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计划经济的本质困境 -- 自以为是
老规矩,欢迎基于事实与常识参与讨论,有下列爱好者请勿参与
1. 喜欢给人扣帽子(包括但不限于:卖国、买办、被洗脑、五毛)
2. 不谈事实,只会骂人
3. 人身攻击(包括但不限于:辱骂,牵连他人亲属,问人多大了)
4. 阴谋论爱好者
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
中国经济全面走向市场经济已经30多年了,但很多人还是很怀念计划经济,其根据大致有两方面,一个是前30年(49-79)的发展成就,另一个是中35(79-14)年产生的各种弊病和美国08年危机之后表现出来的各种丑陋现象。本文先说计划经济运行机制的本质困境,再说前30年计划经济成功的历史原因。至于市场经济的问题,以后有精力了再说。事先声明,本文不是理论文章,概念使用按照一般理解,大差不差而已。
所谓计划经济,顾名思义,按照计划安排生产与消费。苏联时期和中国前30年都是计划经济,但两者还不相同。苏联的计划经济是比较严格的中央计划经济,全国都由计委调度。中国的计划经济,在中央计划之外,还有各地的计划。出于战备的需要和抗战的经验,当时非常强调各地区建立比较完整的经济体系,但凡是能够小规模搞出来的产品,各地都有。貌似小化肥、小钢铁就遍地都是。这种多重计划的结构,本身也就包含了市场经济的一些因素。例如那个时候很重要的职位之一就是采购员,全国跑着买原材料。现在相对应的是销售满天飞,多数采购只要坐家里招标就是了。这种差异,也构成中苏改革结果差异的重要原因。不过对中苏差异的讨论且到此为止,下面只说一般意义上的计划经济。
计划经济中的计划是很具体的,也是很硬性的。所说具体,就是哪个厂,哪个年度,从哪里获得原材料,生产哪些产品,生产多少,卖给谁,都明确规定了。新产能建设也类似。所说硬性,就是必须完成,完不成要遭受批评的。这种运行方式,必然带来若干无解的难题。
第一,难以提高产品质量。经历过计划经济的河友应该还记得“处理品”或“等外品”之类的东西,差不多的产品,能用,但质量不合格,售价相应降低。某年的春节晚会还有一个谜语:铡美案,打一物品。谜底是处理男背心😜处理品是不合格产品,这个容易理解,但何为“合格”?质量标准如何确定?例如一辆汽车,假设能跑10万公里算合格,15万是不是合格?如果都算合格,对生产厂来说,生产10万的和15万的都是一辆合格汽车,都是完成一个计划指标,但成本上肯定是15万的要高。于是正常的选择就是生产能跑10万公里的汽车,不努力生产15万公里的汽车。这里的公里数还只是一种容易衡量的质量指标,如果是操控性,舒适度等难以量化的质量标准,就更是不会下功夫提高了。同时,只要保持“合格”,增加产量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超额完成任务是会获得表扬的。因此,追取数量而不追求质量是计划经济的普遍现象。这不是什么思想觉悟的问题,而是现实生活中的理性选择。而在正常的市场经济中,任何质量提升,只要能够为企业或个人消费者所感觉和理解,就有人愿意出高价买单,所以企业就愿意提高质量。(至于运了矿物油的罐车又去运食用油这类破事,以后有精力了再说。)
第二,资源闲置浪费。经济计划都是给定数量的,从上游拿多少原材料、零部件,是定好了的,临时追加需要对计划做调整,是很难的。但现实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临时需求是不可避免的。于是,各个工厂,就会尽可能多要原材料,哪怕放着不用,也比要用了找不着强百倍。80年代风靡一时的《短缺经济学》讲的就是这么个故事。在市场经济中,临时需求可以到市场上寻找供货方,大不了贵一些,大致是能够买到的。企业在控制库存压降成本与出现意外高价进货之间会做平衡,相应就能节约资源。
这里多说一些。在市场经济中生活习惯了的人,对于购买某种商品,想的大概是多少、好坏、贵贱之类的问题。但在计划经济中生活的人,主要考虑的是有无。例如这个月想多吃点米饭,不吃面食,在市场经济中完全是个人偏好,但在计划经济中则是有没有足够的米票的问题。
