章。大院中有御前带刀侍卫巡视,庄严之极。有那胆小的,当殿就晕死过去。

大清垮了,继之以民国。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起。战火东移,燃到了亚洲。段琪瑞政府在日本的挟逼之下,对德宣战。仲轩那时已投到了北洋一只虎段公琪瑞的门下,被选派东渡日本,于东京帝国大学研习法律。仲轩对日本人素无好感。其胞兄死于日本人炮火之下,加之当时日本又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更使他感到国难家仇不共戴天。归国后,段公先保他为河南省司法厅长。不几年,再为安徽督军。段公为安徽人,段公一派世人称之为皖系,由此足见安徽省实乃皖系之根基。在督军任上,仲轩娶了上海买办的女儿,亦即原配老夫人。这几年中,仲轩达到了他一生的巅峰。然好景不长,随着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的崛起,段公失势,仲轩随之下野。好在他为官数年,家底殷实,便回重庆过起寓公的日子来了。

民国二十五年时,爸爸尚不明白老爷子出远门所为何事。后来她才猜到也许应有如下原因:

1、大少爷当时在北平与一日商之女恋爱。那日本商人说,如要娶其独女,需入籍日本。大少爷回渝请示父亲。老爷子坚决不允,遂亲赴北平解决大少爷这一段孽缘。

2、其时局势动荡,日本人虎视眈眈。各方势力围绕战与和(降)明争暗斗。老爷子到北平后,又南下上海拜见寓居于斯的段琪瑞。据后来老爷子自己言,他在上海与段公下了生平最有意义的一局围棋。当时日本人力劝段公出山组织傀儡政府。老爷子在弈棋之际是劝段公不可替东洋人做事以毁晚节清誉呢,还是劝段公借抗日之名东山再起?不得而知。

3、为了安排三小姐的就学,也可能成为一丝小小的理由。因为老爷子除了三小姐之外,是不太喜欢其他女儿的。

家园 【击节送花】一集一花!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