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How about 伊朗的崛起? -- 子玉

共:💬83 🌺156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那么某一个肉体与思想的复制是生命吗?需要尊重吗?

这个就涉及到对生命的定义了,绝对的哲学命题,抱歉的是我现有的知识水平恐怕是无法讨论这个问题的。但有一点可以确证,每个文化或民族对生命的认知是有差别的,例如受精卵是生命吗?脑死亡还是心死亡?

它说明人类文化中尊重珍惜生命的道德观念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直接来自我们的生物特性--人类的生命一旦被剥夺就无法复生

如果某个文化认为生命是可以复生(轮回)的呢?例如佛教,我本人对佛教的生命观是很有兴趣的,藏传佛教的转世灵童,教众就认为那还是同一个生命(妄言宗教,请方家指正,请不适的朋友原谅)。

再例如,旧日本文化为什么要藐视生命呢?无论自己的还是他人的。

假如对肉体与思想都能复制;甚至某一天,机器人也具有人类的认知水平,那会让人类社会现有的伦理道德经历一次颠覆的。所以,我以为现有的道德与现有的认知是相适应的,处在不同的认知水平或对同一事物具有不同认知的族群,就有不同的道德观。

其实现在不普适的,未必将来就不普适,假如某天人类文化统一了,世界的社会基础统一了,道德就可能普适了。这是文化竞争的结果,但那是多么无趣的世界啊。

家园 受精卵是不是生命

这可是现在美国朝野上下吵得不可开交的“百万美元问题”。我是认为不算的。

如果某个文化认为生命是可以复生(轮回)的呢?例如佛教,我本人对佛教的生命观是很有兴趣的,藏传佛教的转世灵童,教众就认为那还是同一个生命(妄言宗教,请方家指正,请不适的朋友原谅)。

再例如,旧日本文化为什么要藐视生命呢?无论自己的还是他人的。

每种历史悠久的文化当然有自己重视或者忽视生命的原因,但是我们今天生活的时代,应该是科学而不是宗教成为解释世界或者是确立道德标准的基础。那么生命的轮回再生在科学角度到目前为止仍然起码可以说是无法凭借的--如果不说是荒谬的话。当然谁也无法保证将来不会从科学角度证实生命有轮回,可以实现再生,那么我们到时候再调整我们的道德伦理观念好了。

我对日本文化不太了解,猜想是branch佛教的时候把不可杀生的代码忘掉了。基督教的教义要好一点,除了对异教徒自然是五雷轰顶而后快,对于教徒还有一概上天堂的待遇。

假如对肉体与思想都能复制;甚至某一天,机器人也具有人类的认知水平,那会让人类社会现有的伦理道德经历一次颠覆的。所以,我以为现有的道德与现有的认知是相适应的,处在不同的认知水平或对同一事物具有不同认知的族群,就有不同的道德观。

那是自然。对于机器智能算不算智能,机器生命算不算生命的争论,大概要一直延续到要不人类被机器完全取代,要不人类决心不再使用任何机器人为止。不过那是将来的事了。而对于“对同一事物具有不同认知的族群”的不同道德观,我们当然是就高不就低--这里的高低指认知水平的高低,道德虽然一般来说难有高低之分,认知有关科学能力,还是有高低的。

其实现在不普适的,未必将来就不普适,假如某天人类文化统一了,世界的社会基础统一了,道德就可能普适了。这是文化竞争的结果,但那是多么无趣的世界啊。

没有那么严重,我们说有普适道德,不等于所有道德都是普适的。我从一开始就说大多数道德都是相对的(呵呵,这其实应该算是我作为一个自由主义者,libertarian,的核心观念之一了)。所以,普适和多样性并不矛盾--相信我,自由主义者们最恨的就是全世界一根道德标尺。

家园 我们都是自由主义者

但是我们今天生活的时代,应该是科学而不是宗教成为解释世界或者是确立道德标准的基础

可是遗憾的是,现在似乎没有哪种道德的基石是科学,所谓“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理论基础就是基督的教义。

如果说特定族群之内有一个或若干几乎所有人都接受的道德标准,我是没有异议的,我们的分歧在于:当今,这个特定族群是否能囊括全人类。如果说尊重生命作为一个基本道德普适于基督文化圈,我是同意的,可是若要将其作为全人类的普适道德,我以为那和宗教战争就没什么区别了。

是否任何一个道德,只要能举出一个反例,就可以说明它不是普适的?