第三,也是最根本的,创新无法被计划。创新,就是做前无古人的事;而计划,只能计划已经知道的事。新产品,在刚创造出来的时候,没人知道好坏,而且大多数不好。市场经济中有很多决策主体,不同的决策主体可以分别独立决策,也就是说有很多人可以对这个新出来的东西做评价,并且用真金白银打分。好的创新就有比较大的可能被发现,并不断成长起来。而在计划经济中,决策主体就是那么几个领导,如果领导喜欢了,就大力支持,只要领导不喜欢,也就此消声灭迹了。改革初期,有过相马与赛马的说法。在创新成果的选择上,计划经济就是领导相马,相中了就全力支持,没相中就仍在一边无人问津;而市场经济就是赛马,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这两种机制,哪个生命力更旺盛,哪个更能鼓励创新,答案应该是显而易见的。苏联在苏德战争初期面临没有优秀战斗机的窘境,于是鼓励设计师各自成立设计局,百家争鸣,这才有了后来的米格传奇。可见,即使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即使是战时,也是市场经济这种自由竞争才能有效推动技术进步。至于荣誉,金钱,级别,待遇等等激励机制,倒是其次了。
待续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自以为是河友,请问你小时候为什么不坐奇瑞QQ上学?请问你小时候为什么不玩电脑?请问你小时候为什么不天天吃鸡腿?左手一个,吃的;右手一个,挠痒痒的。
恭喜你,答对了:没有。
从最底层讲是机械唯物主义,本来对经济对市场的认知根本没到自由王国(相对应是必然王国,如今中学不教了)的境界,却要强不知以为知,长此以往当然无以为继
在战时资源有限,时间要求紧,单一KPI(产量)要求下,可以整得不错,美国二战其实也是这一套
但和平时就不一样了,市场经济为了追求利润大家各出奇招,百花齐放,东边不亮西边亮,有力促进生产力发展;苏式计划经济死板僵化根本没法与之竞争!
当然美国如今金融帝国去工业化,不能促进生产力了,正是被超越碾压的好机会!
为什么敌人哭着喊着,就怕你实行一个坏的经济制度,要你改掉?
作为具有基本智商的敌人,难道不该是乐见咱实行一个坏的,低效,甚至反效的经济制度吗?等咱经济崩溃了,不战而胜不是更香?何苦苦口婆心劝咱改用高效的经济制度后威胁他们?
你先别急着开篇就给别人扣帽子,
这个最基础的问题如果都不敢直接面对,才是你此贴的本质困境!
你们机械地唯心的认为,计划经济是在你们的掛子用几尺布都由计委规定好并调拨给你们
事实上当时县上的公社的生产队生产企业,哪有什么计划呢?以前很多时候釆购员是乞丐,供应方才是大爷,这个事按理你们很多人都知道的。为什么?就是我回刚 @自以为是 河友的贴子说的那样:没有。你就那么点煤,那么点油,那么点钢材,那么点水泥,那么点木材,谁都想要,不调配归谁?欧洲煤铁联盟,不也就是计划经济么?
不元河友你认为计划经济以不知为强知,又不知道不远河友你是否认为 “改开派”们很懂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故而“改开”?
中国计划经济时代有没有生产厂家较多,产品种类多,质量多样化的民用品?有。我就不说,让 @懒厨 兄的火一直喷着不要停。
不远河友,你另一个个贴子调和,说承认前后都有发展,而你又这么推崇“改开”后的经济发展,我想请你明确一下:前27年中国经济有没有发展,快不快?行不行?厉害不厉害?这个问题同问 @红军迷 河友。
这也是个问题。
建国早期,工业建设主要都是模仿,生产一块肥皂,一块手表,都不会产能过剩,所以相对好做。但有些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逐渐消亡,就像传统的相机和胶片。在计划经济时代如何实现替代?计划经济其实适合于已经相对成熟的产业,新的行业很难简单地靠计划来实现。
中国这些年动力电池汽车发展不错,我是一个典型的旁观者。我其实当初是很怀疑电动车发展的前景的,当大建充电桩的时候,我曾私下质疑过有多少会闲置。但事实证明我是被打脸了。中国显然出台了很好的产业化政策,鼓励研发,鼓励扩产,鼓励市场竞争,终于有企业能杀出来,实现弯道超车。不容否认的是,产业化政策带有计划的成分,但不是“指令性”的,能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但负面的一面是,动力电池大上马,锂资源价格像过山车,赶上的赚了个盆满钵满,没赶上的赔了个底儿掉。这是市场经济的盲目性。
不知道不远河友你是否认为 “改开派”们很懂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故而“改开”?
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本身是去中心化的,不需要有人计划有人安排有人懂,政府维护好社会稳定,打击犯罪分子黄赌毒黑社会,搞好公有制央企搭好经济骨架,让人民发挥聪明才智搞皮搞肉,整个经济就能转起来。
其实就是要不要发动全民积极性,还是就靠计委办公桌旁的老吏?
搞战争说搞人民战争,搞经济就把大部分人的手捆上,合适吗?
请你明确一下:前27年中国经济有没有发展,快不快?行不行?厉害不厉害?
答案很简单,厉害又不厉害
说厉害,是纵向自己和自己比,比啥民国黄金十年强百倍千倍,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说不厉害,是横向和亚洲四小龙比,比日韩港台,人民生活水平是真不如人家。
人民跟着党干,是因为党承诺搞社会主义生产力更高,更能满足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搞指令经济备战经济供给制,邓后来说了,“少数人可以,多数人不行;短时间可以,长时间不行”,这是老老实实真真正正的大实话,审度你自己说这是不是事实?
光嘴跟人民说:未来如何如何,空头支票没有用,逃港的人络绎不绝,有选择的真会用脚投票的!
所以这时候邓敢于跳出马列本本的窠臼,敢于“开放搞活”,从苏式计划经济放松管制,这个功劳绝对是不小的?说设计师那是后来的虚夸,当时就是摸石头过河,但是他同意大家去摸去闯,敢担责任,那趟出了大路,设计师的名号就是他的
=====================
你光说前 三十年搞得好,但是如果没有邓的改开,再继续沿着苏式计划经济老路走下去,819之后苏联都倒了这边靠什么存活?靠朝鲜靠老挝不成
诸葛亮牛不牛,最后蜀汉还是三国里面最早覆亡的;斯大林牛不牛,苏联也分裂了;毛主席再厉害,他走了后来者不能实事求是不能推陈出新,也得完蛋
你的问题就在于你以为前 三十年搞的好,顺着这个路子继续走就一定能成功,可是苏式计划经济从0干到1行,最多干到3,想有10的好日子过就得变,变则通变则久
第一条,关于产品质量,市场经济之初,老外来给我们上课,很震撼人心的一条就是,电视机(或者其它产品)寿命五年,你不能做十年,否则五年后电视机没坏,我的新电视机卖给谁去?
这个故事大家应该都听过。计划经济时代,普遍反响是质量好,没有偷工减料(因为不需要赚这个利润),而改开之初
同时,只要保持“合格”,增加产量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超额完成任务是会获得表扬的。
这正是市场经济活写真。九十年代假冒伪劣问题之大,影响极其恶劣,不信看《编辑部的故事》就有。
第二条,关于闲置资源浪费
于是,各个工厂,就会尽可能多要原材料,哪怕放着不用,也比要用了找不着强百倍
这根本不是计划经济的问题,而是标准的市场经济,大二教科书 bullwhip effect 直译叫长鞭效应,其实就是放大效应。
第三条,关于创新,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次载人航天,就是计划经济的产物。
创新,就是做前无古人的事;而计划,只能计划已经知道的事 ... 而在计划经济中,决策主体就是那么几个领导,如果领导喜欢了,就大力支持,只要领导不喜欢,也就此消声灭迹了。
这真是完全的胡说八道,地摊文学的皇帝金锄头。我劝你一句,你写这种文字,真就是在侮辱你自己。
中国计划经济时代有没有生产厂家较多,产品种类多,质量多样化的民用品?有。我就不说,让 @懒厨 兄的火一直喷着不要停。
不是我喷火,而是我车库里养的火龙喷火,跟你说的苏联创新一样,不具备可证伪性。
PS:你这句话把“创新”静悄悄地换成了“生产厂家较多,产品种类多,质量多样化”。
计划经济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本主义盲目生产造成的资源浪费。你说的“资源闲置浪费”恰恰不是计划经济而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当然,在资本主义这边,这个现象有个更著名的称呼“生产过剩”。而你举的“资源闲置浪费”现象是西方经济教科书中典型的“Whip Effect”(牛鞭效应)。
任何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生产个体,不论其是否自己有所觉悟,都是以占领整个市场,实现垄断为目标的。因此其生产不是以自己的市场份额为准,而是以整个市场容量为准。这就必然造成浪费资源。原因在于市场上只需要100件产品,十个生产商都生产了100件产品,于是就造成了900件的浪费。但由于每个生产商的市场预期都是100件产品,那么自然原料备货也得是100件。这就是你说的“资源闲置浪费”现象了。
辨证得看,“生产过剩”有“生产过剩”的好处。也就是在消费者能够买得起得情况下不用担心短缺问题。但这里有个前提是“买得起”。就像在美国谁都知道几年换一辆新车是好的,但大多数美国贫民是没有条件来换的。不过这是涉及到更深的分配问题,可以另开文章讨论。