家园 这里面是有点误区的

可是遗憾的是,现在似乎没有哪种道德的基石是科学,所谓“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理论基础就是基督的教义。

天赋人权和自由平等博爱等等理念恰恰是欧洲在自然科学起飞后,逐渐摆脱中世纪的宗教统治阴影才产生的。很多人都把“天赋人权”里的“天”直接解释为基督教的上帝,实际上是个误区。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认为的人的基本权利(natural rights)乃是来自自然法则(natural law)。中文里译为“天”的,实际上指的是我们的“大自然母亲”。

这个误区的另一个来源是独立宣言里面杰费逊用了“God”来表示人民权利的源泉。这实际上指的还是nature。用“God”只不过限于时代局限和作者们自己的宗教信仰而已--如果你想象一下,欧洲从罗马共和国以降的两千年中,没有一个国家没有King或者Emperor,没有一个国家不是政教合一的,美国的开国诸贤能够有勇气建立一个非世袭制的和政教分离的政治制度,已经很了不起了,我们还要要求他们超越自己私人的宗教信仰公然宣称没有上帝,那未免过于苛求。

两百年来,最高法院,即使她的大法官们都是基督教徒,也多次通过裁决来肯定美国是一个政教分离的国家这一事实。实际上,去年关于是否应该去掉公立学校里面国旗宣誓的“God”字样一案,最高法院又一次作出同样解释。其实以我个人的看法,不但这个God应该去掉,美元上面那个“In God We Trust”也应该,不过这是比较激进的看法,只要大家都同意这个国家事实上是政教分离也就行了。

如果说特定族群之内有一个或若干几乎所有人都接受的道德标准,我是没有异议的,我们的分歧在于:当今,这个特定族群是否能囊括全人类。如果说尊重生命作为一个基本道德普适于基督文化圈,我是同意的,可是若要将其作为全人类的普适道德,我以为那和宗教战争就没什么区别了。

其实这不是我们的根本分歧,因为我实际上同意没有哪个特定族群能够在道德上囊括全人类。我认为重视生命是普适道德的原因--前面已经解释很多了--并不是因为它同时是某个特定族群所认为的普适道德(我也不认为煮酒兄是这个原因)。

是否任何一个道德,只要能举出一个反例,就可以说明它不是普适的?

呵呵,nice try,不过当然不是这样的,道德本身毕竟不是科学证明,不然人类直到上世纪还有吃人的文化,难道那也是合理的?

家园 多极世界,和平崛起,这些政府都说烂了,要帮助宣传。

不能用美国统治世界的那套理论来发展中国。

首先美国的那套理论现在也没有成功,其次如果用这样的理论的话美国永远走在前面。

不是针对主帖,只对下面的讨论。

家园 5年前就是热点,现在更热了
家园 天才懒得赋你人权呢,这口号居然还能不言自明?

自打西方基督文明诞生之日起,从异教徒到新教徒,从印第安人到黑人到伊拉克人,手里血债累累,国内国外杀得血流成河不是一次两次,除非那些被干掉的都不是人,或者生存权不是人权。要说民主原教旨,无论希腊城邦还是英国大宪章,和这些比起来,这人权口号满打满算也就是60年左右的事,还没资格做西方民主制度的原教旨,更加谈不上不言自明。

人权是人类社会自赋的,不是什么天赋的。军阀混战的时候,没见天老爷来关心一下中国人生存权。去信什么天赋人权,还不如去信“造反有理”,去信“失去的只有锁链,得到的是整个世界”来得逻辑严密。

别担心什么没有神仙上帝叶叔玛丽亚不赋你人权了,你的权益就会被随意合理的抢夺,它们除了赋予自己的仆人圈走信徒的财务的权力以外,没什么别的神通。

确保公民权益时社会稳定基础,不这样社会结构就会失去稳定性,在一定内因外因条件下社会就会崩溃。所以社会组织必须确保自身成员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相对公平的权益,是社会本身的需求,不如此社会无法维持,即所谓自赋。