从计划经济的角度来说,如果产品生产是有计划的,当然可以保证消灭“资源闲置浪费”现象。问题在于怎样预测需求。
对于投资周期长,资金密集,需求恒定的产业,当然很容易作出预测。例如各类重工业。就算是中国这类基建狂魔,前几年疯狂建设需要大量的水泥和钢筋,由于基建周期长,也很容易计算出根据增长率在今后几年内的需求从而安排生产和投资新设备积累产能。而市场经济在这种情况下实际是比计划经济低效的。例如修建铁路。美国由于工业化的要求,19世纪曾经掀起修建铁路的狂潮。最后结果是大量铁路闲置作废连带导致了经济危机。
传统上,市场经济比计划经济看似高效的地方是有关民生的短周期农业或轻工业,例如服装,食品,家具,甚至娱乐等等。这类商品的需求变化多端,而且品种繁多,人的口味和爱好又多变,因此在市场经济下用“生产过剩”来制造一个“适应需求”,“引导需求”的现象很容易。但是,要看到的是,这仍然是以资源浪费为代价的。只不过现代条件下,生产力发达,这类浪费大家可以容忍罢了。
那么计划经济是不是对此无能为力呢?也不是,要对短周期商品进行计划,则要求及时得到需求信息并进行及时反馈。说实话,在及时得到需求信息这点上,市场经济做的也不好。只能依赖过去的销量辅之以大量的市场调研分析得到市场预估。这一点恰恰是以前计划经济所缺失的。但这并不代表计划经济不能搞依据过去销量辅之以大量的市场调研分析得到市场预估。计划经济对于过去销量一直都有统计。但错误的地方是往往只以过去销量为准而忽视短期的大量需求或花式变化。而进行反馈这件事已经说过了,市场经济是用“生产过剩”来“适应需求”,也就是浪费大量资源来满足市场短期商品需求的多变。
那么在现代技术条件下,使用更好的通信工具例如互联网,计算机甚至AI处理需求信息并计划生产是完全可能并正在进行的事情。只不过在市场经济下,每个商品生产者都在自己搞一套这种东西,而没有全社会的统筹安排罢了。归根到底,资本主义追求的是个体利润的最大化而不是社会利益的最大化以及资源利用的最大化罢了。
前27年就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只是你们总是认为前三十年一成不变。此其一。
其二,四小龙路中国走不通。此其二。
等三,共产党没骗人。27年下来,中国人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街到了长足的发展。
先不加其他,这个一二三,就是我说你们机械唯心主义的主原因。为什么我加个“们”,因为你这样观点的很多人,我不针对你,我针对这种观点。
回到你这段话:
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本身是去中心化的,不需要有人计划有人安排有人懂,政府维护好社会稳定,打击犯罪分子黄赌毒黑社会,搞好公有制央企搭好经济骨架,让人民发挥聪明才智搞皮搞肉,整个经济就能转起来。
你是在夸谁?“去中心化,不需要有人计划有人懂”,是不是把八十年代胡搞想得太美了?胡锦涛肯定很认同你这句话,可惜他做不到:“政府维护好社会稳定,打击犯罪分子黄赌毒黑社会,”。朱镕基会给你这句话点赞,虽然他雪糕理论:“搞好公有制央企搭好经济骨架。”
不远河友呀,你能解释一下中举为什么应声下跪么?
这个贴建议结合我上一个回你的贴。
你们就是机械唯心主义,无视历史客观事实。
很多人提出中国为什么不同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很难避免,不提也得提。但是大多数人顾左右而言他,总是想方设法往中国传统文化上引,似乎东西二晋五胡乱华南北朝五代十国南宋明清不存在似的。
中国为什么不同?因为中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邓小平说的。
崂山河友,不知你是否穷过。当你家穷的时候是否精打细算?如果你是工农家子弟出身,按你现在消费方式,骂自己以前蠢得不会左手一个鸡腿吃右手一个鸡腿挠痒痒?你的收入什么时候突然增加的?读小学?中学?大学,博士,当上教授后?后后?为什么不直接读搏士?为什么不黄赌毒?小学时为什么不跟个大哥去发大财?
发展要过程,一人如此,一家如此,一国如此。
各位河友都初中以上学力,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大家都应该知道这句话。嘲笑结网,问为什么不大口吃鱼,不亏心么?
有人嘲笑前27年是共同贫困,这是某些认为自己可以当人上人编排出来的谎言,解放27年以来,国人的生活水平是不在上升?人口是不在大增?人均寿命是不是大增?有没有人交不起租税自杀?有没有读不起书自杀?