另外,如果你有兴趣,最好分析一下人权的根源和构成,不然把别人的口号当真理,被人带到沟里去了,还当是为正义而牺牲。

家园 一点看法

1。伊朗目前是伊斯兰革命的策源地,其意思形态的性质犹如苏联当时在社会主义革命中的地位。

伊朗的“伊斯兰革命”的理论基础是霍梅尼的“教法学家治国”理论,因为教法学家的地位和宗教组织形式方面的原因,这个理论只对什叶派才适用。在今天逊尼派占全世界穆斯林总数90%以上的情况下,所谓伊朗“犹如苏联当时在社会主义革命中的地位”之说根本无从谈起。如果一定要类比,那么它更像20世纪60到70年代的中国——正如当年的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的一个另类一样,伊朗也是一个伊斯兰国家中的另类(沙特甚至不承认它是一个伊斯兰国家)。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这么多年来,伊朗一直企图对外输出伊斯兰革命,但除了什叶派数量较多的伊拉克,在其他国家鲜有作为。

伊朗有6500万人口,属于中等大小的国家。外部压迫下寻找出路,将导致这个国家在伊拉克什叶派内扩展势力。如果美军退出伊拉克,则伊朗将出手掌控伊拉克南部。此外美国将在阿富汗承受新的战争压力,伊朗渗透阿富汗,在所难免。伊朗革命可能反而呈现向外输出的趋势,伊朗的崛起就不是空话。

伊朗怎么渗透阿富汗?我真的想不出。伊朗的国家性质决定了它的对外渗透必须以什叶派教义输出为先导,而阿富汗则是一个逊尼派占多数的国家。

另外,伊朗有6500万人口,这个数量虽然看似可观,但对于一个今天要在世界上“崛起”的国家来说,还是太少了。我的一个朋友有一个看法:自从美国崛起之后,人口不超过2亿,面积不超过500万平方公里的国家,可以不必再考虑“崛起”的问题了。我认同他的这个看法。

家园 我对于穆斯林的意识形态没有研究

所以对于伊朗的地位我没有权威的说法。

我的理解是认为穆斯林教派之间的争执虽然很激烈,但是在对外的问题上,穆斯林是有可能走到一起的。特别是当一个国家强盛起来,就可能为其他穆斯林国家树立一个典范。是苏联还是中国,这个区别不大,就是那个意思,就是样板的意思。

伊朗的崛起代表着穆斯林的崛起,穆斯林人口是多少?

家园 伊朗的崛起代表着穆斯林的崛起?

你这话虽不如“日本的崛起代表着黄种人的崛起”荒唐,但也差不到哪里去。什叶派和逊尼派的矛盾之深远超过你的想象,而且伊朗是波斯人,不是阿拉伯人。两伊战争除了政治因素外,阿拉伯人与波斯人的矛盾和什叶派与逊尼派的矛盾,也是重要原因。对逊尼派世界来说,一个强大的伊朗是一个比美国和以色列都要更加危险的敌人(类似20世纪初的中国在面对日本时的感觉),而不是领袖和希望。

家园 但是在中东6次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

之后,阿拉伯世界对于以色列和美国的看法,会改变。

就像现在,难道中国还跟抗战过后对日本那样惧怕吗?谁是更大的威胁呢?

我觉得阿拉伯世界更像现在的中国而不是抗战时的中国。

家园 我的看法和你正相反

阿拉伯世界并不像现在的中国,而是更像抗战中的中国,甚至连抗战中的中国都不如,因为抗战中的中国好歹还有两个(重庆和延安)政治中心,阿拉伯世界连这个都做不到。

阿拉伯世界只有在实现统一(哪怕只是埃及、叙利亚、伊拉克等主要国家),并以一个统一国家的身份取得一次对以色列或美国的无可争议的军事胜利之后,才能说它接近了今天的中国。

家园 你的看法还是没有离开国家的地缘政治概念

阿拉伯和穆斯林世界由于以色列和美国的压制,无法形成与美国抗衡的国家或者国家集团,但是所谓恐怖组织的这种散在的非组织是崛起过程的主角。而伊朗则是最近几年作为国家形态崛起的抗衡角色。

如果中国忽视穆斯林世界的这种崛起形态,到了穆斯林真正强大了,再回过头来重拾关系,就晚了。

家园 恐怖组织是一帮“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角色

他们可以让人办不成事,比如让美国无法有效的控制伊拉克和阿富汗,但要自己办成事也同样不可能。这和“崛起”是两回事。

家园 崛起的第一阶段就是要让对方办不成事

这个阶段还远远没有结束。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