正视并承认前27年成就这么难么?
很讽刺的是,当年《高山上的花环》问为什么解放三十年沂蒙山区还那么穷,现在“改开”44年了,山东沿海还有地方需要扶贫。阿坝地区的扶贫工作者还在为让藏民坐櫈子端餐馆吃饭而努力。
道士河友发贴提的是退出机制,而审度则说是是计划经济的合理怕和必要性,这不是风牛马不相及么?我怀疑有人是这么想的。
道士河友提出这个问题,隐藏的假设条件是一群闭门造车的文科生,审判意图说明计划经济经济不是闭门造车的文科生搞的。逻辑上能联系上了吧?
道士河友提的充电桩,不就是计划经济模式么?市场的衣服一穿,就不认得了?
字典定义上的“创新”是“产品种类多,质量多样化的民用品”的必要条件。
你家火龙喷火,从来就不是因为我,而是因为你。
资本主义浪费惊人:
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生产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资本增值,而不是为了用。英特尔年年挤牙膏,苹果限制旧产品性能计划报废,遍地的共享单车墓地,美国人从不关灯,大量用糖肥胖率惊人,豆腐渣工程年年翻新,资本到处挑起战争,毁灭无数人的家园和生命……
资本主义的浪费随处可见,罄竹难书!
然而更大的是人力和智力的浪费:政府和工人为了避免失业,会减缓和组织新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无数聪明的脑袋整天不择手段的坑蒙拐骗,尽一切可能的创造需求和成瘾性。比如股市、比如黄赌毒,比如游戏不是为了好看好玩,而是各种挑起攀比争斗圈钱。一个避孕套都能搞出几百种花样!有这个创新的必要吗?如果能够做一些减法,少一些个性化,绝大部分的产品都可以标准化自动化大批量生产。可想而知所谓的伪需求创新造成了多么巨大组织智力和生产力的浪费!
体育运动各种假球黑哨兴奋剂,官员为了升官不顾一切的上项目,搞腐败,专家教授为了升职加薪捞钱各种灌水站台,商人为了赚钱各种钻营贿赂。所谓的婚姻成为了交易,政府可以为了人口红利泯灭人性,屠杀国民,所谓一胎化计生,搞出三千万光棍,多么可笑啊。许多公司为了赶订单,工人为了多赚钱,一天居然可以上16个小时,甚至更多!而另一边,是无数的失业人群!
总之,资本主义社会,人人都是资本的奴隶,一切的痛苦和快乐都建立在金钱之上。一个人,明明吃饱穿暖,有住有玩就可以很快乐的。可是,在生产力如此发达,物质如此过剩的时代,依旧有无数的穷人忍饥挨饿,少数的富人即使有了亿万的财富,依旧相互争斗倾轧!甚至视自己的真正财富“穷人”如猪狗粪土!
除了这些根本性的错误,你还有一个巨大的错误就是刻舟求剑!今夕是何年?2024年9月24日!
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了数十年,新能源和人工智能蓬勃发展初见曙光的今天,你居然还在重复苏联解体前的调调,真是让人耳朵起茧!
告诉你一些消息:核聚变2050年商用,太阳能和风能无穷无尽,配合抽水蓄能前途无限。人工已经可以较为大量的合成淀粉了。中国的65nm光刻机要大量推广使用了。煤制油是很成熟的技术。这些都非常利好计划经济,而实现共产主义,必定要靠计划经济。
一句话:计划经济会减少内耗,减少浪费,推广技术,提高效率,增大规模,解放人类,人人平等,人人幸福。
总之,你可以继续念经,但是我已经看到了真正实现共产主义的极大可行性。
计划或者市场,你自己觉得哪个好就用哪个,不要管别人怎么说,这才是真正的独立自主。坚决不做别人说的,与别人说什么就做什么,本质上没有区别。改开之初,美国还哭着喊着要中国搞信息技术呢,你也不搞?不能实事求是地,理性地观察分析,形成自己的观点,摆出一副看透一切的样子,实际上只会跟着或反着别人的指挥棒跳舞,这是一个本质困境。
改开之初,中美共同对付苏联,虽有敌意,但中美矛盾是次要矛盾,让位于中美与苏联的矛盾,所以美国当时影响、控制中国的想法是有的,但让中国崩溃的想法是没有的,因为那不利于对抗苏联。至于中美逐步走向对抗,美国希望中国崩溃,那是后来的事情,至少是苏联崩溃以后的事情。不了解历史的过程,不理解矛盾的各种转化,却要评价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曲折复杂、波澜壮阔的历史,这个是另一个本质困境。
以上